《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端古诗: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更新时间:2020-03-20
世人常发忧愁的深夜,也正好是上人安禅修行的好时间。因为他“心无起灭,对境寂然”(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进一步讲,不但年暮深了无挂碍,就是更使世人牵挂的名利奔波也如梦泡影,早已放下。既然如此,烦恼已离,生死也得出离,自然存没不关心了。诗人见此,对上人升起了极大的敬慕,同时也对隐迹深山,诵经参禅的佛门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所以说“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这是唐诗中一首独特的闺情诗。绝大多数闺情诗,都是写妇女的伤春怨别情绪,惟有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人睡在丈夫身旁梦见与她的情人欢会。这个题材,恐怕是古今闺情诗中绝无仅有的。第一句是写一朵美艳的花。花房、脾,都是指花心。红霞是说红色而带露水的,白蜜是说白色而含蜜汁的。第二句说黄蜂与紫蝶都来向这朵鲜花采蜜。“两参差”三字用得极妙,表示蜂蝶并不同时来到。这两句诗已经把情况象征性地说明了。第三句才具体点明,这是那个女人在春窗下做的一个风流梦。为什么要说是“春窗”而不说“秋窗”呢?因为这个“春”字并非必然用作窗的形容词,它的意义只是说明那个女人的情绪,应当理解为《诗经》中“有女怀春”的“春”字。第四句是主题思想所在。妻子在睡眠中做了一个风流梦,同衾人(指丈夫)却是一点也没有知道。
冯浩给这首的评语是“尖薄而率”。可知他没有深入理解这首诗。他以为这是一首没有寄托的艳情诗,有些轻薄,而且表现得太直率。我以为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寄托深而措辞婉”的代表作。有些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即使同在一起的人,或极其亲密的人,也不能了解,正如同床的丈夫还不知道妻子的思想、感情、行为一样。这是用有寄托的观点来解释这首诗,岂不是可以说是“寄托深而措辞婉”呢?至少,这样一讲,它就不是一首轻薄的艳情诗。至于从这一寄托的意义去探索诗人所隐喻的具体动机,这就不可能求之更深了。

诗人李端资料

赏析作者李端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端作品: 《与郑锡游春·东门垂柳长》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送友人游蜀》 《赠李龟年·青春事汉主》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 《题故将军庄·曾将数骑过桑乾》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 《宿山寺思归·僧房秋雨歇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