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则传》注释译文

朝代:南北朝诗人:萧子显文言文:王敬则传更新时间:2018-10-08
王敬则,临淮射阳人。性格潇洒不羁,喜欢刀剑。
元徽二年,他随齐高帝在新亭抵御桂阳的贼兵,大破贼兵的水军。事情平息后,他兼任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任越骑校尉、安成王车骑参军。苍梧王狂虐,左右的人不能自安。王敬则因为高帝有威名,诚心归顺为他服务,常常在下朝以后就前往领军府去。高帝让王敬则在殿内探察。后来杨玉夫将要告发王敬则,王敬则驰马去见高帝,他们便穿着军服入宫。门卫怀疑不是苍梧王回来,王敬则怕让别人看见,用刀环塞住门上的小孔,叫喊开门十分紧急。卫尉丞颜灵宝窥见了高帝骑马立在门外,偷偷地对亲信说:“现在如果不开门让领军进来,天下就会由此大乱。”门开了,王敬则随着高帝进入殿中。
升明元年,升任辅国将军,兼任临淮太守。
建元二年,调任吴郡太守。郡中过去有很多强盗,抓到一个小偷,便把他的亲属召来站在面前看着进行鞭打。他让小偷自身长期打扫街道,时间久了,就让小偷检举过去的小偷代替自己。小偷们恐怕被认出来,都逃走了,境内因此清平。
建元中,与王俭一同在本官上面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王俭说:“没想到老子与韩非同在一篇传记当中。”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高兴地说:“我本是南沙县的一个小吏,侥幸当上宫中将官,卷入政局才有今天,于是与王卫军同日封为三公,王敬则还有什么怨恨!”没有一点怨恨的神态。朝士们因此对他十分称赞。
王敬则虽然不大懂得书本,但是性格十分机警,到郡上让办事人员宣读诉讼词,训示判决,都不失情理。
明帝辅佐政治,暗中有废除皇帝另立别人的意思。隆昌元年,把王敬则派出京城去做会稽太守,并担任都督。明帝即位,担任大司马,明帝即位对旧臣杀了很多,王敬则自己因为是高帝、武帝的旧臣,心中怀着忧虑和恐惧。明帝虽然外表对他很注重礼节,而内心却非常猜疑,加以防备,多次打听王敬则的饮食、健康。听说他已经衰老,而且又是住在内地,所以才感到稍微安定一些。
永泰元年,皇上的疾病多次遇到危险,他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配置兵士和属官,暗中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说了,私下说:“东面现在有谁,就是要平我罢了。东面又哪里那么容易可平。”
王敬则依靠旧将领举事,老百姓担着篙背着锹跟随的人有十几万。到了武进陵的山口遇到了左兴盛、山阳两座营寨,尽力攻打。抵挡不住,企图撤退而冲不出包围圈,各自拚死战斗。胡松率领骑兵冲杀他们的后部,未入兵籍的民丁没有武器,都被惊散。王敬则大叫找马,但上了两次都没有上去,左兴盛的军容袁文旷杀了他并且把人头传到京城。
王敬则军队开来,声势浩大,总共十天就失败了。当时六十四岁。朝廷把他的头涂上油漆存放在武器仓库中,到了梁朝的天监元年,他过去的部下夏侯亶上表请求把他收葬,得到了允许。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诗人萧子显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萧子显

萧子显(489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人,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南齐书》。萧子显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后迁吴兴太守..... 查看详情>>

诗人萧子显作品: 《日出东南隅行》 《张兴世传》 《宗测传》 《萧劢传》 《代美女篇·邯郸暂辍舞》 《南征曲·棹歌来扬女》 《吕僧珍传》 《陈庆之传》 《王僧虔传》 《郑鲜之传

《王敬则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