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更新时间:2017-11-02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辩才法师重归天竺寺的喜悦,以及对辩才法师的赞美之情。
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至公元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作者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在此期间与杭州天竺寺僧人辨才禅师结交。辨才禅师是天竺寺的名僧,兼通戒律禅宗,曾经因故离开天竺寺,当他在次回到天竺寺时,苏轼写下该诗寄之。
①辨才:北宋时杭州天竺寺住持。
②道人:有道之人,这里指辨才法师。
③神光:佛光。宝髻:灵隐寺西玉女峰,一石状人,两髻分明。
④法雨:佛法如雨滋润洒布大地。
⑤诙:谐。
⑥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这两句用典:三国时期,名士嵇康、向秀在树下打铁,权贵钟会前往探视。嵇康、向秀没有理睬,钟会正欲离开,嵇康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⑦白杨梅:产于杭州南山,又称圣僧梅。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