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宗鲁》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王守仁古诗:赠陈宗鲁更新时间:2020-11-26
注释
①陈宗鲁:即陈文学,宗鲁是他的字。他是王守仁谪居龙场时的学生。
②陈言:陈旧的言辞。言,此处泛指思想、学问。
③昆仑派:派,流水。大河的支流。如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昆仑派即源于昆仑山的河流。
④苟:若;如果;假使。如《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
⑤余事:多余的事。此句用典,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年轻人在父母身边要孝顺父母,离开家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后,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⑥聊:姑且,暂且。如《诗经·邶风·泉水》:“聊与之谋。”
作品译文
研究学问要向古人学习,脱离凡俗抛弃陈旧的思想。
这就象高耸入云的树木,不可以受藤蔓缠绕。
又好象发源于昆仑山的流水,一泻千里汇成大川。
有人说过去和现在不一样,这样的传言都是不真实的空话。
我们如果按不真实的传言去办事,今天和过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才华横溢是很有希望成大器的,希望你多多向圣贤学习。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姑且的把这些说与你听望你不要偏离人生的正道。
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写得很通俗。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守仁对陈文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后陈文学果不负阳明,潜心理学,成为王守仁后学黔中支派的佼佼者。作者在诗中用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对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把做人与做学问的看法认识寓于一般事物中,体现出了作者诗歌创作简洁明快的特点。

诗人王守仁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 查看详情>>

诗人王守仁作品: 《莲花峰·夜静凉飒发》 《元夕木阁山火》 《八咏以答之·忆与美人别》 《重游无相寺次韵》 《去妇叹·依违出门去》 《林间睡起·林间尽日扫花眠》 《家僮作纸灯·寥落荒村灯事赊》 《平八寨·见说韩公破此蛮》 《咏良知·人人自有定盘针》 《南霁云祠·死矣中丞莫谩疑

古诗《赠陈宗鲁》的名句翻译赏析

《赠陈宗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