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铎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谢铎传更新时间:2018-09-21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年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编修,参与修纂《英宗实录》。性格孤高,不随流俗,致力学习钦慕古人,追求经国济世的本领。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疏给皇帝说:“如今天下有太平的表象,却没有太平的实质,沿袭旧的习惯,废除实际只追求名声。说是整顿纲纪,可是小人却没有畏惧忌惮;说是勉励风俗,可是官员们却抛弃廉耻。整饬官吏,可是贪污暴虐更加厉害;抚恤军民,可是疲劳困敝更加严重。减少有制度(规定),而兴建总是疲于奔命;有诏令免除,而征收常常被吏胥上门催租逼服徭役困住。赏赐用尽府库的财物,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激励;惩罚穷尽所有审判的案件,有罪的人却得不到惩罚。这确实是令人担忧的。希望陛下以古鉴今,整天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这样以后就可以长治久安,历史就不会没有用了。”皇帝没有听从。
当时边境有警报,谢铎上疏分条陈述边防事宜,请求朝廷养兵积粮,收复东胜、河套旧疆。还说:“现在的边防将领,与晚唐债帅没有区别。失败了那么士卒就会遭殃,胜利了权贵豪强就得到赏赐。而且克扣军饷,收缴月钱,军队正怨愤填膺,谁愿意做为国效力的人呢?”这些话都切中时弊。任期满,进升为侍讲,担任经筵讲官。遇到两丧,服丧期满,因为亲得不到奉养,于是不出任官职。
弘治初年,言官交相推荐,以原职召回修纂《宪宗实录》。三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第二年因病辞官离开。闲赋在家将近十年,推荐他的人更多。正逢国子监缺祭酒,朝廷各部内决定重新任用他。皇帝向来看重谢铎,就提拔他为礼部右侍郎,管理祭酒事务。他屡次拒绝,没有得到允许。当时章懋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两人都是老师,学生们相互庆贺。过了五年,托病辞官回家。
谢铎经学精通,写文章符合体制规范。两次担任国子师,严格课程,杜绝私人请托,增加学舍,修建堂室,扩建庙门。安排办公场所三十多间房让他的下属使用;贫困的生员就周济体恤他们,生员死了就请示官府确定仪制给他们殓葬。闲赋在家时喜欢周济体恤聚居的同族亲属,待自己却是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去世。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谧号文肃。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修撰,进为洗马,担任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升任谕德。日本攻陷朝鲜,石星被沈惟敬的话所蟲惑,力主封贡。朱国祚当面责问石星:“这是我乡里的无赖小人,乘机获取奸利之计,您为何独独不考虑国家受辱呢?”石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二十六年,破格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湖广税监陈奉非常蛮横霸道,朱囯祚写信給巡按御史曹楷,让他揭发陈奉的罪行。皇上发怒,差点将曹楷逮捕,陈奉也因此被撤走。尚书余继登去世,朱国祚掌管礼部的事情。当时皇长子的储位还没有确定,冠礼、婚期超过了期限,朱国祚多次上疏进谏。外戚之臣郑国泰请求先举行冠礼、婚礼,后册立。朱国祚表示反对,上疏说:“本朝,外戚不能干预政事。册立大典,不是郑国泰所应当说的。况且先册立,后举行冠礼、婚礼,其仪仗冠服的制度,祝醮敕戒的辞令,升降坐立的位次,朝贺拜舞的礼节,因名分加以区别,因区别制定礼节,很是严格并且分明。一旦失掉秩序,名分将大乱。违背累朝祖宗的制度,背离皇上的明伦,触犯天下的清议,都是这个话。”朱国祚担任尚书近两年,为争国本上了几十道奏疏,储位最终确定。陕西狄道发生山崩,它的南部涌出五座小山,朱国祚请求修心、反省。社稷坛的枯树冒烟,他又上陈安定人心、恢复百姓希望、了解下情、清理滥定的冤狱四件事。
御史汤兆京弹劾他纵酒超越礼制,皇上不过问,朱国祚于是称病回乡。光宗即位,因为朱国祚曾在府邸侍奉,特下圣旨拜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密要务。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进文渊阁。朱国祚平素行事清正谨慎,坚持以国家大局为重,被称为长者。第二年会试,按旧制,总裁只用内阁一人,这一科用何宗彦和朱国祚,有人讥讽他是因为迎合皇帝旨意而受到特别任用的。朱国祚在完成有关事宜后,就请求罢免,皇上下优待诏不允许。刑部尚书王纪被魏忠贤所驱逐,朱国祚与人联合上疏申救,又单独上奏疏为他抗争。王纪担任礼部侍郎时,曾因某事与朱国祚抵触。三年晋封为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授武英殿。上十三道奏疏请求退休,皇上下诏加封他为少傅兼太子太傅,乘着驿车归家。第二年逝世。追封为太傅,谥号文恪。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谢铎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