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自然诗》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韩愈古诗:谢自然诗更新时间:2020-03-31
韩愈这首诗揭破神仙骗术,批判封建迷信,在当时很有针对性,目的在于警醒世俗大众,认清得道成仙的欺骗伎俩。
这首诗结构非常简单,在叙述所谓学道成仙的事迹时,“慌惚难具言”、“踯躅谁敢前”、“影响无由缘”、“人门无所见”、“皆云神仙事”等等闪烁其词的字句,说明当时没有谁曾亲眼看到,实际调查,只是辗转传说,越传越玄,这就让头脑冷静、不肯盲从的人看出了它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些地方表现出遣词造句的用心所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指出“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谢自然,这位寒女完全是死于迷信和愚昧,已经无法追悔了,但“来者犹可诫”,希望其他人无论如何不可再重蹈她的覆辙,这里引录的四句诗,就是他对世人的哲理性的劝诫。谢自然的悲剧,使韩愈深深感到:“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人置身于万事万物之中,知识是最为美好、最可宝贵的。像谢自然这样的悲剧,就是源于愚昧、落后、麻木和迷信;而人之所以愚昧落后,之所以麻木迷信,又是源于无知无识。缺乏知识,乃是丧失一切——至包括生命一的一个根源。
这首《谢自然诗》,典型地体现“以文为诗”的特征,作者首先概述谢自然学道羽化的过程,接着叙述各方面对此事的荒谬反响,以此设置诗人准备给予剖析和批判的对立面。然后,作品转入分析批判,并在分析批判中阐明诗人的独到见解,抒发诗人无比愤慨的情怀。这样,整首诗歌便如同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的政论文,表现了疾恶如仇、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整首诗风格平实,语言浅显,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大概是为了便于广大民众接受,从而达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至于宣扬科学,破除迷信,安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借连昌宫前开元遗老的问语,表现对元和中兴、媲美开元的希望,抒发了时代兴废变迁的万端感慨。全诗构思巧而含意深。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七月,宰相裴度出任统帅去平定淮西的叛乱,奏请作者做他的行军司马,十月叛乱平定,十一月启程回朝。中途经过已长期锁闭的连昌宫,同行的李正封写了首七言绝句,作者就和作了该诗。

诗人韩愈资料

鉴赏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 查看详情>>

诗人韩愈作品: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 《琴操·别鹄操》 《赠河阳李大夫》 《琴操·岐山操》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入关咏马·岁老岂能充上驷》 《郴口又赠·山作剑攒江写镜》 《昼月·玉碗不磨着泥土》 《花岛·蜂蝶去纷纷》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古诗《谢自然诗》的名句翻译赏析

《谢自然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