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李藩传》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欧阳修文言文:新唐书·李藩传更新时间:2018-09-17
李藩,字叔翰,他的祖先是赵州人。李藩青年时容貌娴雅美丽,在学习方面很聪明。父亲去世时他停留在家守孝。他家本来财产很多,姻亲们前来慰问时,有人拿着财物离去,李藩不曾过问。此后他更加致力施舍财物。住家几年,他的家财就大致耗尽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广陵一带陷入困境,连自己都不能救济。妻子儿女跟着责备他,李藩却快乐依旧。
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征召他到节度府做官。张建封去世时,濠州刺史杜兼快速地骑马赶到,他暗地里有静候接任节度使的企图,李藩却哭着对他说:“张公现在去世了,您应该小心谨慎地守护州境土地才是,为什么要放弃州境土地跑来?您应该赶快回去,否则我将依照法律弹劾您!”杜兼因此仇恨他,于是就诬告上奏:“张建封去世后,李藩扰乱他的军心,有非份的企图。”唐德宗得奏后大怒,下密诏让徐泗节度使杜佑杀掉他。杜佑一向器重李藩,得到诏书,十天都不行动,然后召唤接见李藩说:“世上人说有生死报应,灵验吗?”李藩说:“大概如此。”杜佑说:“如果真如此,那么您应该遇事没有担忧。”于是杜佑就拿出密诏给李籓看,李藩看后神色不变,说:“真灵验啊,这是杜兼的报复!”杜佑说:“一定不要害怕,我拿一家人性命来为您担保。”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藩。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皇帝释放了李藩,并授予他秘书郎的官职。
王仲舒与同舍郎官韦成季、吕洞白天摆酒宴邀请客人互相作乐,他们因仰慕李藩名望,硬性地邀请李藩前来。王仲舒等人说一些戏笑嘲谑的言辞和隐语,互相亲近而不庄重,李籓藩和他们见面一次后,就拒绝邀请再不前去,说:“我和他们整天相处,不懂得他们说的是什么!”往后王仲舒等人果然因为犯罪而被贬谪罢黜。多次提拔后李藩官至吏部郎中。裴垍告诉唐宪宗,说李藩有做宰相的才能。恰逢郑絪罢相,宪宗趁机授予李藩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李藩为人忠诚谨慎,好坏一定据实说,皇帝认为他说话没有隐瞒。唐宪宗曾经询问他祈福消灾的方法,李藩回答说:“孔子生病的时候,阻止子路的祈祷。汉文帝每次祭祀神灵,命令有关官员对神灵态度恭敬而不许祈祷。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再说对百姓有义的人必然能与神灵和睦相处,百姓的意愿是神灵的主宰,百姓安宁福祉就自然到来。”皇帝听后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和您等上下互相勉励,以致能守护着这些箴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权臣和近臣寻求兼任宰相,皇帝下密诏给中书省、门下省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李藩见诏后立即拿笔涂掉“宰相”二字,并在密诏的左边签署意见说:“不可以。”李藩拿着密诏要回去奏报皇上。宰相权德舆大惊失色说:“有不可以的,应该另外写奏章,可以用笔涂改诏书吗?”李藩说:“形势紧急,过了今天就不能阻止了。”这件事不久就得以搁置平息。第二年,李藩外任华州刺史。还未赴任,李籓就去世了,这年他年龄五十八岁,朝廷赠官户部尚书,谥号叫贞简。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姚崇年轻时豪爽,崇尚气节,长大后便喜好读书。
契丹进兵骚扰河北,军事文书大量送到朝廷,姚崇处理奏报快得像流水,武则天认为他贤能,立即任命他为侍郎。中宗时,近戚奏请度人为僧尼,富裕人家的强壮男丁借此逃避赋役。姚崇进谏:“信奉佛教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做事要给社会带来好处,要使百姓平安,这才是佛理。怎能让奸人来扰乱真正的教理?”皇帝认为他说得好,诏告天下清理裁减假冒和冗滥的僧人,让他们留发还俗去务农的,就有一万二千多人。
姚崇曾经在皇帝面前排定要提拔的郎官,皇帝环顾左右,不理会他的话。姚崇恐惧,再三陈述,皇帝始终未应答,姚崇急忙退出。内侍高力士说:“陛下新近即位,应当与大臣一起裁定行或不行。现在姚崇急切进言,陛下不表态,不是一种虚心接受进谏的态度。”皇帝说:“我将政事交给姚崇,大事我应当参与决断,至于任用郎官,姚崇难道不能做主?却要再来烦劳我。”姚崇听说后才放心。由此姚崇提拔贤能之人,罢免不称职的官员,因而天下治。
开元.四年,山东遭受重大蝗灾,民众又祭又拜,眼看着蝗虫吞食青苗却不敢捕杀。姚崇奏请捕杀蝗虫,朝廷派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灭蝗虫。汴州刺史倪若水向皇帝上书说:“消除天灾应当用德,从前刘聪除灭蝗虫没有成功反而(蝗虫)为害更大。”倪若水拒绝御史不服从命令。姚崇写信讽刺他说:“刘聪是伪主,德行不能胜过妖妄,如今之时,妖妄不能胜过德行.古时候的贤良太守,蝗虫都避而不入其辖区。说修养德行可以避免蝗虫,那你岂不是没有德行而招致了虫害了吗?如今坐视蝗虫咬食青苗,你却忍心不救,因此而遭遇荒年,还叫什么刺史呢?”倪若水害怕了,才大力捕杀蝗虫,捕得蝗虫十四万石.黄门监卢怀慎说:
“大凡天灾,哪里可以用人力去制止呢!再说大量杀虫,必定会伤害天道和气.希望您能好好想想。”姚崇说:“如今蝗虫幸而还可以驱除,如果放纵不管,谷物都要被吃光了,百姓该怎么办?如果杀虫救人(天降灾祸),灾祸都归于我吧,我不会推卸给你!”蝗害最终平息。
此时,皇帝刚刚亲政,朝夕询问政事。其他宰相惧怕皇帝的威严果断,都谦卑畏惧,唯独姚崇能够辅佐裁决,因此得以掌握大权。姚崇宅第偏远,因此他就近住在旅馆。这时适逢卢怀慎去世,姚崇因患疟疾写信告假.凡有重大政事,皇帝必令源乾曜前往姚崇处咨询。源乾曜的奏议好,皇帝就说:“这肯定是姚崇谋划的。”遇到不好的,就说:“为什么不去问问姚崇啊?”皇帝想让姚崇住得离自己更近一些,下诏让他移住到四方馆,每天派人问候饮食起居,派去的御医络绎不绝,赏赐的食物连续不断.姚崇觉得四方馆豪华宽大,不敢居住.皇帝派人对他说:“恨不得让你住在宫中,这有什么可回避的呢?

诗人欧阳修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 查看详情>>

诗人欧阳修作品: 《武陵春·宝幄华灯相见夜》 《虫鸣·叶落秋水冷》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勉刘申·有司精考覈》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李晟传》 《送高君先辈还家》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呈圣俞·吾爱陶靖节

《新唐书·李藩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