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更新时间:2018-03-28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此词上片“思渺”两句,触景生情。言词人在重阳前一日登上飞翼楼眺望湖山秋色。见满湖秋风掀浪,无休无息地追逐着南飞的鸿雁,不觉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也像那雁儿般的羁旅行役,行踪飘忽,不禁惆怅不已。“怯上”两句是说:重九登高,本是从古至今的习俗,现在我因为年老力衰,怕上高山,所以选择这“飞翼楼”作凭栏眺望湖景夕照的地点,以寄托登高之意。“蓬莱”四句,“蓬莱”指绍兴蓬莱阁。此述词人登楼眺望的印象。词人眺望隔湖山色,发觉淡绿色的远山仿佛笼罩着一层忧愁的面罩,那幽云缭绕使对岸的蓬莱阁恰如仙境般的飘渺微茫。他瞰视楼前,湖水清浅,湖面一碧万顷,浩浩荡荡,“秋水共长天一色”。上片述登楼观景寄兴。
下片“十载”三句,忆在吴之时。“十载”,约数也。“东篱”、“露黄”,指菊花,这里借喻所爱之伊人。此言词人曾在苏州客居了十余年,当时年纪尚轻,风流倜傥,所以惯于怜香惜玉,和所爱的女子经常在暗中约会。“移暮影”两句,叹如今。言如今自己已是衰老暮年,重返飞翼楼观看那湖山旧景,不觉自感意销气馁,更何况在爱情上杭妾亡、苏姬去,只剩孤身一人,不禁兴悲。“秋娥”四句。言词人曾在中秋佳节赋词一首寄情,词中回想:从前倚傍在湖畔的花丛中,杭妾初展双眉捧酒劝饮的快乐情景,这是多美妙的时刻啊!可是今天登上是楼,却不见伊人,能不悲乎?所以还是到明天重阳节喝得醉熏熏的去湖岸边追寻梦境吧。下片登楼追忆往事。
《金盏子·赏月梧园》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序文及上片主要写作者要去新邑前来告别寓窗前的晚桂花,下片写因离别而生空幻之心,希望桂花晚点凋谢。
此词序文点明词人因要离此去新邑,为告别寓窗前晚桂花而作此词。
《宋史·地理志》接近苏杭之县有“新”字者,一绍兴府“新昌”,一临安府“新城”。此言“新邑”,当是“新城”。淳化五年由南新场升县。有“新邑之役”者,盖为仓幕时捧檄查仓而往,如陈少逸之巡部然。“朅来”,按《正字通》:“朅来,犹言聿来;今诗家以朅来为去来”如《汉书·司马相如传》:“回车朅来兮”,“朅”,即去也。此时侍姬未去,“似人”,“人”字虽似指姬,而词无感慨,同与《澡兰香·淮安重午》之回忆而已。

诗人吴文英资料

鉴赏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