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存诚传》注释译文

朝代:五代诗人:刘昫文言文:薛存诚传更新时间:2018-09-13
薛存诚,字资明,河东人。父亲薛胜会写文章,曾作了篇《拔河赋》,文词清楚明朗,被当时人所称颂。
薛存诚考中进士科,多次被征用到藩镇幕府任职,召入朝廷后任监察御史,主持馆驿事务。元和初年,官军讨伐刘辟,转运官务和传送文书的事务繁重,皇上特意命令宦官出任馆驿使。薛存诚秘密上表议论此事,认为这有损公事体统。恰巧长官谏诤的官员也上表议论这事,皇上这才收回了命令。薛存诚转任殿中侍御史,升任度支员外郎。裴垍任宰相时,起用他为起居郎,转任司勋员外郎、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并主管御史台杂事,改任兵部郎中、给事中。琼林库使上报的工徒数目很大,薛存诚认为这是奸人篡改名字想借此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没有批准该报表。咸阳县尉袁儋和军镇发生争执,军人本身理亏,却又随意迫害诬陷,结果是袁儋反而受到处罚。有关这两件事的敕令相继来到,薛存诚皆扣留着不下发。皇帝知道这事后很高兴,命令宦官前去嘉奖安慰他,还因此被提升为御史中丞。
有个僧人叫鉴虚,从贞元年间就结交有权有势的皇帝宠信的人,并广收贿赂和馈赠,因有宦官这座靠山,官吏不敢将他绳之以法。恰巧于頔、杜黄裳因自家私事发案,牵连到鉴虚而被逮捕入狱。薛存诚审讯并查获鉴虚因奸诈而受贿数十万,罪状成立,当处以死刑。朝廷内外权臣要官,轮番在皇帝面前保护并解救鉴虚,皇上宣旨将其释放,薛存诚不执行皇帝的旨意。第二天,皇上又命令宦官到御史台宣旨说:“朕宣召这个僧人是要当面审讯,不是赦免他。”薛存诚使宦官捎回奏章说:“鉴虚罪状已经齐备,陛下若要召回去而赦免他,那请先杀掉臣下我,然后才能带走这个僧人。不然的话,小臣我不能奉命。”皇帝赞扬他守法,并下令听从他的建议,鉴虚终于被用鞭笞打死。洪州监军高重昌上奏诬陷信州刺史李位谋反,李位被押送到京城。皇帝下令将李位交给宫禁中的宦官审讯。薛存诚一天三次上表,请求将李位交给御史台审讯。等到核实后没有罪状,李位最终得以昭雪。
不久,薛存诚被再次授任为给事中。几个月后,御史中丞缺员,皇上想到薛存诚以前的成绩,对宰相说执法官员谁也无法替换薛存诚,于是又授他为御史中丞。还未上任治事,突然去世。宪宗深为痛惜,追赠他为刑部侍郎。薛存诚性情平易温和,对人无所不容,等到为为官处世,则坚强不可动摇,士人和朋友都因此推重他。
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他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引诱煽动奚、契丹侵犯掠夺州县,后来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一同谋反。都督周道务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俘虏了很多叛兵,唐休璟因此被破格授任丰州司马。永淳年间,突厥围攻丰州,朝廷商议要放弃丰州,把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唐休璟认为不可以,向朝廷上书,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丰州又保存了下来。久视元年秋天,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领数万骑兵进犯凉州。唐休璟统率数千人前往迎击,来到阵前登高观察敌情,看见敌兵穿的铠甲颜色鲜艳,便对部下说:“自从钦陵死去,赞婆投降之后,麹莽布支新任敌兵首领,想要炫耀武力,所以他国内的权贵子弟皆随从而来。人马虽然看似精良,却不懂得军事,看我为诸君攻取他们。”于是唐休璟披甲上马,抢先冲入阵地,与敌人六战六胜,大破吐蕃军队,斩杀吐蕃副将二人,斩获敌人首级二千五百个,并将敌兵尸体堆起来封土筑成大坟丘以后而归。此后,唐休璟入朝,吐蕃也派使者来求和,在宴席上吐蕃使者多次偷看唐休璟。武则天询问原因,使者回答说:“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武则天大加赞叹。唐休璟尤其熟悉边防事务,从碣石向西越过四镇,绵延万里,山川要害,他都能记在心中。长安年间,西突厥的乌质勒与诸蕃不和,起兵相争,安西通道断绝,表奏相继上报朝廷。武则天命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事态,顷刻之间拟好奏章,武则天便批准施行。十几天后,安西各州上表请求接应兵马,行程和日期与唐休璟所估计的完全一致。武则天对唐休璟说:“只遗憾重用你太迟了。”因为契丹进犯边境,他又兼任安东都护。当时中宗李显当皇太子时,唐休璟出发之前,进宫报告皇太子说:“张易之兄弟侥幸受到恩宠的待遇,多次进入后宫参与宴会,纵情任性有失礼节,这不是朝臣应该做的,希望防备观察。”中宗登上帝位后,望着他说:“您从前对我的直言,我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当初想召您进京议事,只是因为您在边境路程遥远,又考虑到北方边境的安危。”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更加强烈。当时尚宫贺娄氏经常干预国政,依附她的人都得到恩宠和官位,唐休璟就为儿子娶了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借以使自己的官运通达。唐休璟年过八十,却还不知满足,依托权贵以求晋升,被当时的人所讥讽。唐休璟起初得到皇帝封赏时,把几千匹绢分别散发给亲戚和族中之人,又拿出家里的几十万钱财重修家里的墓地,用完备的礼节重新安葬他五服之内的亲属,当时人都称赞他。延和元年七月,唐休璟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诗人刘昫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刘昫

刘昫,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后唐庄宗时,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 查看详情>>

诗人刘昫作品: 《程千里传》 《唐休璟传》 《王维传》 《刘德威传》 《冯立传》 《高力士传》 《柳宗元传》 《高适传》 《公权传》 《王义方传

《薛存诚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