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赋》注释译文

朝代:南北朝诗人:谢惠连文言文:雪赋更新时间:2018-11-05
注释
1。既昏:黄昏以后。既,已经。
2。积:郁积。
3。愁云:浓云阴郁,令人不乐,故称。
4。梁王:即汉梁孝王刘武,汉文帝之子,景帝同母弟,名武。封梁王,吴楚之乱中有大功,好宫室苑囿之乐。
5。兔园:梁王所建园林,又称梁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6。旨酒:甜美之好酒。
7。邹生:邹阳,汉临淄人,能文善辩,曾作《狱中上梁王书》。
8。枚叟:枚乘。大赋作家,《七发》有开风气之作用。
9。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
10。右:最尊贵的位置。古代以右为上。
11。霰(xiàn):下雪时的小冰粒。零:稀疏的飘落。
12。歌北风于卫诗:吟诵《诗经·邶风·北风》诗中“北风其凉,雨雪其雾”之句。
13。咏南山于周雅:《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雾雾”之句。
14。秘思:深邃之思。
15。妍辞:华美的文辞。
16。侔:等的意思。揣:即量。称:好。
17。寡人:帝、王自称,唐代以后则只有皇帝可称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表示自谦。
18。逡巡(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9。雪宫:战国时齐国宫殿。《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赵岐注:“雪宫,离宫之名也。”
20。雪山:指祁连山和天山。
21。岐昌:岐山姬昌。周朝兴盛于岐山,周文王是周朝建立者。岐:周朝发源地。昌:周文王。来思:《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旧说是文王发兵抵抗猃狁保卫国家而作。
22。姬满:周穆王,周昭王之子。申:重,反复的意思。黄竹:古歌名。《穆天子传》卷五载:“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黄竹”,遂称黄竹之歌。
23。曹风:《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以麻衣比雪色。
24。楚谣:《幽兰》和《白雪》并列,都是楚国古代名曲。俪:伉俪、并列。
25。袤丈:八尺到一丈。如果降雪太深则是阴德太盛而属于灾害。沴(lì):气不和而产生的病。阴德:古人认为雪属于阴,雪下得过大,也会带来祸害。此处或指女主当权之灾。
26。时义:应时之义。
27。玄律穷,严气升:十二月律一个周期结束,严寒之气上升,指冬至。冬至为全年日照时间最短,阴气最重的一天。玄:天。律:运行之规律。玄律,则谓天地自然之变化规律,此处指四时更替,冬天到来。严气:冬天严寒的天气。
28。焦溪:神话传说中的水名。李善注引《水经注》云:焦溪发源于天门山的左边,“南流成溪,谓之焦溪”。
29。汤谷: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所。焦溪、汤谷,都为极热之处。凝:结冰。
30。火井:《博物志》记载:临邛火井,诸葛亮往视,后火转盛,以盆贮水煮之,得盐。后人以火投井,火即灭,至今不燃。又据传说:西河郡鸿门县亦有火井祠,火从地出。古书记载蜀中多火井,即天然气井。
31。沸潭:传说有潭水常年沸腾,郦元《水经注》记载说生的食物投到潭中,一会儿便熟了。
32。风:李善注曰:“在南海外,常有火风,夏日则蒸,杀其过鸟也。”
33。北户墐(jìn)扉:北窗户都要堵上涂泥。北户:朝北开的窗户。墐扉:用泥土涂塞门窗缝隙。墐:刷涂。
34。裸壤:即裸国,古传说中国名,其人不穿衣服。此处当指炎热地带。《后汉书·东夷列传》“自朱儒东南行船,一年至裸国。”垂缯(zēng):用缯做衣服御寒。缯:丝织品总名。
35。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36。连氛累霭(ǎi):指云气连绵不断重重叠叠。霭:云气。
37。揜(yǎn)日韬霞:将日光和彩霞也都遮掩收藏起来。形容雪大。揜:同“掩”,捕取,袭取。这里是覆盖的意思。韬:掩藏。
38。纷糅(róu):纷乱的样子。糅:糅杂。
39。氛氲(fēnyūn):蔚盛的样子。萧索:疏散的样子。
40。蔼(ǎi)蔼:盛貌。
41。瀌瀌(biāo)弈弈:形容雨雪非常大。
42。联翩:指雪连续飞舞的样子。
43。委积:堆积。
44。缘:顺着。甍(méng):屋脊。冒栋:覆盖屋梁。
45。便(pián)娟:美好的样子,形容雪的回旋飘落。墀(chí)庑(wǔ):台阶和走廊。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
46。萦盈:回旋的样子。
47。因方而为圭(guī):雪遇到方形物体便成为方形,如同洁白的圭。因:依靠,根据。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用的玉器,上圆下方,为一长条形。故赋以“方”比“圭”。
48。遇圆而成璧:雪落在圆形的器物上,就堆积成圆形,像璧似的。璧:平圆的玉。
49。眄(miǎn)隰(xí):看低湿之处。眄:斜视。隰:低湿地。缟(gǎo):白色丝织品。
50。重(chóng)璧:古台名。《穆天子传》卷六:“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51。逵似连璐:大道如同美玉连缀而成。逵:四通八达的路。连璐:成串的玉。
52。瑶阶:积雪的石阶。
53。挺:直立。琼树:玉树。
54。皓:洁白。
55。白鹇(xián):鸟名。雄的背为白色。素:白色的绢,此处比喻白雪。
56。纨袖、玉颜:都指美人。姱(kuā):美好。意谓白雪使美人自惭形秽。冶:艳丽。
57。积素未亏:即积雪未化。素:白色的绢。
58。白日朝鲜:雪在朝阳照耀下呈现一片鲜艳。朝鲜:非常鲜明光亮。
59。烛龙:传说中的钟山之神,又名烛阴。《山海经》载:“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60。昆山:即昆仑山,以产玉而著称。
61。尔其:至于。流滴垂冰:水滴流注下垂成冰柱。
62。缘溜承隅(yú):顺着溜水或者墙角下流。缘溜:顺着屋檐下流水的小沟。承隅:落在屋角下面。承:使承受,即流入、注满之意。隅:屋角。
63。粲(càn):鲜明美好的样子。冯夷:上古人物,渡河溺死,后为河伯。
64。剖蚌列明珠:剖蚌求珠。蚌(bàng):软体动物,体内产珍珠。
65。缤纷:错杂的样子。繁骛(wù):乱飞的样子。
66。皓皔(hàn)曒洁:洁白鲜明。曒(jiǎo)洁:同“皎洁”。仪:姿态。
67。回散萦积之势:时而回旋疏散,时而萦绕聚积的态势。
68。飞聚凝曜:指风吹积雪,在阳光下分合变化状态。奇:奇观。
69。展转:即“辗转”,反复不定。
70。难得:不能。备知:全部知晓。
71。申:同“伸”,重复。玩:赏玩。已:停止。
72。楹(yíng):即屋柱。
73。幌(huǎng):帷帐。
74。酌(zhuó):斟酒。湘吴:湘、吴均美酒产地。用湘州酃(líng)湖(在今湖南省衡阳县东)水做的酒名酃酒。吴兴乌程县有若下酒,味极甘美。醇酎(chúnzhòu):精致酿造的美酒。
75。御:穿。狐貉(hé):高级裘皮。貉:即“狗獾”,形似狐,皮可制衣。兼衣:双层的高级衣服。
76。鹍(kūn):即鹍鸡。鸟名,黄白色。
77。践:踩踏。
78。枝叶之相违:树叶凋落,故谓树叶离开树枝。
79。接手:携手。本句暗用《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诗句。
80。懑(mèn)然:惭愧的样子。
81。有怀妍唱:司马相如的《雪赋》引发了邹阳对雪的感思。妍唱:美丽的歌曲,此指司马相如《雪赋》。
82。末曲:对自己歌曲的谦称。
83。乃作:于是就站起来。作:站。
84。披:此处作“围裹”解。重幄:多重帷帐。
85。援:倚靠。衾:大被。褥(rù):布垫子。
86。燎:烧。薰炉:熏香之炉。炳:点亮。
87。桂酒:即桂花酒。扬:高奏。
88。陈:陈列。
89。酡(tuó):喝酒脸上泛出红色来。
90。昵:亲近。
91。解佩而褫(chǐ)绅(shēn):解下玉佩并脱去腰带。褫:夺、解除。绅:宽大的衣带。
92。无因:没有机缘、机会。
93。宁:难道。
94。岂:哪里。
95。寻绎(yì):理出头绪。
96。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这里表示思虑、叹惜的情绪。
97。顾谓枚叔:回头招呼枚乘。
98。起而为乱:站起来作最后的总结辞。乱: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文字称乱,此处指后者。
99。质:质地。以:语助词。
100。空守贞兮:徒劳地守着坚贞啊。
101。未若:不如。
102。因时兴灭:这句是说随着自然季节的变化而兴起寂灭。
103。玄阴:暗夜。凝:凝结。昧:隐藏。
104。值:逢、碰上。赋:赋予、形成。
105。任:因,凭。班:分发。
106。遇:机遇。
107。污:相染污。
108。皓然:犹“浩然”,广阔自由的样子。
109。何虑何营:指没有什么事物值得忧虑和追求。
白话译文
时值年底,天色已晚,寒风郁积,愁云不散。梁王心中不快,出游兔园。准备下盛宴美酒,聚集起好友宾朋,召来邹阳,请来枚乘;司马相如最后赶到,在宾客之右坐定。片刻功夫,微霰飘零,密雪降下,梁王高歌《北风》之曲,吟咏《南山》之篇。又把简札送给司马相如,说:“运用您高妙的文思,发挥您华丽的辞采,将眼前景色,为我如实描绘。”
相如听罢,离席而起,恭恭敬敬,上前施礼,说:“我听说雪宫建立在东方的齐国,雪山峙立在遥远的西域,姬昌曾吟咏‘今我来矣,雨雪霏霏’的诗句,姬满也曾高唱《黄竹》之歌。《曹风·蜉蝣》曾将麻衣与雪比色,楚辞中宋玉也曾弹奏《幽兰》、《白雪》之曲。雪厚满尺是丰年之兆,若深达一丈则弊大于利。由此看来,雪之时义可谓远矣。请允许我先从其开始谈起。
至于严冬降临,寒气上升,焦溪干涸,汤谷结冰,火井已灭,温泉冷冻,沸潭不涌,热风难兴,北门涂隙,裸人着衣。于是河海产生乌云,大漠扬起飞沙,云气连绵,重叠密布,掩盖了太阳,遮蔽了霞光。冰粒淅沥,从天而降。白雪纷糅,多而且广。
大略可言当时情状:漫天飞扬,交错不断,时而聚集。时而分散;朦朦胧胧,飘飘荡荡,漫无边际,纷纷扬扬;连续飞舞,洒落人间,徘徊不定,委积眼前,开始时,沿着屋脊而覆盖了栋宇,到最后,透过帘幕进入房室,起初轻盈回旋于阶下,后来飘舞萦绕于帷席,既可以随方物成为玉圭,又能够随圆物成为玉璧。俯看原野则万顷如同缟素,仰瞻山岭则千峰一片洁白。在这时,楼台如厚厚的玉璧,大路如串起美玉。庭前的台阶似用瑶制成,林中挺立着玉树琼枝。洁白的仙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鲜艳的白鹇也消逝了从前的素质,美女惭愧于自己的妖冶,玉颜也显不出平常的容姿。
至于积雪未化,阳光鲜艳,就如同烛龙衔耀照昆山一般辉煌;等到(雪稍融化)冰柱悬挂,依檐承隅,就如同河伯开蚌列珍珠那样灿烂。至于那缤纷飞舞的样子,明亮皎洁的仪态,回旋疏散、萦绕聚积的气势,风吹之下,忽散忽聚,晶莹闪烁的奇景,本自展转不定,变化无穷,令人嗟叹,难以尽知。
至于反复娱人,欣赏不止,夜深幽静之时,令人多所怀想,风吹楹柱,呼啸作声,月上帷帐,内外通明。斟出湘吴美酒,披上狐貉皮衣,欣赏庭中鹍鸡的双双起舞,仰瞻云中大雁的孤单独飞,踏着交积的霜雪,怜惜离枝的落叶。想的是千里之外的知己,希望能与其携手同归。”
邹阳闻听之后,自愧弗如,内心叹服,对相如所赋非常感动,恭恭敬敬,乃欲赋之,于是站起身来,续作积雪之歌,歌辞说:“携佳人遮御重帷,拿过绮衾安坐芳缛。烧好熏炉点燃明烛,斟上桂酒奏起清曲。”又继续写出白雪之歌,歌辞说:“乐曲已奏美酒已陈,朱颜红酡希望相亲,放下帷帐接近衾枕,解下环佩脱衣就寝。怨恨年岁飞快地流逝,感伤此后相会无因,谁人曾见阶上的白雪,阳春三月依旧长存。”歌唱完毕,梁王才反复体会,吟咏玩味,看完之后,激动不已,回过头来,看了一下枚乘,枚乘会意,续作尾声。
尾声说:“皎洁的羽毛虽然白,质地不坚还又轻;晶莹的玉石虽然白,不过徒自守坚贞;都不如今日这白雪,随时节降下又融化,漆黑的夜幕来遮盖,不能掩藏它的皎洁,明亮的太阳升起后,也不顽强表现自己的气节。气节并非我的美名,也从来不是我的坚贞,我随着乌云来升降,听从风吹任飘零。随物展示原情状,任地显现自身形。洁白本随机遇立,玷污亦由浸染成,开阔心胸坦荡荡,无虑无求任西东。”
《雪赋》是一篇清新婉丽的赋作,采用汉人假设主客陈说事物的方式,以梁王为主,司马相如、邹阳、枚乘为宾,引出作赋的设辞,描绘雪这一大自然的奇观。此赋当时就以“高丽见奇”,与谢庄《月赋》同为六朝小赋的名篇。
开篇先写了降雪前的天气,“寒风积,愁云繁”,又写了雪花逐渐落下,从“微霰零”到“密雪下”的过程。作者假设主客,分别是梁王和他的臣子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等人,这几位皆是辞赋大家。梁王命令司马相如以雪作赋,由此开启下文,多方面地描写雪这一自然奇观。
作者先借司马相如之口写雪之“义”。司马相如引用一系列与雪有关的典故,以说明雪历来都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将古人对雪吟诗作赋的雅事一一道来。多个典故均以“雪”为媒介,或隐喻先贤与民同乐的喜悦,或表达厌战思乡的情感,或解释君臣相处之道,或抒发哀民寒冻之苦,说明在不同情境和心境影响下,人们面对同样的降雪会生出不同的感触,就如司马相如所言:“雪之时义远矣哉!”下雪可谓一件意义深远的事,能让人生出无限感慨,而本文主旨,也是对雪发表各种议论。
其后,司马相如又分别描绘雪落前的情况和落雪时的胜状。天气已经非常寒冷,“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江河溪流大都已经结冰,天空中阴霾密布,暗淡无光。这阴冷灰暗的情景,预兆着一场大雪的到来。果然,没过多久,“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从“其为状也,散漫交错”到“剖蚌列明珠”,把下雪时的场景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雪花最初“蔼蔼浮浮”,呈星星点点的零散之态,然后渐渐变大,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四处飞扬,后来“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渐渐堆积,最后大雪纷飞,洒落到大地山川的所有角度,顷刻间整个世界银装素裹,美到极致,晴雪耀目,冻雪垂冰,更是美轮美奂。
在这段描写中,雪之貌美、仪稚、妖娆、奇特尽数体现于字里行间。雪景如此优美,自然引人入胜。接下来,作者又借司马相如之口,罗列了多种赏雪的方式,以及由此触发的不同情感:有人在幽静的夜里赏雪,有人在飒飒的风中赏雪,有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赏雪,还有人赏雪时饮着美酒,穿着皮衣,也有人在鹃鸟和孤雁的悲鸣声中赏雪。不同的场景,不免触发赏雪人的不同心情:“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触景生情,将浓厚的情感融入美丽的雪景,使文章更显得血肉丰满,情深意切。
文章首段已提到,陪同梁王宴饮赏雪的,除了司马相如,还“召邹生,延枚叟”。邹阳继司马相如之后,发表了自己的赏雪之感,创作了《积雪之歌》和《白雪之歌》,描写了诸多赏心悦目之物,如佳人、重幄、绮衾、明烛等能给人带来视觉美感,义如芳褥、熏香能带来嗅觉享受,又如对绕梁乐曲的描写,则是听觉的盛宴。但是,对这一番良辰美景的赞美中,还寄托着“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的感慨。“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一句道出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就像阶上的白雪,不管多么晶莹剔透,在温暖的阳春时节终会融化。从赏雪引申出生活感悟,并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令人震撼。
最后概括全篇的乱语部分,文中的另一人物枚乘登场。枚乘将白雪与白羽、白玉作比较:白羽虽白却轻薄,白玉虽白却不融,都不能与“因时兴灭”的白雪相媲美。月亮隐藏起来,不能掩盖白雪的皎洁;日光照耀下,白雪依然不改气节。枚乘盛赞白雪的品质:不在乎虚无缥缈的声誉,不追求矫饰浮夸的品格,随云升降,伴风飘零,遇到什么事物就能依附它化作什么形象,遇到干净的东西就保持洁白,遇到污秽的事物就变得浑浊。在枚乘的描述下,白雪拥有了生命和灵性,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
从司马相如客观描摹雪景,到邹阳赏雪抒情,再到枚乘借雪说理,谢惠连通过历史人物代言,并赋予每个人不同任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出了雪的特点。此赋语言接近诗化,在内涵方面又折射出佛玄观点,可谓文质兼备。在此赋之后,咏物小赋的涉及领域得以扩展,小赋的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对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意义深远。

诗人谢惠连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 查看详情>>

诗人谢惠连作品: 《燕歌行·四时推迁迅不停》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靡靡即长路》 《捣衣诗·衡纪无淹度》 《诗·有客被褐前》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诗·挂鞍长林侧》 《秋胡行·系风捕影》 《秋胡行·春日迟迟》 《离合诗·夫人皆薄离》 《诗·夕坐苦多虑

《雪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