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不食梨》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宋濂文言文:许衡不食梨更新时间:2018-07-31
注释
道:道路
啖:吃
或:有人
睨:斜着眼看
独:难道
暑中:盛夏里
化:感化
疾:疾病
其:自己
奇:对……感到诧异(以之为奇)
非取其有之:不是我拥有的东西而拿来,其,代词,自己
睨视:斜着眼看
译文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注释
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擢:提升。
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敕:下令
以:来
于:向
此:这
存:保存
复:再
布:昭示。
忿:愤怒 怨恨
曰:说
皆:都
狱:案件。
故:所以
译文
李世民因为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执法任命他为大理寺卿。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这时候,一个人伪造自己的做官资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该判这个人流放”。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你想要的遵守法律而令我失去信任吗?“戴胄回答:“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李世民说道:“先生能够执法,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李世民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

诗人宋濂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汉族,祖籍金华潜溪,..... 查看详情>>

诗人宋濂作品: 《樱花·赏樱日本盛于唐》 《渊明祠·官航晚泊浔阳郭》 《义侠歌》 《琴操·有洞者林》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画楼歌·画楼殷殷贮白娇》 《题长白山居图》 《阳翟新朱定甫赋》 《兰花篇·阳和煦九畹》 《越歌·恋郎思郎非一朝

《许衡不食梨》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