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扬州》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徐凝古诗:忆扬州更新时间:2017-05-02

《忆扬州》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说怀地,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诗人极写扬州明月,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标题吻合无间,使诗歌产生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⑴扬州:地名,今属江苏。
⑵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宏受诏侵魏,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萧娘”即姓萧的女子,言宏怯懦如女子。后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脸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胜:能承受。
⑶桃叶:原指晋王献之爱妾名。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载: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笃爱之,故作《桃叶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郭茂倩解题:“桃叶,子敬妾名……子敬,献之字也。”后常用作咏歌妓的典故。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眉头:一作“眉尖”。觉:察觉。
⑷天下三分:《论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⑸无赖:无奈,无可如何,常用以指称烦扰多事者。汉焦赣《易林·泰之丰》:“龙蛇所聚,大水来处,滑滑泲泲,使我无赖。”《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诗中作者是说,满腹愁怀却偏又遇见月光朗照,觉得甚是不堪。后世转而用来表达可爱、亲昵之意。唐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有“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句,本意是可爱,反说它无赖,无赖正是爱惜的反话。宋陆游诗:“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香。”也有可爱、可喜意。[2] 
白话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诗人徐凝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徐凝

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徐诗102首,五七言绝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绝句16首,七言绝句80首,七绝亦高手。徐..... 查看详情>>

诗人徐凝作品: 《和川守侍郎缑山题仙庙》 《忆紫溪·长忆紫溪春欲尽》 《宫中曲·披香侍宴插山花》 《嘉兴寒食》 《蛮入西川后》 《玩花·麹尘溪上素红枝》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白铜鞮·騕袅锦障泥》 《观钓台画图》 《洛城秋砧

《忆扬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