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萍诗·可怜池内萍》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刘绘古诗:咏萍诗·可怜池内萍更新时间:2019-01-17
注释
萍:浮萍,又称青萍。
可怜:可爱。
葐蒀(pényūn):同“氛氲”,形容池中之萍繁盛。
浪:指水波。开合:聚散。
低平:犹言沉浮。
讵(jù):岂。
白话译文
那惹人怜爱的池中的浮萍,生长茂盛而背紫又面青。
巧妙地在波浪中开开合合,从容地在追逐水中沉升。
微小的根须无法连缀水底,叶片小得不用茎来支撑。
转徙无定而不知飘向何方,在水上留连如对人有情。
“可怜池内萍,氛氲紫复青。”此诗开篇伊始便紧扣诗题,点出所咏之萍的处地: 这浮萍不是出白海滨,也不是长在江湖,而是生于池中,由于离诗人较近,这就给他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只见它迷茫一片,弥漫于水面,青中带紫的叶子,含有几分烟气,娇柔翠嫩,令人喜爱,令人怜顾。开头这二句充满了感情,为下面的深入描写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二句承“可怜”之意而升华,刻画浮萍的动态形象:萍生水中,随着细浪的开合,它也时而升起,时而降下,水高则高,水平则平,体态优美而轻盈。这里,诗人用“巧随”、“能逐”两个词语赞美浮萍的适应性,视物为人,一片深情,言外之意似有寄托,留有想像余地。
诗人似乎觉得只描写浮萍随浪起伏的优美之态、赞扬其适应性还不够丰满,于是再平添一笔,称颂其顽强的生长能力:“微根无所缀,叶细讵须茎?”浮萍之根微细无法和他物相比,不过有一弊也必会有一利。正因萍草根微,才能“无所缀”,不受牵制,不受束缚,从水漂浮,随遇而安;但茎也容易被风吹折,而有叶无茎的浮萍却无须为此担心。“讵须”二字以反诘语气出之,表明了诗人对浮萍无茎的理解和肯定,其中的怜爱之情不难想见。这二句赏玩浮萍弊中见利,颇有辩证法观点,富于哲理性。
最后的“漂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二句在赞扬怜爱声中直抒胸臆,结束全诗:浮萍虽然生长在池中,但它终究无法改变随风漂流的自然属性,最后将浮荡到何处,谁也难以预料。不过,眼下它还没有漂走,似有留恋不舍之情。其中,“留连如有情”五字说得很含蓄,未点明是萍对人有情而不愿漂走,还是人对萍有情而不肯离去,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
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清逸,表达了诗人对萍的怜爱、顾惜之情。

诗人刘绘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刘绘

刘绘,字士章,彭城人,南朝齐官吏。聪警有文义,善隶书。齐高帝以为录事典笔翰,为大司马从事中郎。中兴二年,卒。年四十五。绘撰《能书人名》,自云善飞白,言论之际,颇好矜诩。弟瑱,字士温。好文章,饮酒奢逸,不吝..... 查看详情>>

诗人刘绘作品: 《晓望终南·终南亦何有》 《初春简喻大定之陈三公美并游春诸公》 《赏花送客游江南》 《咏博山香炉诗》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 《丽人·秦姬小字杜兰香》 《送王经历之羽林》 《巫山高·高唐与巫山》 《入琵琶峡望积布矶呈玄晖诗》 《有所思·别离安可再

古诗《咏萍诗·可怜池内萍》的名句翻译赏析

《咏萍诗·可怜池内萍》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