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其一》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有感二首其一更新时间:2017-05-08
注释
⑴题下原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⑵九服:古人设想中的九层行政区域。王畿方千里。自王畿向外,每五百里为一服,依次为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共九服。见《周礼·夏官》。这里指全国。元化:帝王的德化。三灵:日、月、星。叶:合。睿图:帝王的英明谋略。
⑶本初:袁绍的字。汉少帝光嘉元年,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事泄,进为宦官张让、段珪所杀。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不论少长皆杀之。事见《后汉书》袁绍及何进传。此以“本初辈”喻李训、郑注。屈牦: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之子,征和二年为丞相。次年,宦官郭穰告发他指使巫者诅咒武帝,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欲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妻、子果首。屈牦诛:指因宦官的指控而以谋反罪被诛。
⑷有甚:有过于。《汉书·爰盎传》载,文帝与宦官赵谈同车,爰盎伏车前谏阻:“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奈何与刀锯之馀共载!”于是文帝令谈下车,谈泣而下车。此借喻李训等不仅想使宦官当面出丑,而且欲将其一举诛灭。因劳下殿趋:《南史·梁武帝本纪》载,大通年间,有童谣说:“荧惑(火星)入南斗,天子下殿走。”此谓文宗被宦官劫持。
⑸何成奏云物:《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之物。”奏云物:记载祥瑞灾异。借指李训使人谎称石榴树夜降甘露事。萑苻:《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劫)人于萑苻之泽(芦苇丛生的湖泽)。太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此借指朝廷大臣被当成盗贼剿灭。
⑹证逮符书密:《史记·五宗世家》:“请逮勃(常山王刘勃)所与奸诸证左。”证逮,指逮捕与案情有牵连的人。符书:逮捕的官文书。辞连:供词牵连。
⑺尊汉相:汉成帝时丞相王商身材高大,容貌过人。匈奴单于来朝,见商颇畏惧。成帝称叹说:“此真汉相矣。”见《汉书·王商传》。此以王商比李训。《旧唐书·李训传》说训形貌魁梧,神情洒落。文宗以其言论纵横,谓其必能成事。辨胡雏:辨识像石勒那样的政治野心家。据《晋书·石勒载记》,石勒十四岁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对左右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异志,恐将为天下之患。”派人收捕,勒已离去。后石勒成为“五胡乱华”时期前赵的君主。此以石勒喻郑注。史称注“诡辩阴狡”、“挟邪市权”。
⑻鬼箓(lù):登记死人的名册。朝部:朝班。上都:指长安。至德元载号长安为上都。
⑼堪恸(tòng)哭:用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语意。洪炉:指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白话译文
其一
君主的德化使全国归向,君主的规划上应天心。李训、郑注等怎么谋划不善,自取其咎,陷于叛逆而被杀呢?李训要杀尽宦官,比叱退宦官更厉害,因而使天子被宦宫劫持受困。哪里是奏报有祥瑞,简直是把大臣当做盗贼来剿灭。宦官仇士良用严刑逼使王涯屈招,根据屈招的供词下文书逮捕,牵连者被杀。他们竟因为尊崇李训,没有早辨别郑注的奸邪。鬼名册上分载许多朝官,太监统率的禁卫军的烽火照耀京城。哪儿敢说可以痛哭,未免怨天地不仁,使良莠不齐同尽。
这是反映“甘露之变”的政治斗争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写斗争历程。当时,京城里的禁卫军掌握在宦官手里,宦官可以挟制天子,控制朝廷,甚至谋害天子,拥立天子,排斥朝臣。文宗受不了这种控制,要除去宦官。其实,宦官的权力在于掌握禁卫军。从《韩碑》看,裴度出征淮西,请罢宦官监军。文宗可以夺去宦官首领王承恩的权,那末依靠像裴度那样有威望的大臣,逐步废除宦官统率禁卫军的制度,摆脱宦官的控制,并非不可能。文宗依靠李训、郑注来除去宦官,李训又猜忌郑注,把他调到凤翔,又怕他成功,要独自除去宦官,他依靠手下人招募的武力,来同宦官所统率的禁卫军斗,是一定要失败的。

诗人李商隐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商隐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有感二首其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