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旷思惟歌》鉴赏

朝代:两汉诗人:王昭君古诗:怨旷思惟歌更新时间:2017-06-02
这首《怨旷思惟歌》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开云,上游曲房。”这一部分是讲昭君初选入围、未进宫廷时期。自由翱翔在深山中,渴望蓝天之外的美好世界。开头两句“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是比兴得兼之句,勾画了塞外荒原秋深草衰的景象,先给人以苍凉、凄楚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感伤、哀怨的基调。
第二部分:“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这一部分是讲久居深宫不得宠幸。其大意是说:虽然有花容月貌,却在时光的流逝中消瘦了美丽的姿色,凌云大志和念头逐渐淹没消沉,虽然,飞出了大山,找到温暖的小巢,却让我更加凄凉彷徨。
第三部分:“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且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这一部分是讲昭君远嫁塞外、背井离乡时期。王昭君说:终于有一天可以像燕子一样轻快地远飞到塞外栖息在王庭了,青山是那样高大巍峨,黄河水也永远奔流不停。我的父亲母亲啊,离你们这么遥远,道路漫长,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们,只有自己默默悲伤!
关于此诗,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翩翩之燕,远集西羌”这两句。王昭君从长安远嫁匈奴,路上要经过几个月的行程。她到达匈汉边境的时间,应该是暮春时节,而不是深秋季节。所以关于“落雁”的传说是不足信的。过去的人们习惯上认为,北方的景物特征不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之类,因此作了一些艺术化的想象。
《苏武与李陵诗四首》是东汉无名氏假托苏武之名,所作的一组五言诗歌。收入在南朝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里。本诗为该组诗其二。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著《文选》,其卷二十九收录有《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及《苏子卿诗》四首,作者分别署名为汉代的李陵与苏武。《初学记》《艺文类聚》等书亦散见有许多署名李陵与苏武的诗作,然而其记载散乱,常作品同而作者署名不同。
本组诗共四首,此为其二。题为《苏子卿诗》,“骨肉缘枝叶”“黄鹄一远别”两篇载于《艺文类聚》,署名与《文选》同。

诗人王昭君资料

鉴赏作者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查看详情>>

诗人王昭君作品: 《怨旷思惟歌

《怨旷思惟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