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梅尧臣古诗: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更新时间:2017-11-06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怀人诗,在秋月之夜冷寂景象的描写中,特别绘出卧于中庭的老马,以及马厩中相背而睡的倦仆,以此衬托主人公慵倦与凄冷的心境,诗的后半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意,且“翻进两层”(陈衍语),含义甚深。一则表明世罕知己,唯月和影与己相伴,彼此无嫌猜,可以见出世道人心的险恶。二则由月及人,以裴、宋喻月、影,显示相互间非同寻常的交谊,点明怀人主旨。
皇祐三年(1051),诗人在宣城服父丧期满,又到汴京,为生计奔波:“近因丧已除,偶得存余生。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年届半百的诗人,已倦于宦游。这种心情,就隐隐表现在这首月夜怀人之作中。裴如晦(裴煜)和宋中道皆为梅尧臣好友。同一时期有《贷米于如晦》之作,可知他们过从甚密,有通财之谊。诗人和裴、宋二位的知己之情是十分深厚的。
注释
⑴裴如晦:裴煜字如晦,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历官至翰林学士。宋中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参政宋绶之子。二人皆为梅尧臣好友。
⑵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见《三辅黄图》)。后泛指京都大道,唐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⑶洗(xiǎn)然:清晰貌。
⑷玉井:星官名。《后汉书·寒郎传》李贤注云:“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因其形如井,故名。
⑸帖帖:安静貌。
⑹霜花:形容马毛花白,言其老。一说“霜花”形容洒在马身的月光,亦可通。鬣(liè):兽类颈领上的毛。
⑺厩(jiù):马棚。
⑻“相背”句:形容二人相背而睡如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如 形的花纹。肖,像。两巳:《尚书·益稷》疏云:“黻为两巳相背,谓刺绣为两巳字相背也。”
⑼魇(yǎn):梦中惊骇,恶梦。
⑽流矢:冷箭。
⑾猜毁:猜忌毁谤。
⑿寻常:犹言“平常”。同语默:谓志同道合,投契无间。语默,谓说话或沉默。
⒀肯:岂肯。
白话译文
京都大道没有人行走,一轮秋月水一样澄净。晴朗的天宇分外空阔,东南方闪现出玉井四星。我的马躺卧在中庭,安宁地垂着双耳和头颈。月光如霜花洒上它的黑毛,衰老的马儿哪还能赴千里之行。我的仆人疲倦地睡在马棚,背靠背就像礼服上两个己字的花纹。夜色深沉忽然有人在恶梦中惊骇,如中了冷箭般发出呼喊声。这情景引起我满怀思绪,在月下徘徊我看着自己的身影。只有我的身影和天上月亮,没有猜疑毁谤,无论是动还是静。我跟裴宋二君交谊深厚,情投意合仿佛月亮和我的身影。平常不管谈话沉默都同心同德,哪儿肯去顾念世间的俗人!

诗人梅尧臣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 查看详情>>

诗人梅尧臣作品: 《送临江军监军李太博》 《咏怀·自余居田野》 《昆阳城·试看昆阳下》 《送邓生·哀哀彼邓子》 《答中道小疾见寄》 《十三日雪後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水荭·灼约有芳艳》 《自感·我不嫌髭白》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后雨作遂归》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