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篇》简析

朝代:两汉诗人:曹植古诗:灵芝篇更新时间:2017-06-02

《灵芝篇》是曹植早期的一篇五言诗。在这篇诗里,他托物言志,意想用世济国。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写灵芝的光华。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灵芝不生在中原,而是“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东汉张衡《西京赋》),它何等珍贵。而且与洛滨的朱草相辉耀。王者有盛德则此草生,更突出了灵芝的高贵,作者打下伏笔,表面写草,实际为以后写人定下了基调。
第二部分,是从“天灵感至德古”到“不知何用归”,列举众多古代孝子如何尽孝道,作者赞颂他们的品德如灵芝之光。作者列举了“虞舜尽孝于田,烝烝不违”、“伯瑜慈母笞而不痛,彩衣以娱”、丁兰早孤,刻木当亲”、“暴子犯罪亡形、免戾全名”、“董永家贫,举假以供养”等故事。这些孝子,以孝为先,以孝为德,以孝为乐,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曹植之所对他们如此推崇,是在宣传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当时一个重要选官制度是孝悌力田,奖励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的人和能努力耕作者,让他们受赐爵、赐帛或复其身(即免除徭役)等。孝悌力田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并作为定员。
第三部分,是从“古时有虞舜”到“洒泪满袆抱”,写由于孝行感动了神灵,人们将得到回报,这就像人食了灵芝草一样,能起死回生、长生不老。它写了“天灵、神女”的感受,写了“皇考、蓼莪”的悼念,写了“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的感慨。这里作者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第四部分,是从“乱曰”到“末尾”,写由此得到的国强民和的奇效,暗寓灵芝的独到之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是统治阶级的一贯思想,诗何文到此,用了“乱曰”。乱曰,本原是屈原离骚体结尾的一种形式。离骚体有发端,有展开,有回环,照应,它不拘于古诗的章法,创造了自己的章法,采用“乱曰”、“讯曰”的形式结尾,对全诗内容或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这首诗也是这样。作者说,依以上的情况来看,结果将是:国家“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不失仪,比屋皆仁贤”;个人“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从上到下,国泰民安,和睦和谐,寓意这就像灵芝的光华。
曹植的这首诗,表达了它企图建用世济国的意思想,具有时代性政治的、社会性,在这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诗歌艺术上用美好的灵芝来作比喻,生动形象。在创作方法也有创新,尤其对五言诗来说。过去,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到了《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有一定的成份。而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描写复杂事态的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这首诗就是例证。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大魏应承上天帝王之命的符兆,天赐的福禄才刚刚兴盛。君王崇高的德行使得世间太平,神灵也甘受驱使。蓄养谋臣于左右,选出皇子使其居于当中的宫殿。陛下的寿命长久,群臣都喜悦拜贺。多施善行能泽被子孙,富贵诚然有天命运转。各种喜庆充满家门,臣子也蒙受祥福的滋润。没有什么忧患和灾祸,一切都清畅通达,辅佐我们贤明的主上。各种吉祥的征兆同时到来,凶恶奸邪都被消灭。黄鹄在宫殿前飞翔,大鼎分布在屋宇四方。用玉马拉车,车盖上装饰繁茂。白虎主兵镇守西方,神兽含利消灭邪物。麒麟踏步起舞,凤凰展翼而歌。丰收的年景大摆筵席,玉樽遍布宽广的厅堂。高兴地饮过几杯后,赤红的脸色显示了现在的状态。宴饮不违背礼法,君臣之间酬唱这《诗经 鹿鸣》。乐师击打着小鼓和大鼓,舞者和着节拍起舞,百官赞叹不绝,掌声雷动。收藏的贡品如同江海,施行仁政积累成了山陵。皇室的子嗣多且旺盛,孙子和曾孙玄孙并列。群臣高呼万岁,陛下享取快乐而长久的寿命。君王停下手中的杯子不喝了,贵族皇室都跪在东侧的厢房。侍从察言观色,献上了金玉酒爵。说这其中的酒可是仙酒,只有圣皇有福分喝。陛下靠着长廊笑了出来,近臣都感到高兴快乐。要喝上一杯得等多久,因为按照官员的顺序传递饮酒。赏赐下的钱物以千亿记,百官都蒙厚赠。

诗人曹植资料

简析作者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 查看详情>>

诗人曹植作品: 《桂之树行·桂之树》 《朔风诗·弦歌荡思》 《正会诗·初岁元祚》 《善哉行·如彼翰鸟》 《当车已驾行·欢坐玉殿》 《仙人篇》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 《白鸠讴·班班者鸠》 《嘉禾讴·猗猗嘉禾》 《怨诗行·明月照高楼

古诗《灵芝篇》的名句翻译赏析

《灵芝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