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渔浦潭》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孟浩然古诗:早发渔浦潭更新时间:2020-02-25
《早发渔浦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首四句写所闻,以声绘形,虚实相生;中六句写所见,意象纷呈,境界空阔;尾二句写所感,由景出情,相辅相成。全诗以乐观的情绪,写清晨的旅途情趣和舒畅的胸怀,展现出一片高朗开阔的诗境与心境。所写江景开朗,物色清美,鸟兽得时,见出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喜悦之情,清淡高远中有壮逸俊发之气。
《早发渔浦潭》作于开元十四年至十六年(726—728)自洛至关越漫游途中。诗人早年以隐居和游历的方式谋求入仕,虽然早有诗名,却一直未能如愿,心中难免郁闷。这次他到浙江富春江一带旅游,由于山光水色风景优美,珍禽异兽似通人性,心情愉悦,于是写下这首诗。
注释
渔浦潭:在今浙江富阳市南。
渚(zhǔ):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聒(guō):喧扰,声音嘈杂。
桡(ráo):船桨。《淮南子·主术训》:“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
晏:迟,晚。
沫:以手掬水洗面曰沫。
祭鱼:獭捕到的鱼陈列水边,犹如祭祀,称为獭祭鱼。
豁:开阔。
白话译文
东方旭日早早露出光芒,沙洲上水鸟闹闹嚷嚷。
睡卧中听说已到渔浦潭边,桨儿隐隐地把水拨响。
太阳出来照耀得景象分明,才知道江面上如此宽广。
美女们贪睡常爱晚起,拨开水沫照着倩影梳妆。
舟行只怕惊扰饮水的猿猴,不时见到水獭爬到岸上。
乘船而行自然没有烦闷,更何况遇晴日景象开朗。

诗人孟浩然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 查看详情>>

诗人孟浩然作品: 《送杜十四之江南》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凉州词·浑成紫檀金屑文》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宿立公房》 《入峡寄弟》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早发渔浦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