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相镐·本家陇西人》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赠张相镐·本家陇西人更新时间:2017-03-16
注释
⑴本家:祖籍,陇西,郡名。西汉名将李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所以诗人说自己的祖籍是陇西。
⑵先:祖先,这时指李广。
⑶功略:功绩谋略。盖天地:形容功略很大。
⑷不侯:没有封授侯爵。这句说李广虽苦战立功,但不得封侯。
⑸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县西。相传这一带的人勇敢善战。这里也是指李广。金风:秋风。两句意为:世人称赞李广的英勇无敌,说他的气概象秋风一样劲壮。
⑹英烈:英勇壮烈。厥:其。王:通“旺”。两句意为:李广英烈的精神留传给他的子孙,百代之后还旺盛地保持着。
⑺奇书:指诸子百家的著作。
⑻凌:超越。
⑼惠:作动词用,赐给。殊宠:特殊的宠遇。
⑽麟阁:即麒麟阁,皇帝的藏书处,这里指翰林院。凭:紧靠。天居:皇帝居住的地方。这两句是回忆在长安时的翰林生活。
⑾晚途:晚年。未云已,未止,指自己的进取之心并没有停止。蹭蹬:路途艰阻难行的样子,比喻失意、潦倒。两句意为:我直到晚年,仍没有停止前进;政治上的失意,是因受到权奸的谗毁。
⑿崩腾:即奔腾。胡尘起,胡骑来侵。这两句指晋末我国北方内迁各族以匈奴刘姓贵族为首发动的反晋战争。
⒀衣冠:指官僚、豪绅等上层人士。锋:刀刃;镝(dí):箭镞(zú)。陷锋镝:遭受战争的灾祸,到处都是侵扰者的足迹。
⒁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jié)族人,公元三一九年自称赵王。公元三二九年灭前赵,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窥,窥伺,企图待机而动。神州,中国的别称。
⒂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君主,匈奴人。劫天子,指刘聪俘虏西晋的怀、愍二帝。
⒃这四句表明了诗人要扫平叛乱,光复洛阳,不使唐王朝重蹈西晋复辙的决心。
⒄六合:天地四方,这里指天下。霖雨:连绵的大雨。这里比喻恩泽。这两句用天降甘霖使万物复苏,比喻朝廷平息叛乱,使人民恢复安定的生活。
⒅两句意为:耻于依靠别人而成事,重在实现自己的宏图。
⒆陟:登。方壶:又名方丈,传说东海中三神山之一。安期,安期生,古代神话中的仙人。舄(xì):鞋子。安期舄,传说安期生仙去以后,留下了一双玉鞋。这四句表明自己志在灭虏,不求功名利禄。
译文
我的本家原是陇西人,祖先为汉边将,传说是李广。
功绩谋略高盖天地,英名高飞青云之上。
艰苦百战竟然没有封侯,少壮之时颇为惆怅。
世传崆峒山的人勇猛善战,气激云霄,秋风悲壮。
英烈李广子孙遗传其勇猛,历经百代,仍然得其精神。
我十五岁观阅奇书,作赋凌驾于司马相如之上。
曾经皇上龙颜殊宠,曾经在麒麟阁遥望天子的宫殿。
晚途坎坷不平,命运蹭蹬,惨遭谗毁。
现在的情况与晋末有点类似,胡尘崩腾而起。
衣冠富豪陷于刀光剑影之中,胡虏充溢朝廷和城市。
安禄山像石勒一样窥觑神州大地,又像刘聪一样想劫持天子。
我常常在夜间抚剑吟啸,雄心不已。
我发誓要斩除害人的鲸鲵,澄清洛阳河水,
让海内六合遍洒霖雨,万物欣欣向荣,再无凋枯。
我笑挥一杯酒,自己是什么啊?竟然以天下为己任。
我也耻于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情,最重要的是先有良图在胸。
不要谈论灭虏的功劳,完事以后我就飘然去蓬莱仙岛。
只是像安期生一样,把玉鞋留在沧海之隅。
在晋末我国北方内迁各族以匈奴刘姓贵族为首发动的一次反对晋朝剥削压制的战争。可见作者知识面非常宽阔,引经据典往往信手拈来。十六国时期后赵王,曾经一度占领我北方大部分地区;“刘聪”是一个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国的王,曾经俘虏西晋的怀、愍二帝。作者列举了这多典故,中心意思表明诗人有决心扫平叛乱,不使唐王朝重蹈西晋复辙。还是在言志。
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六合洒霖雨。万物无雕枯。我挥一杯水。自笑何区区。因人耻成事。贵欲决良图。”这几句作者重点强调自己一直耻于依靠别人而成事,重在实现自己的宏图。“灭虏不言功。飘然陟蓬壶。惟有安期舄。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个叫安期生的老人在海边以卖药为生,当时他已经有1000多岁了,秦始皇正好想长生不老,便送给了他很多金银珠宝,请教他长生秘诀,两人谈了三天三夜,安期生第四天一早就不辞而别了,走的时候给秦始皇留下一双他穿的玉鞋来报答秦始皇,还让人代话给他,要他在三年以后到蓬莱仙岛找他,他一定告诉秦始皇长生秘诀,后来秦始皇还真的派人遍访蓬莱仙山,只是无果而终。
张镐是唐玄宗时期平定安禄山之乱的功臣,后来当了宰相。我给他总结的是:崛起偶然、乱世英雄、诗人救星。张镐本是一书呆子,但胸有大志。青年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到京师求学,但一直不被人看重。但同时他生性豪爽豁达,每当酒后,便抚琴自弹自乐。可能琴弹的还算可以,偶而也有上流社会的人找他到家作客。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当时的一位大牛人书法家颜真卿,一次偶然的机会,颜真卿又把他引荐给了当朝宰相杨国忠,在杨国忠的帮助下,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当上了宰相。且不负所望,在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中立了大功。为什么说是他是诗人的救星呢?因为他一向喜欢结交一些大诗人,自己虽然不怎么作诗,但很佩服那些才华横溢的、以文字纵横捭阖的牛人。“安史之乱”期间的睢阳保卫战中,有一个谯郡太守闾丘晓不听他的号令,还杀害了大诗人王昌龄,后来被张镐拿下要杀他头,闾丘晓哭着求饶说:“我还有七八十岁的老母亲要有照顾”,张镐一听更是怒不可遏地责问道:“你还晓得有家人要照顾哇,那么被你冤杀的王昌龄的家人,现在要谁来照顾?!”接着就一刀把他砍了,为王昌龄报了仇。他救第二个是杜甫。安史之乱之后,杜甫的朋友房琯在陈涛斜与叛军大战,大败,死伤了手下几万将士,且房琯的门客董庭兰贪污受贿,这两件事加起来使唐肃宗大怒,要杀房琯,在盛怒之下,杜甫不识时务地向唐肃宗求情,唐肃宗对杜甫也动了杀机,这时候,张镐得用自己的威信,不停地劝谏唐肃宗,算是救了杜甫一命。
在李白给张镐写这首诗之前,也是犯了弥天大罪:公元755年,李白追随谋反的永王李璘,谁知这个李璘想谋反自己当皇帝,后被高适打败,李白当然受到牵连,被打入死牢。但这次,张镐已经无力相助了。因为他因为太过直率,触怒了皇帝,也被撤了宰相职务,在他全力周旋下,也只是免了李白的死罪。后来李白流放地到夏口,这时的李白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张镐在他动身之前送了李白不少财物和几件衣服。

诗人李白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赠张相镐·本家陇西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