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儿令·次韵》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张可久古诗:寨儿令·次韵更新时间:2021-01-24
《寨儿令·次韵》是元代曲人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感时伤怀之作。上半部分一至六句通过用典,内心感慨,抒写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下半部分七到十二句作者通过陶渊明、玉川茶等人和事,企求挣脱功名利禄,追求隐逸生活。表达出作者想追求平淡恬静的归隐生活,同时又对仕途仍然抱有幻想的思想感情。全曲连用典故,妥帖恰当,毫无生涩之感。
此曲创作年代不详,乃唱和之作,至于“次”何人之“韵”,则待考。张可久一生任职基层,心中郁闷,不得志的忧愁使得他创作了很多看淡功名、闲淡散适的作品。这首曲即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心无点尘的境界所作。
注释
1、寨儿令:曲牌名。又名《柳营曲》。第七、八两句可作六字句。多对句。
2、青门:秦亡后,东陵侯邵平隐居长安城青门外种瓜为生。
3、世味嚼(jiáo)蜡:社会人情浇薄,没有味道。
4、尘事抟(tuán)沙:比喻社会一团散沙,怎么也聚拢不起来。
5、聚散树头鸦,人之聚散如同树上的乌鸦。聚散无常。
6、陶家:指陶渊明家,陶渊明晚年清贫。
7、调羹.梅子结果实后用来作酸味调味品。
8、金谷酒:金谷园饮用的高级酒。金谷园是晋代富豪石崇的园林。
9、玉川茶:指唐代诗人卢仝的茶,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
10、嗏(chā):语气词。
白话译文
你见过他吗?我是真有点替他犯愁啊,他在青门外已经几年不再种瓜。这社会真是人情太贫乏,没有一点点儿味道如同嚼蜡。这社会如同一团怎么抟怎么揉也弄不到一起的散沙,人间的聚散就像树上的乌鸦,说聚就聚说散就散呼呼啦啦。自从休官真是清贫了老陶家,因为调羹还俗气了梅花。饮一杯当年金谷园酒宴饮用的美酒,喝七碗玉川子卢仝用过的高级茶。啊!岂不是大大胜过当三天县官大老爷坐三天破官衙。

诗人张可久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号小山;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 查看详情>>

诗人张可久作品: 《钗头凤·感旧和李溉之》 《凤栖梧·惠山寺》 《折桂令·秋思》 《折桂令·写黄庭》 《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落梅风·春情》 《木兰花慢·又三高祠下》 《风入松·三月三西郊即事》 《浣溪沙·翠袖清风品玉笙》 《人月圆·一冬不见梅花面

古诗《寨儿令·次韵》的名句翻译赏析

《寨儿令·次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