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更新时间:2018-01-05
《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这是一首清新隽永的羁旅怀人之作。这首词虽非自况,但其中韵味作者却体会得细致入微。开篇以征尘与沉香对举,暗暗引出相思之意。无数青山皆有娇花处处,正是旅途时时尽是相思的写照。“历历”、“萧萧”含蓄地写出行程的孤独冷寂。而种种相思的惆怅只有化作喃喃的诗句,不断地低吟浅唱。结句遥应篇,点出怀人主旨,刻画出一个情浓意切的相思者形象。全词婉约其外豪放其中,笔致流利而不纤弱,情绪缠绵而不哀怨,虽在辛词中属别调,与一般婉约词仍异具旨趣。
辛弃疾的词作多是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不能杀敌报国的愁苦和愤懑,写景抒情之作很少见。据词题“东阳道中”来看,这首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作者因何事奔赴东阳,史无可考。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代人赋:代人所作。
⑵香篝(gōu):香炉上的熏笼。水沉:即沉香。
⑶山无重数:形容峰峦重叠。周遭:周围。
⑷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⑸萧萧:指马鸣声。《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⑹吟鞭:马鞭。
白话译文
我迎着行人赶路扬起的尘土向远方行进,她在闺房中守着熏炉上渐渐熄灭的沉香。兵士们行进在一重又一重的崇山峻岭之中,那四面都是碧绿的树林、不知名的娇艳山花和野草。
士兵身影都历历在目,战马在引颈长啸,兵士们高举旌旗又跃过小红桥。无边的愁苦早已忘却,只时时想起对她表达思念的诗句。于是,我用力地挥起马鞭,由于用力太猛竟甩断了马鞭子的碧玉梢。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