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西都作》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朱敦儒古诗:鹧鸪天·西都作更新时间:2018-05-08
上片的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曾批给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酒量的很大,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诗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写战乱中夫妻失散的痛苦和对重逢的向往,把个人感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笔调婉转,格调哀伤,词情凄苦,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时代悲哀。
靖康之变后十四年(1141),词人翘首北望,想到故国山河已丢失多年,收复失地又渺渺无期,国仇家恨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诗人朱敦儒资料

赏析作者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 查看详情>>

诗人朱敦儒作品: 《苏幕遮·瘦仙人》 《念奴娇·别离情绪》 《洞仙歌·赠太易》 《念奴娇·见梅惊笑》 《绝句·青罗包髻白行缠》 《忆秦娥·歌锺列》 《浪淘沙·白菊好开迟》 《蓦山溪·夜来雨过》 《渔家傲·石夷仲一姬去念之止小妓燕燕》 《念奴娇·晚凉可爱

《鹧鸪天·西都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