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南旺》赏析

朝代:清代诗人:施闰章古诗:至南旺更新时间:2017-06-26

首句写自己的行踪是由南向北,客是诗人自称。一个“倦”字,不光指自己因旅途劳顿而感觉疲倦,还流露出作者因离开南方的家乡愈来愈远而变得愈来愈浓的愁绪。次句写至南旺后河水的流向。由于汶水在南旺分为南北二流,而诗人为赴京又不得不继续沿着向北的支流航行,所以说“河分向北流”。这两句诗表明河流的流向与诗人望乡的方向恰恰相反,为后两句即景生情作了铺垫。人在思乡难归时,每每移情外物,企望鸿雁传书,清风送情。诗人也是如此,在思归不得时,则期盼自己思乡的热泪能随河水流向故乡的土地。然而,明早起航后,河水又偏偏分流向北,自己的望乡泪竟也流不到故乡的方向,欲求这一点点安慰亦不可得,这是怎样加倍地令人痛苦啊!唐人诗中也有借趋向相反的事物来反衬羁旅之愁,乡国之思的。如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偏远的峰州,当他渡湘江南下时,曾写下“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诗句,表达了对京城的留恋。“明朝望乡泪,流不到江头”两句,显然是反其义而用之,更深切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故沈德潜评此诗曰:“此言过南旺分水,水俱向北,泪滴水中,不复到江也。宛似唐人声口”。然而,比起前人来,这两句更显得设意新巧,因为前人纯是写水,而此处望乡泪滴落水中,则更见形象生动,使水更加情感化了,故而此诗更显得深挚沉痛,动人心弦。

《泊樵舍》是清代诗人施闰章从江西参议任上被裁归乡所写,大约是在康熙六年(1667)。主要记述诗人旅途所见,反映了清初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人施闰章资料

赏析作者施闰章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 查看详情>>

诗人施闰章作品: 《九华山·山到东岩好》 《漫兴绝句·舟人谁辨皖公山》 《官庭草·江声到枕客心违》 《寄哭吴自明·诗篇海岱记相于》 《禾中李山颜将南还有作》 《湘中怀舍弟闰严》 《金明寺放生池》 《修复依仁斋纪事》 《为蔡大美悼令子须才》 《东郡道中·马蹴黄尘起

古诗《至南旺》的名句翻译赏析

《至南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