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郑燮的诗 > 泜水 > 创作背景

《泜水》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古诗:泜水更新时间:2020-10-13
《泜水》是一首咏史诗。泜水,即今泜河,在河北省南部,源出内丘西北,东流入滏阳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三年“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即此,一说,即今槐河。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命韩信与张耳领兵数万,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歇与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拒守。韩信背水列阵,诱赵兵全部出击,另发二千轻骑视赵营空虚,尽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兵乱,遂败。陈馀被斩于泜上,赵王歇亦被擒杀。
初,赵广武君李左车曾建议出奇兵偷袭汉军辎重,但陈馀不听,遂使韩信计谋得以实现。《淮阴侯列传》载,汉军破赵之后,“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张耳、陈馀皆魏大梁人,初结生死交,后破裂。张耳归刘邦,陈馀辅佐赵王歇。”详见《张耳陈馀列传》。
①译——泜(zhī)水清澈且浅,水中沙石清晰可见。
②译——水流荡漾着轻波,连绵不断地汇入远处的河流。
③译——众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乱石兀立岸边如墙壁之状。
④译——我来这里尽情地游泳,放声高歌缅怀往古。释——浩歌:高歌。
⑤译——狭窄的井陉道上,士兵无法排成行伍。释——逼侧:一作“逼仄”,狭窄。井陉:今河北省西部井陉县,县北有井陉山,山上有关名陉关(又名土门关)。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孔道。此下八句,咏汉初张耳、韩信于井陉口破赵的故事。
⑥译——(韩信)在背水设下奇计,攻占赵地,树立起汉的赤帜旗。
⑦译——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相较之下)张耳心胸就有些鄙陋。释——陋肺腑:谓心胸鄙陋。
⑧译——(张耳)为何不赦免陈馀,与之一起共事刘邦?

诗人郑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古诗《泜水》的名句翻译赏析

《泜水》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