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龚自珍 >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更新时间:2018-10-26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属有告籴谋,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讙。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屈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9),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讙。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10),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岗者(11),舟甚捷,帘幕皆文绣,疑舟窗蠡觳(12)也,审视,玻璃五色具(13)。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14)。曩所信宿之西园(15),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16)有佳,水有芙渠菱芡(17),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18)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19)。
归馆,邵之土皆知余至,则大灌,有以经义请质难者(20),有发(21)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22)、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23),有求书(24)册子、书扇者,填委(25)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26)。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27),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28),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29)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30)。余既信(42)信,拿流风,捕馀韵,乌睹所谓风嗥雨啸、鼯狖(43)悲、鬼神泣者(31)?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32),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33),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34)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35)者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37),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澄汰其繁缛淫蒸(36),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39),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40)之悲者,初秋也。令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41)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资料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 查看详情>>

龚自珍古诗代表作品: 《已亥杂诗·半生中外小迴翔》 《长相思·海棠丝》 《高阳台·南国伤谗》 《自写寒月吟卷成续书其尾》 《己亥杂诗·瑰癖消沉结习虚》 《己亥杂诗·此身已作在山泉》 《已亥杂诗·去时栀子压犀簪》 《退直诗·一翠扑人冷》 《桂殿秋·明月外》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他以一个今文经学家主张“通经致用”所独具的政治敏感,通过对扬州这座历史名城表面一片繁华、骨里万般萧索,以及当地文人官僚醉生梦死精神状态的描绘,概括而曲折地反映了推个所谓“乾痛盛世”,上层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示了一个历史时代正在日趋衰落,清王朝已濒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局。全文抓...'

查看详情>>

注释(1)礼曹:礼部。当时作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兼祠祭司行走。(2)过:访。(3)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人。曾任临海王前军参军等职。长于乐府诗,赋及骈文。所作《芜城赋》,写广陵故城(即扬州)昔日的盛况及后来的衰颓景象,感慨系之。(4)属(zhǔ主):适巧。告籴:请求买谷,有请求资助饥困之意。(5)馆:用为动词,住旅馆。(6)既宿:过夜之后。(7)...'

查看详情>>

文言文《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荣累之辨》 - - 无名氏 - - 高士所贵,不与俗均,故其名称,不与世同。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杨雄为双,吾荣之。身通而知困,官大而德细,于彼为荣,于我为累。偶合容说,身尊体佚,百载...
  • 文言文《司马光论慈母败子》 - - 无名氏 - -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陷于不肖①,陷于大恶②,入于刑辟③,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
  • 文言文《管仲隰朋》 - - 无名氏 - -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 文言文《成祖不杀孝孺》 - - 无名氏 - - 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
  • 文言文《晏子辞赐驾》 - - 无名氏 - -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
  • 文言文《壮士缚虎》 - - 无名氏 - -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赞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
  • 文言文《好好先生》 - - 无名氏 - - 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
  • 文言文《承宫樵薪苦学》 - - 无名氏 - -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
  • 文言文《书吴潘二子事》 - - 顾炎武 - -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
  • 文言文《宋濂勤学不怠》 - - 宋濂 -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还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 文言文《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 - 欧阳修 - - 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
  • 文言文《张兴世传》 - - 萧子显 - -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人也。本单名世,太宗益为兴世。少时家贫,南郡宗珍之为竟陵郡,兴世依之为客。竟陵旧置军府,以补参军督护,不就。白衣随王玄谟伐蛮,每战,辄有禽获,玄谟旧部...
  • 文言文《孔奂传》 - - 姚思廉 - -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
  • 文言文《曹伯启传》 - - 宋濂 - -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力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
  • 文言文《孔思晦传》 - - 宋濂 - - 孔思晦,资质端重,而性简默,童丱时,读书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翌,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而弗为。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至大中,举茂才...
  • 文言文《张昉传》 - - 宋濂 - -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昉性缜密,遇事敢言,确然有守,以任子试补吏部令史。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
  • 文言文《许将列传》 - - 脱脱 - -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公以来诉者士...
  • 文言文《东都赋》 - - 班固 - -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
  • 文言文《游龙鸣山记》 - - 无名氏 - -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
  • 文言文《放鹤亭记》 - - 苏轼 - -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