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唐顺之 > 任光禄竹溪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任光禄竹溪记

朝代:明代作者:唐顺之更新时间:2019-12-26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2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3而去4焉,曰:“毋以是5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6,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7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8!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9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10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11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12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13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14不如花。孑孑然15有似乎偃蹇16孤特之士,不可以谐17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18也。
君生长于纷华19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20?然则21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22有所感矣!

唐顺之资料

任光禄竹溪记作者唐顺之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 查看详情>>

唐顺之古诗代表作品: 《蔡南村寿诗·我识南村叟》 《自乍浦下海至舟山入舟风恶四鼓发舟风恬日霁波面如镜舟人以为海上罕遇是日行六百五十余里》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 《送莫子良擢举东归》 《筠径·面面隔深竹》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 《贺金翁夫妇双寿诗翁举人子韶庠生子声之父也》 《南征歌·草木千山鼓角风》 《息中山亭子·日日尘沙里

任光禄竹溪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入题之前,作者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论述世人对竹的态度,其所论的内容虽说与记述的中心有关,但由于所涉的对象广泛,其中不仅有“斩竹而薪之”的江南人,还有“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的京师人,甚至还有绝徼海外之人,一旦见竹,必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这就产生一种感觉,似乎这段文字并不是专为任君而书。在这里,形成...'

查看详情>>

注释任光禄:任氏,名卿,字世臣,号竹溪,宜兴人,生于明宏治戊午五月十六日,卒于嘉靖甲寅八月初十日。曾历任光禄寺署丞、湖广都御史等职。所居皆艺竹,故号竹溪。光禄:官名,光禄寺卿或少卿。绝徼(jiào):极远的边地。徼:边界。芟(shān):锄除。去:去除。是:这。穷其所生之地:探求它的原产地。穷:追溯。去乡:离开本土。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世人对...'

查看详情>>

《任光禄竹溪记》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方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接下来既写人又写竹,借竹的形象对任光禄的人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点明他知竹爱竹的根源在于他不流于俗...'

查看详情>>

文言文《任光禄竹溪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王羲之书六角扇》 - - 无名氏 - -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 文言文《知北游》 - - 庄子 - -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
  • 文言文《急不相弃》 - - 刘义庆 -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
  • 文言文《梅花书屋》 - - 张岱 - -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
  • 文言文《盖公堂记》 - - 苏轼 - -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虫,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虫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
  • 文言文《郑袤传》 - - 房玄龄 - -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性清正。...
  • 文言文《王徽之传》 - - 房玄龄 - - 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后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
  • 文言文《帝问侍臣盗贼》 - - 司马光 - - 帝问侍臣盗贼,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曰:“渐少。”帝曰:“比从来少几何?”对曰:“不能什一。”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
  • 文言文《韦鼎传》 - - 魏征 - -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玄,隐于商山,因而归宋。祖睿,梁开府仪同三司。父正,黄门侍郎。鼎少通脱,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尤善相术。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遭父忧,水...
  • 文言文《郁离子·自瞽自聵》 - - 刘基 - - 郁离子曰:“自瞽者乐言已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乐言已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如人。不知已者无所见,不知人者无所闻。无见者谓之瞽,无闻者谓之聩。人有耳...
  • 文言文《何实传》 - - 宋濂 - - 何实,字诚卿,其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其雄略,咸归心焉。岁乙亥,中原盗起。锦...
  • 文言文《宋子贞传》 - - 宋濂 - -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
  • 文言文《邢昺传》 - - 脱脱 - - 邢昺,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初,举《五经》,延试日,召升殿讲《师》、《比》二卦,太宗嘉其精博,擢《九经》及第,授大理评事、知秦州盐城监。明年,召为国子监丞,专讲学之...
  • 文言文《张建封传》 - - 欧阳修 - -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
  • 文言文《马超传》 - - 陈寿 - -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
  • 文言文《康福传》 - - 薛居正 - -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都监。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ldq...
  • 文言文《陆俟传》 - - 李延寿 - - 陆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至上党太守、关内侯。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太武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以备蠕蠕。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鄴公,拜...
  • 文言文《李訢传》 - - 李延寿 - - 李訢,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子终效用...
  • 文言文《王常传》 - - 范晔 - -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后与成丹、张卬áng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
  • 文言文《子鱼论战》 - - 左丘明 - -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