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刘向 >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赏析

唐雎不辱使命

朝代:两汉作者:刘向更新时间:2017-03-27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说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刘向资料

唐雎不辱使命作者刘向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 查看详情>>

刘向古诗代表作品: 《虎求百兽》 《王子乔·妙哉五子》 《濮阳人吕不韦》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晏子治东阿》 《鲁连论逐客》 《九叹·怨思》 《王子乔·妙哉王子》 《季梁谏魏王》 《晋平公游于河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赏析

《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

查看详情>>

注释 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 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 使:派遣,派出。 4. 谓...曰:对...说。 5. 欲:想。 6. 以:用,用作介词。 7. 之:的。 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9. 守:...'

查看详情>>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

查看详情>>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天香台赋》 - - 耶律铸 - - 余作此赋,会子侄辈递传诵咏,往往质问其所疑。余时有瘯蠡(cù luǒ)之疾未闲,及为酒所困,倦于应对。因命书史为音注,应其所请以示之。双溪醉隐,嘉遁西园,而杜私门之...
  • 文言文《任末负笈从师》 - - 无名氏 - -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⑤其衣裳,以...
  • 文言文《梦归赋》 - - 柳宗元 - - 公在永州,怀思乡闾而作也。晁无咎曰:宗元既贬,悔其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久幽不还,故作《梦归赋》。初言览故乡乔木而悲,中言仲尼欲居九夷,老子适戎以自释,末云首丘鸣号,示终不...
  • 文言文《黠猱媚虎》 - - 无名氏 - -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以其余奉虎。虎食之,甚美,谓其忠益爱之近之。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已走避高木矣...
  • 文言文《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 - 唐顺之 - -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
  • 文言文《柴克宏传》 - - 无名氏 - - 柴克宏,父再用,事吴有功,至德胜军节度使。克宏以父任为郎将,尝为宣州巡检使。初至,城堑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无敢为守备者。克宏嘻笑曰:“岂...
  • 文言文《鲁肃传》 - - 陈寿 - -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
  • 文言文《荷塘诗集序》 - - 姚鼐 - -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
  • 文言文《谏论》 - - 苏洵 - -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
  • 文言文《魏武将见匈奴使》 - - 刘义庆 - -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rdqu...
  • 文言文《韦伦传》 - - 刘昫 - - 韦伦,节度使光乘之子。少以荫累授蓝田县尉。以吏事勤恪,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农夫既非本色工匠,被抑令就役,多遭篓罚...
  • 文言文《何胤传》 - - 姚思廉 - - 何胤,字子季。年八岁,居忧哀毁若成人。既长好学。师事沛国刘献,受《易》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献与汝南周颙深...
  • 文言文《齐人说靖郭君》 - - 刘向 - -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
  • 文言文《义士杨景和埙传》 - - 张弼 - - 天顺间[1],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2],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3],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4],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 文言文《醉翁谈录》 - - 罗烨 - -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
  • 文言文《桑怿传》 - - 欧阳修 - - 桑怿,开封雍丘人1。其兄慥,本举进士有名,怿亦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2,得龙城废田数顷3,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4: “愿为耆长5,往来里中察奸民。&rdqu...
  • 文言文《王右军诈睡》 - - 刘义庆 - -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文言文《记游松风亭》 - - 苏轼 - -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
  • 文言文《鸣机夜课读记》 - - 蒋士铨 - -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
  • 文言文《苏秦以连横说秦》 - - 佚名 - -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