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曾巩 > 先大夫集后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先大夫集后序

朝代:宋代作者:曾巩更新时间:2018-03-12
宋既平天下,开始出仕。当此之时,太祖、太宗已纲纪大法矣,公于是勇言当世之得失。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故凡言天下之要,必本天子忧怜百姓、劳心万事之意,而推大臣从官观望怀奸、不称天子属任之心,故治久未洽。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虽屡不合而出,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
始公尤见奇于太宗,自光禄寺丞、越州监酒税召见,以为直史馆,遂为两浙转运使。未久而真宗即位,益以材见知。初试以知制诰,及西兵起,又以为自陕以西经略判官。而公常激切论大臣,当时皆不悦,故不果用。然真宗终感其言,故为泉州,未尽一岁,拜苏州,五日,又为扬州。将复召之也,而公于是时又上书,语斥大臣尤切,故卒以龃龉终。
公之言,其大者,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海内既定,天子方修法度,而用事者尚多烦碎,治财利之臣又益急,公独以谓宜遵简易,以与民休息,塞天下望。祥符初,四方争言符应①,天子因之,遂用事泰山,祠汾阴,而道家之说亦滋基,自京师至四方,皆大治宫观。公益诤,以谓天命不可专任,宜绌奸臣,修人事,反复至数百千言。呜呼!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此非传之所谓主圣臣直者乎?何其盛也!何其盛也!
公在两浙,奏罢苛税二百三十余条。在京西,又与三司争论,免民租,释逋负②之在民者,盖公之所试如此。
公卒以龃龉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藉令记之,当时好公者少,史其果可信欤?后有君子欲推而考之,读公碑与其书,及余小子之序其意者,具见其表里,其于虚实之论可核矣。
公卒乃赠谏议大夫。姓曾氏,讳某,南丰人。序其书者,公之孙巩也。至和元年十二月二日谨序。

曾巩资料

先大夫集后序作者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 查看详情>>

曾巩古诗代表作品: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 《郡斋即事·画戟森门宠误蒙》 《甘露寺多景楼》 《秋怀·流水寒更澹》 《谷隐寺·岘南众峰外》 《诗一首·食肉遗马肝》 《汉阳泊舟·暂泊汉阳岸》 《郡楼·满眼青山更上楼》 《秋日·阴气先赢纵秋热》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先大夫集后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紧扣题目,从祖父留下的著作写起。接着简要介绍祖父从小就好学不倦,关心国事,为文“闳深隽美,而长于讽谕”。这既对祖父留下丰富著作的原因作了交代,又为后面写祖父直言敢谏,关心百姓等历官行状予以铺垫,足见构思之精巧。然后,作者笔锋所向,重点叙说祖父以国事为重,“勇言当世之得失”,常常言别人&l...'

查看详情>>

注释 先大夫:作者的祖父曾致尧,字正臣,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累官至礼部、户部郎中。作者撰写这篇文章时,曾致尧已作古,故称“先大夫”。 公:指先大夫,即作者的祖父曾致尧。 《仙凫羽翼》《西陲要纪》《清边前要》《广中台志》《为臣要纪》《四声韵》:书名,不详,待考。 刊行:刊刻流传。 类次:分类编次。 五代:指907&mdash...'

查看详情>>

《先大夫集后序》是北宋文学家曾巩于至和元年(1054年)所作的一篇序跋。在文中,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祖父的著作情况,历官行事以及在政务上的作为和尝试,最后提出世人应该如何认清祖父真实面目的看法,字里行间浸透着对祖父的钦佩敬重之情。全文内容上与一般序跋略有不同,写法上也另辟蹊径,以叙为主,叙议结合。 《先大夫集后序》作于宋...'

查看详情>>

文言文《先大夫集后序》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晋平公射鴳》 - - 无名氏 - - 平公①射鴳②,不死,使竖③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④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⑤射兕⑥于徒林,殪⑦,以为大甲,以封于晋⑧。今君嗣吾先...
  • 文言文《陈在衡啐鬼》 - - 无名氏 - - 陈在衡先生,和蔼而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爇。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未耶?”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ldq...
  • 文言文《冯唐传》 - - 班固 - - 冯唐,祖父赵人也。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事文帝。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具以实言。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
  • 文言文《曹参传》 - - 班固 - -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
  • 文言文《陆凯传》 - - 陈寿 - -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
  • 文言文《大铁椎传》 - - 无名氏 - -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 文言文《帆山子传》 - - 袁枚 - -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
  • 文言文《曹仁传》 - - 陈寿 - -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从征徐州,仁常督...
  • 文言文《褚翜传》 - - 房玄龄 - - 褚翜,字谋远,少以才干称,袭爵关内侯。于时长沙王义擅权,成都、河间阻兵于外,翜知内难方作,乃弃官避地幽州。后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尹举翜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翜招...
  • 文言文《田况传》 - - 脱脱 - - 田况字元均,其先冀州信都人。晋乱,祖行周没于契丹。父延昭,景德中脱身南归,性沈鸷,教子甚严,累官至太子率府率。况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举进士甲科,补江陵府推官,再调楚州...
  • 文言文《新唐书·吕文仲传》 - - 欧阳修 - - 吕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文仲在江左,举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掌宗室书奏。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稍迁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苑英华》,改著作...
  • 文言文《冯盎传》 - - 欧阳修 - -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本北燕冯弘裔孙。高瞻敏行,有天下计。隋仁寿初,盎为宋康令,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师,请讨之。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论贼形势,素奇之,曰:“不...
  • 文言文《刘放传》 - - 陈寿 - -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历郡纲纪,举孝廉。遭世大乱,时渔阳王松据其土,放往依之。太祖克冀州,放说松曰:“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
  • 文言文《更渡一遭》 - - 无名氏 - -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筱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
  • 文言文《宋太祖怒责宋白》 - - 无名氏 - -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
  • 文言文《蝜蝂之死》 - - 柳宗元 - -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益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其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 文言文《隋侯救蛇得珠》 - - 无名氏 - -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
  • 文言文《泷冈阡表》 - - 欧阳修 - -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
  • 文言文《项羽本纪赞》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
  • 文言文《介之推不言禄》 - - 左丘明 - -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