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无名氏 > 修改一法原文及翻译赏析

修改一法

朝代:唐代作者:无名氏更新时间:2019-02-09
近闻吾乡朱梅崖先生,每一文就,必粘之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者所法也。

无名氏资料

修改一法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修改一法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1)朱梅崖:清朝人,字斐瞻。2)就:完成。3)熟视:反复看。4)辄:就。5)法:效法。6)旬日:十天。译文最近我听说(我)家乡的朱梅崖先生,每次写好一篇文章,一定先把草稿贴在墙上,每天反复地看,每次去掉十多个字。十天后,觉得文章没有再可以去掉的字了,之后完稿给人看,这个(就是)后来学习(的人)都应当采取的方法。...'

查看详情>>

文言文《修改一法》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游黄山记》 - - 袁枚 - -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
  • 文言文《壮士缚虎》 - - 无名氏 - -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赞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
  • 文言文《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 - 无名氏 - -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 文言文《奕秋》 - - 无名氏 - - 孟子⑴曰:“无或⑵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⑶之物也,一日暴⑷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⑸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⑹哉!今夫奕⑺之为数,小数...
  • 文言文《环翠亭记》 - - 宋濂 - -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
  • 文言文《成基命传》 - - 朱由检 - - 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寻起少詹...
  • 文言文《韦嗣立传》 - - 欧阳修 - -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
  • 文言文《元载传》 - - 刘昫 - -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下诏求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者。载策入高科,授邠州新平尉。肃宗即位...
  • 文言文《张蒲传》 - - 魏收 - -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
  • 文言文《艺文志·诸子略》 - - 班固 - -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袓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
  • 文言文《张敞传》 - - 班固 - -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
  • 文言文《寒朗传》 - - 范晔 - -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郎陵侯藏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
  • 文言文《循吏列传》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1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於楚庄王,以自代也。...
  • 文言文《俭啬老》 - - 无名氏 - - 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
  • 文言文《避风岩记》 - - 张明弼 - -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1),或曰与砚坑相近(2)。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3),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4),则遍谒粤之大吏(5)。大...
  • 文言文《伍子胥出亡》 - - 无名氏 - -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 文言文《一箧磨穴砚》 - - 无名氏 - -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
  • 文言文《为学一首示子侄》 - - 无名氏 -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
  • 文言文《亲政篇》 - - 王鏊 - -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
  • 文言文《阅江楼记》 - - 宋濂 - -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