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陆龟蒙 > 野庙碑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庙碑

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更新时间:2018-11-07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车马徒隶,丛杂怪状。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陆龟蒙资料

野庙碑作者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 查看详情>>

陆龟蒙古诗代表作品: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 《寄南岳客乞灵芜香》 《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谢》 《夏·兰眼抬路斜》 《吟·忆山摇膝石上晚》 《茶焙·左右捣凝膏》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野庙碑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庙碑》是一篇讽刺杂文。文章的题目便发人兴味,是为一座不知名的乡野神庙撰写的碑文,全文三段,最后附诗一首。第一段叙述碑的由来和作者为野庙立碑的原因。开头就显出杂感的特点,好像在拉杂地漫谈作者自己的感想;而其实寓有严峻的讽刺。文章从“碑”的原义谈起。古代有一种用同音词解释词义的方法,叫做“声训&rd...'

查看详情>>

注释野庙:不知名的庙。碑:文体的一种。窆(biǎn):下葬。书之:指在墓穴四角的木上书写死者的事迹。以降:以下。政事:政治上有所建树。碑:用作动词,写碑文。失其称:失掉“碑”这一名称的本来意义了。直:只是。甿(méng):农夫。奉:供奉。土木:指泥塑木雕的偶像。事:奉祀。椒:顶。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貌:神像。姥(mǔ):老妇人。敞之以...'

查看详情>>

《野庙碑》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创作的一篇讽刺小品文。这是为一座不知名的乡野神庙撰写的碑文。全文三段,最后附诗一首。第一段叙述碑的由来和作者为野庙立碑的原因;第二段说明产生农民供奉着一群根本不值得供养的神鬼偶像这种可悲现象的原因;第三段是借题发挥,把唐末的文官武将跟野庙里的土木偶像加以比较分析,得出当时官僚是戴官...'

查看详情>>

文言文《野庙碑》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愚子售药》 - - 无名氏 - - 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①,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莲②,子愚不识药,遍索笥③中无所有,乃割已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笑发叹曰:&ldquo...
  • 文言文《任末负笈从师》 - - 无名氏 - -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⑤其衣裳,以...
  • 文言文《杨修之死》 - - 无名氏 - -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①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②入帐③,禀请夜间口号。操随...
  • 文言文《李疑尚义》 - - 无名氏 - -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
  • 文言文《让王》 - - 庄子 - -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
  • 文言文《大宗师》 - - 庄子 - -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
  • 文言文《海鳌与群蚁》 - - 无名氏 - -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越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
  • 文言文《与诸弟书》 - - 曾国藩 - -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
  • 文言文《稼轩记》 - - 洪迈 - - 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
  • 文言文《王韶传》 - - 魏征 - - 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拔晋州,意欲班师,韶谏曰:“齐失...
  • 文言文《王渊传》 - - 脱脱 - - 王渊,字几道,熙州人,善骑射。应募击夏国,屡有功,累迁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诸羌入寇,渊奋击,大破之,移同总领湟州蕃兵将兼知临宗砦,坐法免。宣和三年,刘延庆讨方腊,以渊为...
  • 文言文《贾逵传》 - - 脱脱 - - 贾逵,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从狄青征侬智高,战于归仁驿。既陈,青誓众曰:“不待令而举者斩!”时左将孙节战死,逵为右将军先锋将,私念所部兵数...
  • 文言文《张孝忠传》 - - 刘昫 - -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后为偏将,破九姓突厥...
  • 文言文《日者列传》 - - 司马迁 - -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於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
  • 文言文《张仪列传》 - - 司马迁 - -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
  • 文言文《南越列传》 - - 司马迁 - -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
  • 文言文《李林甫口蜜腹剑》 - - 司马光 - -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而势位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其人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文言文《濮阳人吕不韦》 - - 刘向 - -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
  • 文言文《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 - 刘启 - -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
  • 文言文《论语十则》 - - 孔子 -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