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无名氏 > 遗黄琼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遗黄琼书

朝代:唐代作者:无名氏更新时间:2020-12-03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无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无名氏资料

遗黄琼书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代表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遗黄琼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全书以自然段落明显地分为两段。前一段是敦促黄琼应征;后一段是表示对他寄以厚望。两段的意思虽都是为了劝黄琼出来为时局效力,但并非一味催逼;而且在劝勉中带有婉转的告诫。第一段给黄琼摆出了两条出路:要么你彻底隐居,不问人事;要么你就必须在没有尧舜之君的“乱俗”中作辅政济世的志士。这段里隐隐地含着一点“...'

查看详情>>

注释1、度:同“渡”。伊、洛:伊水和洛水,两水均在京城洛阳之南。2、万岁亭: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相传汉武帝登嵩山,闻山上有三呼万岁声,故名。3、即事:对当前的事件,指朝廷征召。按,黄琼被征后,路中称疾不进。渐:心动。“渐”是《易》的卦名,象征“徐缓的运动”,故引申为不再固执原意。4、君子:指孟子。引号中...'

查看详情>>

《遗黄琼书》是东汉大臣李固所写的一篇书信,为规劝其友黄琼识时应征,“辅政济民”而作。汉顺帝永建年间(126),屡次辞谢征召的黄琼又被朝廷征聘,当走到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县),忽称病不行。李固向来仰慕黄琼,遂写了这封催促他赶快来洛阳的信。文章先从立身处世着笔,劝导黄琼为人应介乎“隘”与“不恭”之间,...'

查看详情>>

文言文《遗黄琼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上河东公启》 - - 李商隐 - - 商隐启:两日前,于张评事处伏睹手笔,兼评事传指意,于乐籍中赐一人,以备纫补。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方有述哀;灵光独存,且兼多病。眷言息胤,不暇提携。或小於叔夜之...
  • 文言文《报恩塔》 - - 张岱 - -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
  • 文言文《太上感应篇》 - - 李昌龄 - -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
  • 文言文《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 - 袁宏道 - - 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水从壁罅出,万仞直落,势不得不森竖跃舞,故飞瀑多,而开先为绝胜。登望瀑搂,见飞瀑之半,不甚畅。沿崖而折,得青玉峡,峡苍壁立,汇为潭,巨石当其下,横...
  • 文言文《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 - 苏洵 - -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
  • 文言文《桑维翰传》 - - 欧阳修 - -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
  • 文言文《二人并走》 - - 房玄龄 - - 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
  • 文言文《庾敳传》 - - 房玄龄 - - 敳字子嵩。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为陈留相,未尝以事婴心,从容酣畅,寄通而已。处众人中,居然独立。尝读《老》《庄》,曰:“正与人意暗同。”太尉王衍...
  • 文言文《王思礼传》 - - 欧阳修 - - 王思礼,高丽人,八居营州。父为期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位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丛讨九曲,后...
  • 文言文《典韦传》 - - 陈寿 - -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
  • 文言文《汉书·天文志》 - - 班固 - -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①,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尺五寸八分...
  • 文言文《管蔡世家》 - - 司马迁 - -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
  • 文言文《郑世家》 - - 司马迁 - -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襃...
  • 文言文《楚人隐形》 - - 无名氏 - - 楚人贫居(2),读《淮南子》(3),得“螳螂伺(4)蝉自障叶(5)可以(6)隐形”,遂⑦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
  • 文言文《菱溪石记》 - - 欧阳修 - -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菱溪,按图与经皆...
  • 文言文《袁家渴记》 - - 柳宗元 - -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
  • 文言文《乐毅报燕王书》 - - 佚名 - -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
  • 文言文《吴许越成》 - - 左丘明 - -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 文言文《丽人赋》 - - 沈约 - -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燕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
  • 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 佚名 -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