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归有光 > 悠然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悠然亭记

朝代:明代作者:归有光更新时间:2018-10-26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
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归有光资料

悠然亭记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 查看详情>>

归有光古诗代表作品: 《金山寺·长江涌块石》 《海上纪事·半遭锋镝半逃生》 《真义堂记》 《黄楼行·五日彭城去住舟》 《山茶·山茶孕奇质》 《读史·谢公四十馀》 《鲤鱼山·鲤鱼山头日》 《东园翁家传》 《颂任公·黄梅风雨自年年》 《淮阴舟中晚坐写怀二十四韵

悠然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

查看详情>>

文言文《悠然亭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不记人过》 - - 无名氏 - -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
  • 文言文《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 - 无名氏 - -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 文言文《龙门子凝道记》 - - 无名氏 - -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③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④与之食。起之不食以...
  • 文言文《富贵不能淫》 - - 无名氏 -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
  • 文言文《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 - 唐顺之 - -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
  • 文言文《零陵三亭记》 - - 柳宗元 - -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
  • 文言文《秋水》 - - 庄子 -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 文言文《长孙平传》 - - 魏征 - -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时,与平...
  • 文言文《宋史·张宏列传》 - - 脱脱 - - 张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高祖茂昭,唐易、定节度使。曾祖元,易州刺史。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宏,太平兴国二...
  • 文言文《马燧传》 - - 欧阳修 - -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燧姿度魁杰,长六尺二寸。与诸兄学,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安禄...
  • 文言文《京房传》 - - 班固 - -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初元四年...
  • 文言文《左忠毅公逸事》 - - 方苞 - - 先君子1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2,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3,入古寺,庑4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5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6也。及试,吏呼名至史...
  • 文言文《赵人养猫》 - - 刘基 - -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 文言文《山魅漆镜》 - - 无名氏 - - 济南郡方山之南有明镜石焉,方三丈余也。山魅行状,了了然著镜中,莫之遁。至南燕时,山魅恶其照也,而漆之俾弗明。自镜石漆而山魅昼炽,人足扫矣。...
  • 文言文《游白水书付过》 - - 苏轼 - -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
  • 文言文《曾参不受鲁君邑》 - - 无名氏 - -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
  • 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 - - 无名氏 - -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
  • 文言文《趁火打劫》 - - 无名氏 - -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 文言文《五人墓碑记》 - - 张溥 -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
  • 文言文《喜雨亭记》 - - 苏轼 - -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