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夏完淳 > 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狱中上母书

朝代:明代作者:夏完淳更新时间:2020-12-11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1!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2,两易春秋3,冤酷日深4,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5,以报大仇,恤死荣生6,告成黄土7;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8,一旅才兴9,便成齑粉10。去年之举11,淳已自分必死12,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13,菽水之养无一日焉14。致慈君托迹于空门15,生母寄生于别姓16,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17: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18,下有妹女,门祚衰薄19,终鲜兄弟20。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21,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22,生母托之昭南女弟23。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24,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25!会稽大望26,至今而零极矣27!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28,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29。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30!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31,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32!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33,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34,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35,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36,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37。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38。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39,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40,视身若敝屣41。但为气所激42,缘悟天人理43。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夏完淳资料

狱中上母书作者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14岁随父抗清。..... 查看详情>>

夏完淳古诗代表作品: 《自叹·功名不可成》 《过横云山·东郊桃李飞如雪》 《桂枝香·西楼》 《古诗·汉女婉娈姿》 《都会八咏·太原》 《咏史杂成口号》 《婆罗门引·春尽夜》 《采桑子·片风丝雨笼烟絮》 《得绝句·玉山颓谢碧云空》 《送别·马秣车已脂

狱中上母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生之至痛,莫过于断头之日向慈母倾诉诀别之情了。夏完淳是不是洒泪作书,不得而知;但这封信中没有一个“泪”字,足见他奉献给母亲的是高于个人哀伤的其他一些情感。首先触动读者的,是夏完淳“不得以身报母”的遗恨。他想到,“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查看详情>>

注释1.不孝:作者自称。过去在写给父母的信件中或祭奠父母的悼词中,普遍地自称“不孝(子)”。2.严君:对父亲的敬称。见背:去世。3.两易春秋:换了两次春秋,即过了两年。作者父亲在两年前——弘光元年(1645年)殉国。4.冤酷:冤仇与惨痛。5.复见天日:指恢复明朝。6.恤死荣生:使死去的人(指其父)得到抚恤,使活着的人(指其母)得到...'

查看详情>>

《狱中上母书》是明代少年民族英雄、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封书信。此文共五段,第一段申诉与母诀别的原因,中间三个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立下遗言,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嘱咐安排家人的生活和自己的身后事,最后一段抒发与母诀别的慷慨之情。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悲壮苍凉,一唱三叹,雄强恣肆,感人至深。夏完淳十四岁即随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

查看详情>>

文言文《狱中上母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娄师德雅量》 - - 无名氏 - - 武后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①。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②。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③!”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
  • 文言文《胡贸棺记》 - - 唐顺之 - -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
  • 文言文《凿壁偷光》 - - 无名氏 - -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
  • 文言文《所好轩记》 - - 袁枚 - -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
  • 文言文《牧童评画》 - - 苏轼 -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
  • 文言文《范延光传》 - - 欧阳修 - -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
  • 文言文《王纮传》 - - 李百药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
  • 文言文《陆树声传》 - - 朱由检 - - 陆树声,字与吉,松江华亭人。家世业农。树声少力田,暇即读书。举嘉靖二十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三十一年,请急归。遭父丧,久之,起南京司业。未几,复请告去。起左谕德,掌南京...
  • 文言文《席旦传》 - - 脱脱 - - 席旦,字晋仲,河南人。七岁能诗,尝登沉黎岭,得句警拔,观者惊异。元丰中,举进士,礼部不奏名。时方求边功,旦诣阙上书言:“战胜易,守胜难,知所以得之,必知所以守之。”...
  • 文言文《郑戬传》 - - 脱脱 - -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擢甲科。召试学士院,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
  • 文言文《李纲传》 - - 欧阳修 - - 李纲,字文纪。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
  • 文言文《阴兴传》 - - 范晔 - - 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
  • 文言文《陈龟传》 - - 范晔 - - 陈龟字叔珍,后汉上党泫氏人也。永建中,举孝廉,五迁五原太守。永和五年,拜使匈奴中郎将。时南匈奴左部反乱,龟以单于不能制下,外顺内畔,促令自杀,坐征下狱免。后再迁,拜京兆...
  • 文言文《三人成虎》 - - 刘向 - -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l...
  • 文言文《鷧鸟中计》 - - 无名氏 - -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
  • 文言文《庖丁解牛》 - - 无名氏 -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
  • 文言文《盲者说》 - - 戴名世 - -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1),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2)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3)?”曰:“三岁耳。”&ldqu...
  • 文言文《以逸待劳》 - - 无名氏 - -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亦柔。
  • 文言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 - 王世贞 - -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
  • 文言文《项脊轩志》 - - 归有光 -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