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汉书 > 50章 > 哀帝纪

汉书

《汉书》50章哀帝纪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哀帝纪

书籍:汉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原文】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习,能说。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
时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军曲陽侯王根。昭仪及根见上亡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成帝亦自美其材,为加元服而遣之,时年十七矣。
明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征定陶王,立为皇太子。谢曰:“臣幸得继父守-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宜蒙福晁子孙千亿之报。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书奉,天子报闻。后月余,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奖厉太子专为后之谊。语在《外戚传》。
绥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赐宗室王子有属者马各一驷,吏民爵,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鳏、寡、孤、独帛。太皇太后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诏曰:“《春秋》‘母以子贵’,奠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长信宫、中宫。”追尊傅父为崇祖侯、丁父为褒德侯。封舅丁明为陽安侯,舅丁满为平周侯。追谥满父忠为平周怀侯,皇后父晏为孔乡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
六月,诏曰:“郑声滢而乱乐,圣王所放,其罢乐府。”
曲陽侯根前以大司马建社稷策,益封二千户。太仆安陽侯舜辅导有旧恩,益封五百户,及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益封各千户。
诏曰:“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益封万户。”
又曰:“制节谨度以防奢滢,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亡限,与民争利,百姓失职,重困不足。其议限列。”有司条奏:“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除任子令及诽谤诋欺法。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禁郡国无得献名兽。益吏三百石以下奉。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有司无得举赦前往事。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秋,曲陽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
诏曰:“朕承宗庙之重,战战兢兢,惧失天心。间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国比比地动。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惧焉。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建平元年春正月,赦天下。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钦、成陽侯赵皆有罪,免为庶人,徙辽西。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
二月,诏曰:“盖闻圣王之治,以得贤为首。其与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举孝弟B129厚能直言通政事,延于侧陋可亲民者,各一人。”
三月,赐诸侯王、公主、列侯、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郎吏金、钱、帛,各有差。
冬,中山孝王太后媛、弟宜乡侯冯参有罪,皆自杀。
二年春三月,罢大司空,复御史大夫。
夏四月,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尊恭皇太后曰帝太太后,称永信宫;恭皇后曰帝太后,称中安宫。立恭皇庙于京师。郝天下徒。”
罢州牧,复刺史。
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袕。’昔季武子成寝,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遂葬定陶。发陈留、济陰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
待诏夏贺良等言赤津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勿徙郡国民,使得自安。
八月,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皆伏辜。
丞相博、御史大夫玄、孔乡侯晏有罪。博自杀,玄减死二等论,晏削户四分之一。语在《博传》。
三年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
三月己酉,丞相当薨。有星孛于河鼓。
夏六月,立鲁顷王子C237乡侯闵为王。
冬十一月壬子,复甘泉泰-、汾陰后土祠,罢南、北郊。
东平王云、云后谒、安成恭侯夫人放皆有罪。云自杀,谒、放弃市。
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二月,封帝太太后从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同母弟子侍中郑业为陽信侯。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陽太守孙宠皆以告东平王封列侯。语在《贤传》。
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
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
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灾。
冬,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兵法有大虑者。
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诏曰:“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宁息。惟陰陽不调,元元不赡,未赌厥咎。娄敕公卿,庶几有望。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是故残贼弥长,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错躬。乃正月朔,日有蚀之,厥咎不远,在余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帅百寮,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于安民。陈朕之过失,无有所讳。其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大赦天下。”
丁巳,皇太太后傅氏崩。
三月,丞相嘉有罪,下狱死。
秋九月,大司马票骑将军丁明免。
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
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二月,归国,单于不说。语在《匈奴传》。
夏四月壬辰晦,日有蚀之。
五月,正三公官公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造司寇职,事未定。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秋九月壬寅,葬义陵。
赞曰:孝哀自为-王及充太子之宫,文辞博敏,幼有令闻。赌孝成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即位痿痹,末年B056剧,飨国不永,哀哉!
【白话文】
孝哀皇帝,是汉元帝的庶孙,定陶恭王的儿子。母亲是丁姬。三岁时嗣立为王,成人后爱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都朝见成帝,他的傅、相、中尉都一同前来。此时成帝的少弟中山孝王也来朝见,只有傅同来。上甚不解,就问定陶王,定陶王答道:“朝廷有令,各侯王来朝,其封国爵在二千石的官吏应一同前来。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应同来。”皇上叫他背诵《诗》,都很熟悉,且能说明其义。又一日,成帝问中山王:“只要傅同来是根据哪条法令?”中山王无言以对。叫他背诵《尚书》,中间又遗忘了。成帝请他吃饭,别人吃完了他还在饱胀,下席时,连袜带子也掉下来了。成帝看到这些就认为中山王是个无能的人,而对定陶王则十分喜欢,经常夸他的才能。此时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陪同来朝,私下馈赠成帝所宠爱的赵昭仪及帝舅骠骑将军、曲陽侯王根。赵昭仪及王根见皇上无子,也想早日与一位合适的王子建立关系保持自己的富贵长久,就都极力夸奖定陶王,劝成帝立他为太子。成帝也很欣赏定陶王才能,就在朝中为他举行成人加冠礼后遣他回封地定陶,此时十七岁了。第二年,派执金吾任宏代理大鸿胪,持帝诏召定陶王,立为皇太子。定陶王谢诏说:“小臣有幸得继承先父守藩为诸侯王,才能德性都不够进入太子之宫。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祗,理应受天之福多子多孙。臣愿暂居京都馆舍,晨昏奉问皇上起居,待皇上有圣嗣之后,就归封国守藩。”书上奏后,天子说都知道了。月余之后,立楚孝王孙刘景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祭祀,这是为了奖励太子重视宗桃的品行。具体记载在《汉书·外戚传》。
绥和二年三月,成帝驾崩,四月初四日,太子即皇帝位,拜谒汉高祖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赏赐宗室王子尚在五服之中的马各一乘(四马),吏民加爵,每百户牛酒若干,三老、孝悌力田、鳏寡孤独各赐布帛。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
五月十九日,立傅氏为皇后,下诏说:“《春秋》有言‘母以子贵,’现尊定陶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各设左右省视官员,食邑与太后,皇后相同。”追赠傅太后之父为崇祖侯,恭皇后丁姬之父为褒德侯。封舅父丁明为陽安侯,舅父子丁满为平周侯。追谥丁满之父丁忠为平周怀侯,皇后父傅晏为孔乡侯,皇太后之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为新成侯。六月,下诏说:“郑声婬而乱乐,圣人所弃,现在罢免乐府。”曲陽侯王根曾以大司马建议立太子以安社稷,加封二千户。太仆安陽侯舜辅导有旧恩,加封五百户,另外丞相孔光,大司空汜乡侯何武各加封千户。下诏说:“河间王良为太后服丧三年,是宗室表率,加封一万户。”诏文说:“制节谨慎适度以防止奢婬,是为首政的首要任务,是历代不可改易的常法。各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千石及豪富民多富奴婢,田宅无限,与民争利使百姓失其常业,处于严重困境。应制定限禁的条例。”有关官员条呈:“各王、列侯能在其封国占有的田地,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在各县道占有的田地,关内侯、吏民占有的田地,都不得超过三十顷。各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此数额之中。商人都不允许占田、为吏,犯者按法论处。凡是占田与畜奴婢超过限额的,都没收入县官。齐三服官、诸官所织的绮绣、技术复杂难以达到这劳害女工之物,都停止制作,已制成的也不允许献纳。撤销任二千石职达三年可以任一子为郎以及诽谤欺诬论罪之法。内宫宫人在三十岁以下的,可以出嫁。官家奴婢五十岁以上的,免去奴婢籍而为平民。郡国不许献珍禽异兽。增加吏禄在三百石以下的俸禄。主持考察的官吏残暴酷虐的,发现后即时免职。有关官员不得加重或赦免以前已作处置的旧案。博士弟子父母死,赐与归家三年的服丧期。”
秋,曲陽侯王根、成都侯王况都有罪。王根离开京师到封地去,王况削职为民,回老家去。
下诏说:“朕继承大统的重任,战战兢兢惧失天心。近来日月无光,五行失行,郡国经常发生地震。同时河南、颍川郡黄河决口,淹死百姓,冲坏屋舍。朕的德行浅薄。以致百姓遭罪,朕深感恐惧。已派光禄大夫巡视灾区举其名籍,赐死者棺木之费,每人三千。令遭受水灾的县邑及其他郡国因灾害减收四成以上,人民资财不满十万的,都免除今年租赋。”
建平元年(前6)春正月,赦免天下。侍中骑都尉新成侯赵欣,成陽侯赵讠斤皆有罪,废其爵为平民,放徙到辽西。太皇太后下诏说:“外戚家王氏田地不是冢域场,都交给贫民耕种。”二月,皇上下诏说:“曾闻圣王得以国泰民安,实以能启用贤才为首。现诏付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等举荐孝悌淳直能直言通政事,虽地位低微亦可担任治民之官,每人荐一人。”
三月,赐各侯王、公主、列侯、相、丞相、将军、中二千石、中都官郎吏金钱布帛,各有等差。冬,中山孝王太后冯媛、太后弟宜乡侯冯参有罪,都自杀。二年春三月,罢设大司空,恢复御史大夫。
夏四月,下诏说:“汉家制度,对天子之至亲,当极尊号。定陶恭皇的号不应再称定陶。尊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称永信宫;恭皇后为帝太后,称中安宫。立恭皇庙于京师。赦免天下被流放的罪犯。”
罢设州牧,恢复刺史。六月初五日,皇太后丁氏去世。皇上说:“朕闻夫妇为一体。《诗》说:‘生则异内外之室,死则同冢墓之穴。’昔日鲁大夫季武子的寝陵修成后,其妻杜氏之殡在西阶下,子孙请求合葬而得到同意。附葬之礼,从周朝就兴起了。孔子说:‘周朝的仪典文章大备啊!我遵循周礼。’孝子事死者如事生者。皇太后应起陵于恭皇之陵园。”于是葬丁太后于定陶。征集陈留、济陰附近郡国五万人开挖墓穴并进行封土。
待诏夏贺良等作汉高祖为赤帝之精的谶言,说汉家历运中衰,应再受天命,要改元易号。皇上下诏说:“汉兴二百年,历数开元。皇天保佑朕这不才之人,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的德行菲薄,岂敢不遵!大凡更受天的大命,必须改制更新,现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一百二十为度。”
七月,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都为初陵。勿须迁徙郡国居民,使他们能自安。
八月,下诏说:“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元易号,增加漏刻,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朕过于听信贺良等言,希望为四海造福,然而并无什么福祉降临。他们的建议都是违经背古、逆时而动的。六月初九日所下诏书,除赦令以外,一律取消。贺良等反道惑众,交付执法部门处置。”夏贺良等都伏罪。
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立、孔乡侯傅宴有罪。朱博自杀,赵立减死二等论罪,傅宴削减食邑户四分之一。其事记在《朱博传》中。
三年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正月二十一日,皇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灾。
三月二十八日,丞相平当去世。有彗星出现于河鼓间。
夏六月,立鲁顷王子吾阝乡侯闵为王。冬十一月初五日,恢复甘泉泰山祭祠、汾陰后土祭祠,取消南北郊祭。东平王云、云后谒、安成恭侯夫人放都有罪,云自杀,谒、放都处死。四年春,大旱。关东民间传行西王母的神机妙算,经历郡国,西入关到长安。群众又聚集祭祀西王母,有的夜间持火上屋,击鼓号呼互相惊恐。二月,封帝太太后从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太后同母弟之子侍中郑业为陽信侯。
三月,侍中驸马都尉董贤、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陽太守孙宠都以告发东平王有功而封为列侯,其事记在《董贤传》中。夏五月,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及天下男子爵级。
六月,尊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秋八月,恭皇园北门火灾。
冬,诏令将军,中二千石举荐熟谙兵法有策谋思虑的人。
元寿元年(前2)春正月初一,日偏食。皇上下诏说:“朕继承大统,不明不敏,深夜忧劳,无暇宁息。仍是陽陰不调,百姓不足,不知过错在何处。屡令公卿,望其励精图治,至今有关官员执法,没有正确目标,有的残暴凶虐,借势获名,而温良宽柔的人,却受到摧残而亡灭。因之残贼之风日烈,和睦之气日衰,百姓愁苦怨恨,不知如何立身。于是正月初一,发生日食,其过不远,责任都由朕承担,公卿大夫都要尽心尽力为百僚表率,重用仁人,贬黜残贼,以期安定人民。列举朕的过失,知无不言。可与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的各一人。大赦天下。”正月十七日,皇太后傅氏驾崩。三月,丞相王嘉有罪,下狱死。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免职。孝元帝庙殿门铜龟蛇及门铺首发出声音。
二年春正月,匈奴王单于鸟孙大昆弥来朝,二月,回国,单于不悦。事记在《匈奴传》中。
夏四月三十日,日偏食。五月,正三公官分职。大司马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正司直、司隶,创置司寇职,未作最后确定。六月初三日,哀帝驾崩于未央宫,秋九月十八日,葬于义陵。
班固评论:汉哀帝从为藩王到被立为太子,文辞博敏,幼有善闻。目睹汉成帝时爵禄尽入王家,权柄转入外戚之手,所以哀帝执政屡诛大臣,意图加强主威,以武帝、宣帝为法。生性不爱声色,有时看看手持角力的武戏。即位时身患瘘痹之疾,以后逐渐加重,从二十岁起当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可惜啊!

哀帝纪相关文章

  • 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庄姓氏祖宗:楚庄王姓氏起源:1、出自华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楚国君王华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德楚庄王。楚庄王德支庶子孙,以祖 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
  • 内储说下六微》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经一权借  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
  • 报怨与报德》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近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的《蒋总统秘录》一书,这位日本记者引用了“以德报怨”这句话,说是孔子思想,这是一个错误...
  • 成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依周。论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节序登堂如一家焉。周妻生子,产后暴卒,继聘王氏,成以少故,未尝请见之。一日王氏弟来省姊,宴于...
  • 离娄章句下·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溱洧》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
  • 至理》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抱朴子曰:微妙难识,疑惑者众。吾聪明岂能过人哉?適偶有所偏解,犹鹤知夜半,燕知戊巳,而未必达於他事也。亦有以校验,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夫道之妙者,不可尽书,而其近者,又不足说...
  • 天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九卷 - - 【解析】本篇以《天战》为题,乃取“天时”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问题。它认为,要对敌国发动进攻,必须选择有利战略时机,而不能靠占卜“孤虚向背&rd...
  • 企羡》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群、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不觉至台门。   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羊...
  • 熊良翰、熊可量、熊上达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熊良翰 蓦山溪(寿熊尚友) 四时美景,最好惟春昼。仙诞弥辰,况还当、中春时候。日迟风软,是处霭晴烟,桃散锦,柳摇金,交映门庭秀。 此时称寿。兰玉相先后。喜色上眉峰,且休辞、频倾芳酒...
  •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 (己亥、51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梁纪五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519年)   [1]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令,右仆射王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   [1]春季,正月甲申(初四),梁朝任命尚书左仆射...
  • 志第八·历五》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
  • 地理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淮南道六 江 南道七 陇右道八 淮南道 扬州大都督府 隋江 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 宁县置扬州,以隋江 都郡为兖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兖州为邗州。九年,省江 ...
  • 长沙宣武王萧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长沙宣武王萧懿,字元达,是梁文帝的长子。他从小就有美誉,出仕任齐安南邵陵王的行参军。承袭爵位为临湘县侯。历任晋陵太守,以美政而得到当时人的称赞。永明末年,任梁、南秦二州刺...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协调,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
  •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最能适应者为强者 【原文】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不吉;筮之(3),吉。公 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4),不如从长。且其繇曰(5):“...
  • 荀韩钟陈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荀淑、荀爽、荀悦、韩韶、钟皓、陈寔) ◆荀淑传,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陰人,荀卿十一世孙。年轻时有高尚的德行,学问渊博,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
  • 甘洽、李昼、张鷟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一 卷871_1 《与王仙客互嘲(二人相友善,互以姓相嘲)》甘洽 王,计尔应姓田。 为你面拨獭,抽却你两边。 ——甘洽 甘,计尔应姓丹。 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 &md...
  • 陆龟蒙古诗词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二十三 卷623_1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陆龟蒙 众木尽相遗,孤芳独任奇。 锸天形硉兀,当殿势俯危。 恐是夸娥怒,教临嶻嶭衰。 节穿开耳目,根瘿坐熊罴。 世只论荣落,人谁问等...
  • 鲫鱼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鲫鱼 释名鲋鱼 气味(肉)甘、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2、突患水肿。用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