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本草纲目》谷部

  • 1.酒糟的功效与作用》 糟 释名 名粕。 气味 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干饧糟:基、温、无毒。 主治 酒糟 1、手足皲裂。用酒糟、狸油、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搽患...
  • 2.烧酒的功效与作用》 烧酒 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 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
  • 3.酒的功效与作用》 酒 释名 气味 (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 1、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2、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3、五加皮酒:支闰...
  • 4.醋的功效与作用》 醋 释名 酢、苦酒。 气味 米醋)酸、苦、温、无毒。 主治 1、霍乱吐泻。用盐醋煎服。 2、脚转筋。用旧棉泡醋中。蒸热裹痛处,棉冷即换。直至痛止。 3、腋下狐臭...
  • 5.酱的功效与作用》 酱 释名 气味 咸、冷利、无毒。 主治 1、汤火伤。用酱涂。 2、中砒毒。用酱调水服。 3、妊娠下血。有酱二升,去汁,取豆,炒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
  • 6.饴糖的功效与作用》 饴糖 释名 饧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1、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 2、鱼脐疔疮(按: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
  • 7.蘖米的功效与作用》 蘖米 释名 气味 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 粟芽:消积食,开胃。除烦,除热。 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麦芽: 1、...
  • 8.红曲的功效与作用》 红曲 释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 9.豆腐的功效与作用》 豆腐 释名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蒸饼 释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
  • 10.大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大豆豉 释名 气味 (淡豉)苦、寒、无毒。 (蒲州豉)咸、寒、无毒。 主治 1、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
  • 11.刀豆的功效与作用》 刀豆  释名 挟剑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 12.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扁豆 释名 沿篱豆、蛾眉豆。其种子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稍冷。 入药用白扁豆。 气味 白扁豆:甘、微温、无毒 主治 白扁豆: 1、霍乱吐利。用扁豆、香薷各一升...
  • 13.蚕豆的功效与作用》 蚕豆  释名 胡豆。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快胃,和脏腑。
  • 14.豌豆的功效与作用》 豌豆 释名 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气味 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 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
  • 15.绿豆的功效与作用》 绿豆 释名 气味 绿豆 甘、寒、无毒。 绿豆粉 甘、凉、平、无毒。 豆皮 甘、寒、无毒 豆芽 甘、平、无 主治 绿豆 1、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
  • 16.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 黄大豆 释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赤小豆 释名 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主治 1、水气肿胀。和赤小...
  • 17.大豆的功效与作用》 大豆 释名 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气味 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 黑大豆 1、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经过一天以上,服酒一升...
  • 18.阿芙蓉的功效与作用》 阿芙蓉 释名 名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 酸、涩、温、微毒。 主治 1、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2、赤白痢下。用阿芙蓉...
  • 19.罂子粟的功效与作用》 罂子粟 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 (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1、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
  • 20.稗的功效与作用》 稗 释名 气味 (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 (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 薏苡仁 释名 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气味 ...
  • 21.参子的功效与作用》 参子  释名 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 甘、涩、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厚肠胃。 
  • 22.粟的功效与作用》 粟 释名 气味 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 粟米: 1、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2、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
  • 23.粱的功效与作用》 粱 释名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1、胃虚呕吐。用白粱米...
  • 24.蜀黍的功效与作用》 蜀黍 释名 蜀秫、芦、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玉蜀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
  • 25.黍的功效与作用》 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
  • 26.稷的功效与作用》 稷 释名 名粢。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补中益气,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 2、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
  • 27.粳米的功效与作用》 粳 释名 气味 粳米:甘、苦、平、无毒。 淅二泔:甘、寒、无毒。 主治 有 粳米: 1、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二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
  • 28.稻的功效与作用》 稻 释名 名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
  • 29.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荞麦 释名 翘、乌麦、花荞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1、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2、水肿气...
  • 30.雀麦的功效与作用》 雀麦 释名 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主治(米)充饥滑肠,(苗)胞衣不下。 ...
  • 31.大麦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 释名 牟麦。 气味 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 1、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2、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 3、汤火伤。用大麦炒...
  • 32.麦麸的功效与作用》 麦麸: 1、产后虚汗。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一天服二次。 2、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3、小便尿血。麦麸炒香,以...
  • 33.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小麦 释名 来。 气味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1、老人淋。用小麦一...
  • 34.大麻的功效与作用》 大麻 释名 火麻、黄麻、汉麻。雄者牡麻, 雌者名苴麻、苎麻。花名麻麻勃。麻勃即大麻的花。 气味 味麻勃:辛、温、无毒。 麻:辛、平、有毒。 大麻叶:辛、有毒。 主...
  • 35.胡麻的功效与作用》 胡麻 释名 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腰脚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熬香后,捣烂。每日吞服适量,以姜汁、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