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本纪第十一·景帝

明史

《明史》50章本纪第十一·景帝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本纪第十一·景帝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0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也。母贤妃吴氏。英宗即位,封郕王。
正统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监国。丙寅,移通州粮入京师。徵两畿、山东、河南备倭运粮诸军入卫,召宁阳侯陈懋帅师还。戊辰,兵部侍郎于谦为本部尚书。令群臣直言时事,举人材。己巳,皇太后诏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恤阵亡将士。庚午,籍王振家。辛未,右都御史陈镒抚安畿内军民。壬申,都督石亨总京营兵。乙亥,谕边将,瓦剌秦驾至,不得轻出。输南京军器于京师。修撰商辂、彭时入阁预机务。是月,广东贼黄萧养作乱。九月癸未,王即皇帝位,遥尊皇帝为太上皇帝,以明年为景泰元年,大赦天下,免景泰二年田租十之三。甲申,夷王振族。庚寅,处州贼平。癸巳,指挥佥事季铎奉皇太后命,达于上皇。甲午,祭宣府、土木阵亡将士,瘗遗骸。乙未,总兵官安乡伯张安讨广州贼,败死。指挥佥事王清被执,死之。辛丑,给事中孙祥、郎中罗通为右副都御史,守紫荆居庸关。甲辰,遣御史十五人募兵畿内、山东、山西、河南。都督同知陈友帅师讨湖广、贵州叛苗。乙巳,遣使奉书上皇。丙午,苗围平越卫,调云南、四川兵会王骥讨之。参议杨信民为右佥都御史,讨广东贼。
冬十月戊申,也先拥上皇至大同。壬子,诏诸王勤王。乙卯,于谦提督诸营,石享及诸将分守九门。丙辰,也先陷紫荆关,孙祥死之,京师戒严。丁巳,诏宣府、辽东总兵官,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巡抚及募兵御史将兵入援。戊午,也先薄都城,都督高礼、毛福寿败之于彰义门。己未,右通政王复、太常少卿赵荣使也先营,朝上皇于土城。庚申,徵兵于朝鲜,调河州诸卫士军入援。于谦、石亨等连败也先众于城下。壬戌,寇退。甲子,出紫荆关,丁卯,诏止诸王兵。瓦剌可汗脱脱不花使来。辛未,昌平伯杨洪充总兵官,都督孙镗、范广副之,剿畿内余寇。十一月癸未,修沿边关隘。辛卯,毛福寿为副总兵,讨辰州叛苗。壬辰,上皇至瓦剌。乙未,侍郎耿九畴抚安南畿流民,赐复三年。十二月庚戌,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辛亥,王骥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讨贵州叛苗。都督同知董兴为左副总兵,讨广东贼,户部侍郎孟鉴参赞军务。癸丑,尊母贤妃为皇太后。甲寅,立妃汪氏为皇后。丙辰,大赦。己未,石亨、杨洪、柳溥分练京营兵。戊辰,祭阵亡官军于西直门外。
是年,琉球中山、占城、乌斯藏、撒马儿罕入贡。
景泰元年春正月丁丑朔,罢朝贺。辛巳,城昌平。壬午,享太庙。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闰月甲寅,瓦刺寇宁夏。癸亥,诏会试取士毋拘额。庚午,大同总兵官郭登败瓦剌于沙窝,又追败之于栲栳山,封登定襄伯。是月,免大名、真定、开封、卫辉被灾税粮。二月戊寅,耕耤田。癸未,悬赏格招陷敌军民。丙戌,石亨为镇朔大将军,帅师巡大同。都指挥同知杨能充游击将军,巡宣府。壬辰,太监喜宁伏诛。三月己酉,瓦剌寇朔州。辛亥,录土木死事诸臣后。癸丑,瓦剌寇宁夏、庆阳。乙卯,寇朔州。癸亥,免畿内逋赋及夏税。
夏四月丙子,广东都指挥李升、何贵帅兵捕海贼,战死。辛巳,瓦剌寇大同,官军击却之。丁亥,保定伯梁珤代王骥讨贵州叛苗。戊子,大理寺丞李茂录囚南京,考黜百司,访军民利病。丙申,瓦剌寇雁门。己亥,都督同知刘安充总兵官,练兵于保定、真定及涿、易、通三州,佥都御史曹泰参赞军务。庚子,振山东饥。辛丑,振畿内被寇州县。癸卯,瓦剌寇大同,郭登击却之。五月乙巳,免山西被灾税粮。瓦剌掠河曲、代州,遂南犯,诏刘安督涿、易诸军御之。戊申,瓦剌寇雁门,益黄花镇戍兵卫陵寝。癸丑,董兴击破广东贼,黄萧养伏诛。壬戌,振大同被寇军民。丙寅,侍郎侯琎、副总兵田礼大破贵州苗。辛未,瓦剌遣使请和。六月壬午,瓦剌寇大同,郭登击却之。丙戌,也先复拥上皇至大同。丁亥,左都御史陈镒、王文以鞫太监金英家人不实下狱,寻释之。戊子,瓦剌寇宣府,都督朱谦、参将纪广御却之。戊戌,免山东被灾州县税粮。乙亥,给事中李实、大理寺丞罗绮使瓦剌。
秋七月庚戌,尚书侯琎、参将方瑛破贵州苗,擒其酋献京师。庚申,右都御史杨善、工部侍郎赵荣使瓦剌。停山西民运粮大同。癸亥,李实、罗绮还。己巳,杨善至瓦剌,也先许上皇归。八月癸酉,上皇发瓦剌。戊寅,祀社稷。甲申,遣侍读商辂迎上皇于居庸关。丙戌,上皇还京师。帝迎于东安门,入居南宫。帝帅百官朝谒。庚寅,赦天下。辛卯,刑部右侍郎江渊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预机务。九月癸丑,巡抚河南副都御史王来总督湖广、贵州军务,讨叛苗。
冬十月辛卯,录囚。癸巳,免畿内逋赋。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濙请令百官贺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申,复请明年正旦百官朝上皇于延安门。皆不许。
是年,朝鲜贡马者三。
二年春正月庚戌,大礼天地于南郊。壬子,诏天下朝觐官当黜者运粮口外。二月辛未,释奠于先师孔子。辛卯,以星变修省,诏廷臣条议宽恤诸政。癸巳,诏畿内及山东巡抚官举廉能吏专司劝农,授民荒田,贷牛种。三月壬寅,赐柯潜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乙酉,梁珤、王来等破平越苗,献俘京师。甲午,瓦剌寇宣府马营,敕游击将军石彪等巡边。乙未,命石亨选京营兵操练,尚书石璞总督军务。五月乙巳,城固原。六月戊辰朔,日当食不见。己卯,诏贵州各卫修举屯田。
秋七月戊申,普定、永宁、毕节诸苗复叛,梁珤等留军讨之。八月壬申,南京地震。辛巳,复午朝。九月乙卯,禁诸司起复。
冬十月己丑,免山西被灾税粮。十二月庚寅,礼部左侍郎王一宁、祭酒萧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预机务。是月,也先弑其主脱脱不花。
是年,安南、琉球中山、瓦剌、哈密入贡。
三年春正月丙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乙酉,副都御史刘广衡录南京囚。戊子,户部尚书金濂以违诏下狱,寻释之。三月戊午,毛福寿讨湖广巴马苗,克之。
夏五月甲午,废皇太子见深为沂王,立皇子见济为皇太子。废皇后汪氏,立太子母杭氏为皇后。封上皇子见清荣王,见淳许王。大赦天下。丙申,筑沙湾堤成。辛丑,河南流民复业者,计口给食五年。乙巳,官颜、孟二氏子孙各一人。六月乙亥,罢各省巡抚官入京议事。是月,大两,河决沙湾。
秋七月乙未,左都御史王翱总督两广军务。壬寅,王一宁卒。八月乙丑,振徐、兖水灾。戊辰,都御史洪英,尚书孙原贞、薛希琏等分行天下,考察官吏。丁丑,振两畿水灾州县,免税粮。乙酉,振南畿、河南、山东流民。九月庚寅,江渊起复。辛卯,以南京地震,两淮大水,河决,命都御史王文巡视安辑。乙未,振两畿、山东、山西、福建、广西、江西、辽东被灾州县。闰月癸未,开处州银场。是月,福建盗起。
冬十月戊戌,左都御史王文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预机务。丙辰,都督孙镗、佥事石彪协守大同,都督同知卫颍,佥事杨能、张钦协守宣府,备也先。十一月己未朔,日有食之。戊辰,都督方瑛平白石崖诸苗。甲戌,安辑畿内、山东、山西逃民,复赋役五年。是月,免山东及淮、徐水灾税粮。十二月癸巳,始立团营,太监阮让、都督杨俊等分统之,听于谦、石亨、太监刘永诚、曹吉祥节制。是月,免河南及永平被灾秋粮。
是年,瓦剌、琉球中山、爪哇、暹罗、安南、哈密、乌斯藏入贡。
四年春正月辛未,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戊子,五开、清浪诸苗复叛,梁珤、王来讨之。
庚戌,免江西去年被灾秋粮。三月戊寅,开建宁银场。
夏四月戊子,筑沙湾决口。运南京仓粟振徐州。五月丁巳,发徐、淮仓振饥民。己巳,王文起复。甲戌,徐州复大水,民益饥。发支运及盐课粮振之。丁丑,发淮安仓振凤阳。乙酉,沙湾河复决。六月壬辰,吏部尚书何文渊以给事中林聪言下狱,寻令致仕。辛亥,瘗土木、大同、紫荆关暴骸。
秋七月庚辰,停诸不急工役。八月己丑,振河南饥。甲午,也先自立为可汗。
冬十月庚寅,诏天下镇守、巡抚官督课农桑。甲午,谕德徐有贞为左佥都御史,治沙湾决河。戊戌,也先遣使来。十一月辛未,皇太子见济薨。十二月乙未,免山东被灾税粮。乙巳,赉边军。
是年,琉球中山、安南、爪哇、日本、占城、哈密、瓦剌入贡。
五年春正月戊午,黄河清,自龙门至于芮城。甲子,大祀天地于南郊。壬申,罢福州,建宁银场。甲戌,平江侯陈豫、学士江渊抚辑山东、河南被灾军民。二月乙巳,以雨旸弗时,诏修省,求直言。三月壬子,赐孙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酉,学士江渊振淮北饥民。王文抚恤南畿。甲子,总督两广副都御史马昂破泷水瑶。庚辰,缅甸执献思机发。
夏四月壬午朔,日有食之。辛卯,方瑛破草塘苗,封瑛南和伯。五月甲子,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以请复沂王为皇太子下锦衣卫狱。六月戊子,录囚。
秋七月癸酉,振南畿水灾。八月丁酉,复命天下巡抚官赴京师议事。九月壬戌,免苏、松、常、扬、杭、嘉、湖漕粮二百余万石。
冬十月庚辰,副都御史刘广衡巡抚浙江、福建,专司讨贼。十一月戊午,罢苏、松、常、镇织造采办。十二月,免南畿、浙江被灾税粮。
是年,安南、琉球中山、爪哇入贡。也先为知院阿剌所杀。
六年春正月戊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壬午,太监王诚同法司、刑科录囚。大理少卿李茂等录南京、浙江囚。
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辛巳,敕户、兵二部及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抚、按、三司官条宽恤事,罢不急诸务。五月己巳,祷雨于南郊。六月乙亥,宋懦朱熹裔孙梃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癸未,河决开封。
秋七月乙亥。沙湾决口堤成。庚寅,以南京灾异屡见,敕群臣修省。八月庚申,南京大理少卿廖庄又请复沂王为皇太子,杖于阙下,并杖章纶、钟同于狱,同卒。九月乙亥,振苏、松饥民米麦一百余万石。
冬十月戊午,免陕西被灾税粮。十一月乙亥,南和伯方瑛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讨湖广苗。十二月己巳,免南畿被灾秋粮。
是年,琉球中山、暹罗、哈密、满剌加入贡。
七年春正月己卯,尚书石璞抚安湖广军民。壬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庚申,皇后崩。甲子,营寿陵。三月戊寅,免云南被灾税粮。
夏五月戊寅,以水旱灾异,敕内外诸臣修省。辛卯,宋儒周敦颐裔孙冕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六月庚申,葬肃孝皇后。
冬十月癸卯,振江西饥。十二月己亥,方瑛大破湖广苗。戊午,振畿内、山东、河南水灾。癸亥,帝不豫,罢明年元旦朝贺。是冬,免畿内、山东被灾税粮,并蠲逋赋。
是年,琉球中山、撒马儿罕、乌斯藏入贡。
八年春正月戊辰,免江西被灾税粮。丁丑,帝舆疾宿南郊斋宫。己卯,群臣请建太子,不听。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迎上皇复位。二月乙未,废帝为郕王,迁西内。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
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遂上尊谥。敕有司缮陵寝,祭飨视诸陵。
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本纪第十一·景帝相关文章

  • 老媪视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先太夫人外家曹氏,有媪能视鬼。外祖母归宁时,与论冥事,媪曰:昨于某家见一鬼,可谓痴绝。然情状可怜,亦使人心脾凄动。鬼名某,住某村,家亦小康,死时年二十七八,初死百日后,妇邀我相伴,见其...
  •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伍员屯兵于随国之南鄙,使人致书于随侯,书中大约言:“周之子孙在汉川者,被楚吞噬殆尽,今天祐吴国,问罪于楚君,若出楚珍,与吴为好,汉阳之田,尽归于君,寡君与君世为兄弟,同事周室...
  • 报怨与报德》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近日本《产经新闻》发表的《蒋总统秘录》一书,这位日本记者引用了“以德报怨”这句话,说是孔子思想,这是一个错误...
  • 孔子要出国》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老师论评学生的记载到这里,又一转,来一个轻松的题材。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是孔子晚年感觉到,文化衰颓的振兴以及社会...
  •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我们看历史,经常可以看到有个因果律,如清朝,孤儿寡妇率领三百万人,入了中原,统治了四万万人,最后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儿寡妇,夹了一个皮包,回到关外去了。一部历史,怎么样开始,就是怎么...
  • 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孔明闻鲁肃到,与玄德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见毕。肃曰:“主公闻令侄弃世,特具薄礼,遣某前来致祭。周都督再三致意刘皇叔、诸葛先生。”玄德、孔明起身称谢,收了礼物,置...
  • 海内西经》原文翻译 - - 《山海经》海经 - - 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雁门...
  • 韩淲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韩淲 临江仙(为顾致尧生日)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鉴清秋。九华山下共追游。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未妨含笑看吴钩。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满...
  • 德经·第六十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 晋纪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五晋惠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   [1]春,正月,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获齐万年。   [1]春季,正月,孟观在中亭击溃氐人,抓获齐万年。   [2]太子洗马陈留江 统,以为戎、...
  • 则天皇后》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
  • 郑译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郑译字正义,荥陽开封人。 祖父郑琼,魏国的太常。 父亲郑道邕,北周的司空。 郑译很有学问,又通晓音乐,善于骑射。 郑译的堂祖父、开府郑文宽,娶魏国的平陽公主。 平陽公...
  • 王僧辩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王僧辩,字君才,是右卫将军王神念的儿子。天监年间,王僧辩随父亲一起来投奔梁武帝。起初任湘东王国的左常侍。其后湘东王萧绎做了丹陽尹,王僧辩也转为府中的行参军。湘东王出任会...
  • 武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是晋文帝的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魏嘉平年间(249~254),封为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又迁为中护军、假节。到东武陽迎常道...
  • 医扁鹊见秦武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四 秦策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提要】我们熟知的许多人物都在《战国策》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诸如鲁班、扁鹊、墨子、荆轲等等,不过这里记述的是他们在口才、政治谋...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一十七   卷17_1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张籍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
  • 枫香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枫香脂 释名 白胶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1、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2、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
  • 白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白鲜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
  • 蛞蝓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蛞蝓 释名 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1、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2、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
  • 东壁土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东壁土 释名 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叫东壁土。 气味 甘、湿、无毒。 主治 1、突然心痛。用陈年东壁土、枯矾各二钱,共研为末,制成密丸,艾汤冲服。 2、吐泻烦闷,药物中毒,中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