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至8卷 > 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

《战国策》1至8卷医扁鹊见秦武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医扁鹊见秦武王

书籍:战国策章节:1至8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四秦策二(医扁鹊见秦武王)
【提要】我们熟知的许多人物都在《战国策》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诸如鲁班、扁鹊、墨子、荆轲等等,不过这里记述的是他们在口才、政治谋略上的事迹和贡献,也很值得人玩味。
【原文】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译文】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评析】医人和医国虽然不同,但在听取专家意见,不胡乱采纳纷扰的意见上是一致的。我们行事施政时最忌讳不能果断决策,而果断决策的前提就是要听取最合理的各种建议,如果有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建议,那么我们决策起来就比较容易,最可怕的是乱听建议、听一些专业不对口、对问题知之不详的人的胡说八道,那么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专家有专家的资历和优势,他们是花了数十年的工夫在一个问题上研究,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可笑的是在我们周围,一旦一个人成名了,他就什么都通了。电影明星就应该演电影,但社会上叫他处理国家大事的有之、搞地产开发的有之、教学育人的有之,可见非理性因素在人们处理问题时影响的确很大。

医扁鹊见秦武王相关文章

  • 初见秦》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
  • 廿一史,全在兹①。载治乱,知兴衰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廿一史,全在兹①。载治乱,知兴衰②。  [注释]  ①廿:二十。 廿一史:指《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
  • 滇游日记四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己卯(公元1639年)  八月二十三日雨浃日jiá整天,憩悉檀。  二十四日复雨,憩悉檀。  二十五日雨仍浃日。下午,弘辨师自罗川、中所诸庄回,得吴方生三月二十四日书。  乃丽江...
  •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晋兵追齐侯,行四百五十里,至一地,名袁娄,安营下寨,打点攻城。齐顷公心慌,集诸臣问计。国佐进曰:“臣请以纪侯之甗及玉磬,行赂于晋,而请与晋平。鲁、卫二国,则以侵地还之。"顷...
  • 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一卷 - -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解释】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即使再好的远亲也不如近邻能够随时帮忙。平...
  • 易中爻》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易•系辞》云:“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中爻者,谓二三四及三四五也。如《坤》、《坎》为《师》,而六五之爻曰:“长子帅师”,以正应九二而...
  • 典章轻废》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典帝故事,有一时废革遂不可复者。牧守铜鱼之制,新除刺史给左鱼,到州取州库右鱼合契。周显德六年,诏以特降制书,何假符契?遂废之。唐两省官上事宰臣,送上,四相共坐一榻,各据一隅,谓之押...
  • 朱翌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朱翌 点绛唇(梅)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西风平野。一点香随马。 朝中措(五月菊)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有意庄...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以蓟州饷道经海口,多覆溺,建议别开三河达蓟州,以避其险,军民利之。   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
  • 汪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是签书枢密院汪勃的曾孙。汪纲因祖辈的官任而当官,淳熙十四年(1187),铨试合格后,他被调为镇江府司户参军。   马大同镇守京口,他刚强坚定,自以为是,汪纲的...
  • 范仲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原来是..州人。后来全家迁徙到江南定居,于是成为了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到长山县一位姓朱的家里,他也就...
  • 隋本纪下第十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
  • 沈攸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沈攸之字仲达,是沈庆之堂兄的儿子。他的父亲沈叔仁是宋朝衡陽王刘义季的征西长史,兼做参军领队。 沈攸之少年的时候是个孤儿,家里很穷,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军向南进攻,朝廷调发...
  • 张昭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张昭字德明,吴郡吴人。他幼时至孝,恭谨地孝养侍奉父母,毫无违乱之言行。父亲张赺,常患消渴症,嗜好鲜鱼,张昭便自制网捕鱼,朝夕供给,其弟张乾,字玄明,聪敏博学,性情也纯厚。父亲离世后,兄...
  • 袁淑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袁淑字陽源,陈郡陽夏人。丹陽尹袁豹的小儿子。 袁淑小时就有风致,没有几岁他的伯父袁湛对家人说:“袁淑不是一般的小孩。”到了十几岁被姑父王弘赏识。他不研究章...
  • 大宛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50章 - - 大宛国的情况是由张骞叙述的。 张骞是汉中人。 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当郎官。 当时天子问匈奴投降来的人,都说匈奴打败月氏国王,把他的头当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走并与匈奴结仇,找...
  • 元稹的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全唐诗卷四百一十 卷410_1 《独游》元稹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 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 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卷410_2 《洞庭湖》元稹 人生除...
  • 韦嗣立、魏奉古、崔日知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一   卷91_1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韦嗣立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
  • 椰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椰子 释名 越王头、胥余。 气味 椰子瓤:甘、平、无毒。 椰子浆:甘、温、无毒。 主治 椰子瓤:益气,治风。 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