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北齐书 > 50章 > 叱列平传

北齐书

《北齐书》50章叱列平传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叱列平传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亮,善骑马射箭。袭职第一领民酋长、临江伯。孝昌末年,拔陵反叛,蠕蠕的部分人众寇掠马邑,平由于统领其部众反击,立军功,补为别将。后来牧子作乱,同时,刘胡仑、斛律可那律也一齐反叛,朝廷拜平为都督,打垮了胡仑等人。魏孝庄初年,除武卫将军。随从尔朱荣破葛荣,平元颢,迁中军都督、右卫将军,封鞼陶县伯,食邑七百户。尔朱荣死,平护卫着荣的妻子和尔朱世隆逃往北地。长广王晔为帝,授平右卫将军,加京畿大都督。
此时,尔朱氏为所欲为,平常常担忧灾祸降临头上,适逢高祖举起义旗,平便投奔而来。从高祖平邺,于韩陵大破四胡。仲远亡逃,拜平为东郡大行台。军还,又随高祖打垮了尔朱兆。还在领军娄昭的指挥下大败樊子鹄。授使持节、华州刺史。高仲密叛乱,平从高祖在邙山打败了周文帝。武定初年,除廓州刺史。五年(547),加仪同三司,镇守河陽。八年,晋爵为侯。天保初年,授兖州刺史,不久,加开府,别封临洮县子。三年(552),与诸将南讨江淮,夺取了陽平郡。陈人进攻围逼广陵,帝令平统领河南诸军赶赴增授,陈人退兵,他才返归。五年夏,死在兖州刺史任上,时年五十一岁。赠瀛沧幽三州军事、瀛州刺史、中书监,谥号庄惠。子孝中嗣继。

叱列平传相关文章

  • 易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易姓氏祖宗:易牙姓氏起源: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
  • 万章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万章章句 - -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
  • 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rdqu...
  • 常棣》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
  • 东方之日》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 吕严、曹休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吕严 失调名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云中。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君若要,知...
  • 莫仑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莫仑 水龙吟 镜寒香歇江城路,今度见春全懒。断云过雨,花前歌扇,梅边酒盏。离思相欺,万丝萦绕,一襟销黯。但年光暗换,人生易感,西归水、南飞雁。 也拟与愁排遣。奈江山、遮拦不断。...
  • 张成可、张时甫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张成可 洞仙歌 薰风池阁,八叶蓂初展。紫府当年侍香案。见蟠桃频着子,偷荐瑶觞,贪醉寐,谪向人间未满。 青禽传近信,催赴仙班,怪我尘缘未能断。爱吴中山色好,抹月批风,蓑共笠,纵有金章...
  • 隋纪七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余郡,始议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   [1]春季,正月,元旦大朝会,各地朝集使未到的有二十余郡。朝廷中开始商议分别派遣使者到十二道发兵讨捕...
  • 本纪第三十一·明宗》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世〈王束〉,武宗长子也。母曰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成宗大德三年,命武宗抚军北边,帝以四年十一月壬子生。成宗崩,十一年,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
  • 柴禹锡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年轻时,有位客人看见他后说:“你气质不凡,如果辅以经术,一定官至将相。”禹锡从此留心学问。当时太宗居晋王府,因为他善于应对,得到给事一职。 ...
  • 齐藏珍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齐藏珍,小时历任朝廷内职,连升到诸卫将军。先后到地方监察部队,颇为干练,然而陰险邪恶,没有品行,残忍而能言善辩,没有人不怕他锋利的口舌。广顺年间,奉命到华州巡视保护黄河堤岸,因为...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协调,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
  • 柳元景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 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
  • 戚衮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戚衮字公文,吴郡盐官人。祖父戚显,齐给事中。父戚霸,梁临贺王府中兵参军。 戚衮少时聪慧,到京师游学,受《三礼》于国子助教刘文绍,不出一两年,已大致通晓其大义。十九岁时,梁武帝...
  •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光明与黑暗的抗争 【原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 见其手(6),问其故,而...
  • 针解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 李峤经典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五十九   卷59_1 「日」李峤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卷59_2 「月」李...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茈胡(柴胡)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