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100章 > 崔慧景传

南齐书

《南齐书》100章崔慧景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崔慧景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崔慧景字君山,是清河东武城人。祖父崔构,曾任奉朝请,父亲崔系之,曾任州别驾。
崔慧景先是做国子学生,宋朝泰始中,逐渐升至员外郎,又调任长水校尉,宁朔将军。太祖(萧道成)在淮陰时,慧景与他同族的崔祖思同时主动结好太祖,太祖欲北渡广陵,派慧景在陶家后渚备船,此事虽然未成,但慧景因此而被宠信。被授官前军。沈攸之事件平定后,便出任武陵王安西司马、河东太守,又防卫陕西。
升明三年(479),豫章王为政荆州,慧景留任镇西司马,兼谘议,太守如故。太祖受禅做皇帝后,封他为乐安县子爵,食邑三百户。豫章王派慧景回京师献表祝贺,太祖召见他,加意慰劳。调任平西府司马、南邵内史。又调为南蛮长史,加辅国将军,内史如故。以前蛮府设置僚佐,并不很受重用,从这时开始被重视了。建元元年(479)敌虏入侵,豫章王派慧景率三千人驻扎方城,为司州声援。敌人退走,梁州反贼李乌奴却未平定,任慧景为持节、都督梁、南秦、北秦、沙四州军事、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将军如故。皇上指示由荆州供给发派,配备实足武装战士一千人,步行从襄陽前往镇所。当初乌奴屡次被官军打败,败走氐部中,乘隙出来,扰乱梁、汉一带,占领关城。派使者到荆州递书请降,豫章王不接受,派中兵参军王图南率益州军队从剑阁突袭,大破贼军,乌奴回保武兴。慧景发汉中军队,进驻白马。派分支部队与图南腹背夹击,乌奴大败,逃于武兴。
世祖(萧赜)即位,慧景进号冠军将军。在州中聚敛财物,其中有许多珍品。永明三年(485),以本号还京。调任黄门郎,兼羽林监。第二年,调任随王东中郎司马,加辅国将军。出京为持节、督司州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母亲亡故,服丧期满,官复原职。慧景每离开一个州,就把所有财物奉献上去,动辄数百万,世祖因此很喜欢他。永明九年(491),以本号调还京师,任太子左率,加通直常侍。第二年,迁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这时北虏将要南侵,皇上选派慧景为持节、督豫州的西陽、司州的汝南两郡诸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郁林王即位后,慧景进号征虏将军。慧景因小皇帝刚立,暗中与北虏交往,朝廷对此很疑惧。高宗(萧鸾)辅佐朝政,派梁王至寿春安抚慰劳他,慧景派人送密信给高宗劝他自己做皇帝,被调回京都,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建武二年(495),北虏入侵徐、豫,慧景以本官假节进军钟离,受王玄邈指挥。不久加冠军将军。建武四年,调任度支尚书,兼太子左率。
冬,敌虏主将攻打沔北五郡,朝廷假慧景节命他率兵二万,骑兵千人,进军襄陽,雍州众军都受他指挥。永泰元年(498),慧景到了襄陽,五郡已入敌手。朝廷加任慧景为平北将军,设置佐史,分兵助守樊城,慧景屯兵涡口村,与太子中庶子梁王及主帅前宁州刺史董仲民、刘山陽、裴。。、傅法宪等率五千多人进攻邓城。前头侦察骑兵回来报告,说敌军将至。不久,望见数万骑滚滚而来,慧景占据南门,梁王占据北门,命令士兵上到城上。这时慧景等人因系轻装行军,装备不足,都有饥乏惊惧之色。军中有北方来的三个客人,逃去投降了敌虏,把城中情况报告了他们。虏方伪都督中军大将军彭城南齐书王元勰分别派武卫将军元蚪奔赴城东南,截断慧景的退路;伪司马孟斌向城东,伪右卫将军播正驻军城北,交替向城中射箭。梁王想出城迎战,慧景说:“胡人夜里不围城,到日暮时分他们自会退去。”不久敌人越来越多,慧景在南门撤兵,众兵士不知内情,在其后奔逃。虏军从北门入城,刘山陽与部下数百人断后死战,虏军派铠马百余匹突取刘山陽,山陽命射手放箭,三人坠马,又亲手杀了十余人,不能阻挡,只好且战且退。慧景从南门出城经过闹沟,兵士互相践踏,桥梁全部断折,虏军于路两旁射箭,大将傅法宪被杀,掉到沟里而死的人层层叠叠。山陽拿袄杖填沟,才得以逃脱,北虏军主帅率大军追杀,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虏军主帅到沔北,包围了大将刘山陽,山陽据城苦战,到日暮,虏军才退。众兵士恐惧,当天晚上都乘船回了襄陽。东昏侯即位,崔慧景被改授为右卫将军,平北、假节如故。慧景没有上任。永元元年(499),迁任护军将军,不久加授侍中。陈显达谋反,加授慧景平南将军,都督众军事,屯兵中堂。当时辅国将军徐世忄票掌握兵权发号施令,慧景只是挂名而已。皇帝不久诛杀将相,旧臣都被杀尽了,慧景想到自己年高位重,心里很不安。
第二年,裴叔业因为寿春降敌,改授崔慧景平西将军、假节,侍中、护军如故,率军队从水路征讨寿陽。军队在白下停宿,将要出发时,皇帝在长围屏的拥护下登上琅笽城送别他。皇帝戎装坐于城楼上,召慧景单人骑马进围内,不许一人相随。只交谈几句,就走了。慧景得以安全出来,非常兴奋。他儿子崔觉任直阁将军,慧景与他秘密约定:四月慧景到广陵,崔觉便逃离京城。
慧景离开广陵几十里,召集诸将说:“我蒙三帝厚恩,应该不负重托。幼主昏愦,朝廷坏乱,岌岌可危无人扶持,责在今日。我欲与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众位以为如何?”众皆响应。于是回兵广陵,司马崔恭祖守广陵城,开城门迎接。皇帝惊闻此变,以征虏将军右卫将军左兴盛假节,都督京邑水陆众军。慧景过两天便率兵过江到达京口。江夏王萧宝玄又作内应,合二镇兵力,拥戴着萧宝玄进军京师。
朝廷派骁骑将军张佛护、直阁将军徐元称、屯骑校尉姚景珍、西中郎参军徐景智、游温军主董伯珍、骑官桓灵福等占据竹里数城。宝玄派信使下书给佛护说:“我欲还朝,君为何苦苦阻挡?”佛护回答:“小人蒙国家重恩,于这里扎下小小的卫戍。殿下还朝,只管一直通过,岂敢阻挡。”遂向慧景的军队射箭,于是战在一处。慧景儿子崔觉及崔恭祖率领前锋部队都骁勇善战,又轻装不烧火作饭,用数只大舫沿江装载酒肉为军粮。每见官军城中烟火升起,就全力进攻,官兵不能吃饭,因此又饿又乏。元称等人商量要投降,佛护不答应。十二天后,恭祖等再次攻城,城被攻陷,佛护单骑逃走,被追上斩首,徐元称投降,其余大将都死了。慧景兵至临沂,临沂令李玉元毁桥断路,慧景抓住他杀掉了。
朝廷派中领军王莹都督各路兵马,据守湖头,高筑堡垒,上连蒋山西部险要,数万兵马严守。慧景兵至查硎,竹塘人万副儿善于射箭打猎,能捕虎,投奔慧景说:“现在大路都被中央军截断了,不可前进。只应从蒋山的龙尾上去,出其不意。”慧景同意他的观点,分派一千多人鱼贯爬山,从西崖趁黑夜下山,呐喊冲到城中。中央军惊恐,立即四散奔逃。皇帝又派右卫将军左兴盛率中央三万军兵在北篱门拒战慧景,也望风逃走。慧景领兵进乐游苑,恭祖率轻骑十余匹突袭北掖门,又退出,宫门都紧闭着。慧景领众将士包围。这时东府、石头、白下、新亭诸城皆破。左兴盛逃走,不得进宫,逃于淮渚荻舫中,慧景将他擒杀了。宫中派兵出来冲荡都不成功。慧景火烧兰台府署为战场,守卫尉萧畅屯兵南掖门照应城里,应击各方进攻,众人因此才稍稍安心。
慧景口称宣德太后令。废皇帝为吴王。这时巴陵王萧昭胄先逃于民间,投降了慧景,慧景有意立他,故此对于立谁犹豫不决。竹里大捷,慧景之子崔觉与崔恭祖争功,慧景不能决断,恭祖劝慧景射火箭烧北掖楼,慧景认为大事将定,以后重建,还要浪费人工物力,因此不从其计,慧景生性好谈礼义,又解佛理,驻于法轮寺,和客人高谈阔论。恭祖心怀怨恨。
此前卫尉萧懿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从历陽步行征讨寿陽。皇帝派密使告诉他京城情况,萧懿率大将胡松、李居士等数千人从采石登岸,驻军越城,举火为号,宫城中呐喊称庆。恭祖先劝慧景派二千人阻断西岸军,使其不得渡过,慧景认为城中旦夕之间就可投降,外部救援自然随之散去。到这时崔恭祖请求出击义师,又不批准。便派其子崔觉领精兵数千人渡到南岸,义师乘黎明前发动进攻,几次交战,其战士都拼死作战,崔觉大败,跳到淮水里死的有二千余人,崔觉单人匹马逃退回来,打开浮桥阻挡淮上通道,当天夜里,崔恭祖南齐书和骁将刘灵连跑到对方城下投降,崔慧景见众人情绪涣散,便偷偷带了几个心腹逃去,打算北渡长江。城北的诸军还不知道,还在抗战。城内出兵冲荡,杀死数百人。义军渡过北岸,慧景的残余人众都逃散开去。慧景围城达十二天,部队散在京城,也不修筑营垒。到逃走时,众人在路上渐渐散去,他单人匹马逃到蟹浦,被一个渔父杀了头,又把他的头放到酉酋鱼篮内,担到京城献给了当局,当时崔慧景六十三岁。

崔慧景传相关文章

  • 滇游日记四十二》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六日晨起而饭。其夫至,付钱整担而行;以一饭包加其上,辄弃之去,遂不得行。余乃散步东溪,有大木横其上为桥,即顺宁道也。仍西上公馆,从其西南下西溪,是为猛峒道。有茅茨从北冈上,是为...
  • 体性》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
  • 妾杖击贼》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益都西鄙有贵家某巨富,蓄一妾颇婉丽,而冢室凌折之,鞭挞横施,妾奉事惟谨,某怜之,常私语慰抚,妾殊无怨言。一夜数人逾垣入,撞其扉几坏。某与妻惶恐惴栗,不知所为。妾起默无声息,暗摸屋中...
  • 雍也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艮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后32卦 - - (艮为山)艮上艮下《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
  •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张飞赶来,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
  • 弹祢》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汉末有祢衡者, 年二十有三, 孔文举齿过知命, 身居九列, 文学冠群, 少长称誉, 名位殊绝, 而友衡於布衣, 又表荐之於汉朝, 以为宜起家作台郎.云:“惟岳降神, 异...
  • 灌夫任安》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同日免。蚡后为丞相,而婴不用无势,诸公稍自引而怠骜,唯灌夫独否。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才为校尉,已而皆为大司马。青日衰,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唯...
  • 李璆、韩驹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璆 满庭霜 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仙妃何事烟村。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 清香无处着,雪中暗认,月下空闻。算谁许幽人,相...
  • 昭公·昭公二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公如晋,次于乾侯。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六月,葬郑定公。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冬,葬滕悼公。   【传】二十八年春,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董伦,字安常,恩人。洪武十五年以张以宁荐,授赞善大夫,侍懿文太子,陈说剀切。太祖嘉之,进左春坊大学士。太子薨,出为河南左参议。肇州吏目兰溪诸葛伯衡廉,伦荐之。帝遽擢为陕西参议。...
  • 志第十九·地理四》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四川江西   四川《禹贡》梁、荆二州之域。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又置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属云南行中书省。洪武四年六月平明升。七月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九月置成都都...
  • 列传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游雅(从祖弟明根) 高闾 赵逸(兄子琰) 胡叟 胡方回 张湛 段承根(宗钦) 阚骃 刘延明 赵柔 索敞 宋繇(孙游道) 江式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也。太武时,与勃海高允等俱知...
  • 申屠刚鲍永郅惲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申屠刚、鲍永、郅惲) ◆申屠刚传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 平帝时,王莽专政 ,朝廷多有...
  • 王子侯表》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表略) 大哉,聖祖之建業也!後嗣承序,以廣親親。至于孝武,以諸侯王疆土過制,或替差失軌,而子弟為匹夫,〔一〕輕重不相準,於是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
  • 藏气法时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
  • 崔江、赵防、唐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五 卷775_1 《宜春郡城闻猿》崔江 怨抱霜枝向月啼,数声清绕郡城低。 那堪日夜有云雨,便似巫山与建溪。 卷775_2 《谪宜阳到荆渚》李伉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
  • 李白的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七十七 卷177_1 《送韩侍御之广德》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卷177_2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
  • 韦嗣立、魏奉古、崔日知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一   卷91_1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韦嗣立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
  • 蚯蚓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蚯蚓 释名 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主治 1、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 2、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