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100章 > 张欣泰传

南齐书

《南齐书》100章张欣泰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张欣泰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父亲张兴世,宋朝时任左卫将军。
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不甘心只从事武业,喜欢隶书,爱读诸子历史之文。十多岁时,去谒见吏部尚书褚渊,褚渊问他:“张郎弓马技艺如何?”张欣泰回答:“生性畏马,无力牵弓。”褚渊深以为奇。
张欣泰先是被聘为州主簿,历任诸王府佐。元徽年间(473~477),张兴世在家,拥有雍州带回的现钱三千万,苍梧王亲自领人抢劫,一夜殆尽,张兴世忧惧交加,生病而亡。张欣泰之兄张欣华当时就任于安成郡,张欣泰将余下钱财全部封上等他回来。
建元初年,他官至宁朔将军,并被授予尚书都官郎。世祖与张欣泰从前就交往密切,及世祖即位,任命他为直阁将军,统领禁军。又任豫章王太尉参军,出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回京又任直阁将军,步兵校尉,兼领羽林监。张欣泰与雅俗都有接触,交结的多是名士。下班后就游览园池,带着鹿皮冠,穿衲衣持锡杖,挟素琴。有人报告给世祖,世祖道:“一个武将怎敢作这样的举止!”后来欣泰随从世祖出游新林,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查访,张欣泰把队伍停在一边,在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看见了,报告给世祖,世祖大怒,打发他出京,几天后,怒气稍减,又召回他,对他说:“你不愿做武将那就给你个文职罢。”任命他为正员郎。
永明八年(490),出京任镇军中兵参军、南平内史。巴东王萧子响杀了僚佐,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讨伐,命张欣泰为副将。张欣泰对胡谐之说:“如今太岁星在西南方向,逆岁行军,是兵家大忌,不可开战,开战就有危险。今日之行,胜也无名,败更可耻。他们是一伙凶残狡诈之徒,之所以能为他效力,有的是被利诱,有的是被威逼,很容易就涣散了。如果暂且驻兵夏口,向他们晓以利害,可以不战而擒获他们。”胡谐之不听,进驻江津,尹略等人被杀。
事平后,张欣泰调任随王萧子隆镇西中兵,改领河东内史。萧子隆非常宠信他,屡次与他宴谈,州府的一些机构多是让他负责,待遇和谢眺差不多。典签官秘密报告皇上,世祖大怒,召张欣泰还都。他回来后闭门不出,在南冈下购置房屋,面接松山。张欣泰每日带着弓箭去打野鸡,恣情闲放。各种杂技艺术多有所精通。
明帝即位,张欣泰被任命为领军长史,迁任谘议参军。上书陈述对国家有利之事二十条,其中之一说应毁废塔寺,明帝都一一优诏答复了他。
建武二年(495),北虏围困钟离城。张欣泰作为中军主将,跟随崔慧景去救援。张欣泰在写给北虏广陵侯的移文中说:“听说围攻钟离城是阁下的老谋深算,真是大错呵!《兵法》上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难道没听说过吗?我们国家有舟舸百万,覆海横江,至今按兵不动的原因,不过是想用边城把你魏国的士卒拖垮。况且我若千里运粮,行留都有不利,单等一旦逢着大雨,川谷水势大涨,然后乘帆渡海,百万雄师一齐进发,阁下用什么来抵挡?让魏主以万乘之重,攻打这么一个小城,是什么道理?攻而不克,是谁的耻辱?即使攻下来了,阁下在此守御,我若连舟千里,舟船相接,西过寿陽,东接沧海,不必另取军粮,士卒可以躺下休息,然后起而接战,而你们鱼鳖不通飞鸟断绝,一支孤军深入在淮水南边,必然是不能守住,这前景是明白可见的。如果你不能攻克,那我便要借助你们魏的有关部门和法律,来追究你的过失。如果损兵甚众,久攻不下,或者死伤惨重,攻克了而不能守,则魏朝名士,对你就该另有评价了罢?这是我所不能估量的。当年北魏小名佛狸的太武帝,倾一国之众,攻巴掌大的小城,死亡大半,捡了条命才逃回去。既在金城之下智尽计穷,又有虽能攻克但不能守的可能,这都是谋划不当,至今仍为笑柄。前车之鉴还不算远,阁下已忘了吗?我劝阁下还是罢兵,大家相安无事岂不很好。”
北虏被徐州军挫败以后,又想在邵陽洲筑城。崔慧景担心会造成大危害。张欣泰说:“北虏之所以筑城,外表虚张声势,其实是怕我们随后袭击。现在如果去动员他们,双方都愿罢兵,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崔慧景听从他的意见。便派张欣泰到虏城下说明此意。后来北虏退走,而洲上还南齐书剩万余士兵,愿意用五百匹马作条件借个道撤兵,崔慧景欲断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俗话说回家的队伍不要阻挡,古人也畏惧这个置于死地的军兵不容轻视。胜了他不算英雄,败给他则白白丧失前功。不如答应他们。”崔慧景于是听凭北虏兵过去。当时领军萧坦之也在援救钟离,还京启奏明帝说:“邵陽洲有死贼万人,崔慧景、张欣泰放走他们而不攻打。”明帝因此对二人都不加封赏。
建武四年(497),张欣泰出任永陽太守。永元初年还京。崔慧景围城时,张欣泰入城内,领军守备。事件平定后,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庐陵王安东司马。义师暴发以后,张欣泰被任命为持节、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雍州刺史。将军如故。其时少帝昏乱,人心都在等待机会起事。张欣泰和弟弟前始安内史张欣时密谋勾结太子右率胡松、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将军鸿选、含德主帅苟励、直后刘灵运等十余人,共同寻找机会发难。
皇帝派中书舍人冯元嗣领兵援救郢城,茹法珍、梅虫儿及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余人相送于中兴堂。张欣泰等人派人暗中带刀进入,在座中砍死冯元嗣,头掉到果盘里,又砍倒杨明泰,开膛剖腹,梅虫儿数处受伤,手指全都掉了。李居士越墙得以逃走,茹法珍也逃回宫中。王灵秀便到石头去迎立建安王萧宝夤,率数百文武官员,清道警戒,来到杜姥宅。张欣泰开始听说事发,立即骑马往皇宫来,指望茹法珍等人在城外,自己的人在殿内料理,一定是全都分派妥当了,于是里应外合,便完成了君主废立大事。不料茹法珍得以跑回来,吩咐关闭宫门。侍卫部队进入战位时,却没有分配给张欣泰人马,鸿选虽在殿内也不敢动手。城外自己的人众也很快散去了。几日后他们的事情败露,朝廷下诏把张欣泰、胡松等都抓起来杀死了。张欣泰在少年时,曾有人看他的相说以后能官至三公,而年寿只有三十岁。后来屋瓦掉下伤了他的额角,又问看相的人,那人说:“没有三公之相了,但年寿可以增加,不过还可以做到一方长官。”张欣泰死时四十二岁。
本史作者认为:崔慧景乃宿将老臣,处于忧危昏悖之际,于是再振正统之威,举晋陽之兵,乘着时机施行权变,内袭小皇帝,凭借乐乱之民,以及淮、楚骁捷之卒,终于让骁将投降,群帅听命,并且一举占领了京都和皇宫,然而由于出现了背叛,终于士气衰竭,功亏一篑,虽多次发兵,无奈缺少强援,其情形有类于公孙瓒的丧失易京,只能是鱼烂待尽了。征虏将军(萧衍)以国为重投袂而起,勒马出师,横江竞渡,风驰电扫,轻松取制,越城之战,旌旗蔽野,津舟行大捷,献俘宫门,于是各地望风而降,迅速扫平带、襄,这真是前所未有。太壮观了,简直像齐桓公晋文公异世而出一样!
赞语:叔业外叛,淮、肥便失了天险。慧景倒戈内袭,宫门白昼闭掩。欣泰行事仓促,兵刃都不曾血染。这些都起因于时政昏悖,如坚冰一样互为积渐。

张欣泰传相关文章

  • 乔车二幕友》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阳曲王近光言,冀宁道赵公孙英有两幕友,一姓乔,一姓车,合雇一骡轿回籍,赵公戏以其姓作对曰: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恰皆轿之半字也。时署中召仙,即举以请对,乩判曰:此是实人实事,非可...
  • 离婚酷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湖南某观察,以盐笑致富,卜居扬州。其长子娶某太守之女,憎其貌寝,纳妓为妾。妾恃宠陵嫡,而其夫常右之。久之,某氏有孕,其母家恐妾之恳之也,迎之以归。观察之子听妾之诉,即令其弟写离婚...
  • 连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杨于畏移居泗水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夜阑秉烛,方复凄断,忽墙外有人吟曰:“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反复吟诵,其声哀楚。听之,细婉似...
  • 离娄章句上·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
  • 杨相公》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腐流部 - - 杨相公 一人问曰:“相公尊姓?”曰:“姓杨。”其人曰:“既是羊,为甚无角?”士怒曰:“呆狗入出的。”那人错会其意,曰:“嗄!” ...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
  • 士大夫论利害》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士大夫论利害,固当先陈其所以利之实,然于利之中而有小害存焉,亦当科别其故,使人主择而处之,乃合毋隐毋欺之义。赵充国征先零,欲罢骑兵而屯田,宣帝恐虏闻兵罢,且攻扰田者。充国曰:&ldq...
  • 汉诽谤法》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宣帝诏群臣议武帝庙乐,夏候胜曰:“武帝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赤地数千里,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遂下狱,系...
  • 丁察院、倪君奭、杨佥判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丁察院 万年欢(寿两国夫人胡氏) 葛井丹明,西来金母,霓旌云旆。移下瑶池,竹外一壶秋水。菊□香留宿醉。看後夜、冰轮满桂。貂蝉映、虹玉称觞,逐初堂上佳会。 娇孙彩衣聚戏。指明年...
  • 襄公·襄公二十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二十有七春,齐侯使庆封聘。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卫杀其大夫宁喜。卫侯之弟鱄出奔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
  • 文公·文公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夫人姜氏如齐。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宋...
  •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
  • 志第十九礼志二》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礼志二   ○凶仪   丧葬仪:圣宗崩,兴宗哭临于菆涂殿。大行之夕四鼓终,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辒辌车,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诘旦,发引,至祭,凡五致奠...
  • 高登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他少年时丧父,努力学习,用法度约束自己。宣和年间,高登是太学生。金人进犯京城,高登和陈东等人上书请求杀六贼。朝廷中的大臣又建议和议,夺去种师道、李纲的兵...
  • 杨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杨业,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杨信,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幼年洒脱不羁,好行侠义,擅长骑马射箭,喜打猎,所猎之物比他人多一倍。他曾对他的伙伴说“:我将来当将军用兵,也要像今天用...
  • 卢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卢渊,字伯源,小名陽乌。性情温 雅寡欲,有祖父的风范,笃志学业,家门和睦。袭爵为侯,拜为主客令,典属国。迁任秘书令、始平王师。后按例降爵为伯。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任兼散骑常侍、秘...
  • 冯奉世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 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 守。秦攻上党 ,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 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陽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
  • 善生、知玄、栖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二十三 卷823_1 《酬卢同见访不遇题壁》含曦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海神知贵不知价, 留向人间光照夜。 卷823_2 《...
  • 李益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八十二 卷282_1 《从军有苦乐行(时从司空鱼公北征)》李益 劳者且莫歌,我欲送君觞。 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居在陇上,陇水断人肠。 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
  • 蚕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蚕 释名 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 咸、辛、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泡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2、风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