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山海经 > 海经 > 大荒南经

山海经

《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章节目录: 《山经》 《海经

大荒南经

书籍:山海经章节:海经更新时间:2017-12-28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木换歹】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大荒南经相关文章

  • 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四日接家信,内有父亲叔父并丹阁叔信各一件,得悉丹阁叔入伴,且堂上各大人康煌,不胜次幸!男于八月初六日,移寓绳匠胡同,北头路东,屋甚好,共古八间,每...
  • 万柳堂》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有游士借居万柳堂,夏日湘帘榧几,列古砚七八,古器铜器磁器十许,古书册画卷又十许,笔床水注,洒盏茶瓯,纸扇棕拂之类,皆极精致。壁上所粘,亦皆名士笔迹,焚香宴坐,琴声铿然,人望之若神仙,非高...
  • 高川堕龙》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癸亥夏,高川之北堕一龙,里人多目睹之。姚安公命驾往视,则已乘风雨去。其蜿蜒攫皊之迹,蹂躏禾稼二亩许,尚分明可见。龙神物也,何以致堕,或曰是行雨有误,天所谪也。按世称龙能致雨,而宋...
  • 如负薪,如挂角①。身虽劳,犹苦卓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如负薪,如挂角①。身虽劳,犹苦卓②。  [注释]  ①负薪:背柴。西汉朱买臣家贫,好读书,在挑柴回家途中,一边走,一边读书。此处连同以上举的几个人,后来都做了大官。  挂角:指隋...
  • 自羲农,至皇帝①。号三皇,居上世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自羲农,至皇帝①。号三皇,居上世②。  [注释]  ①羲:伏羲,也作伏牺,风姓,号太昊。相传是他始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代结绳,造网罟教佃渔。 农:神农,姜姓,号炎帝,其兴货利,制耒...
  • 黔游日记一》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戊寅(公元1638年)三月二十七日自南丹北鄙岜bā歹村,易骑入重山中,渐履无人之境。五里,逾山界岭。南丹下司界。又北一里,逾石隘,是为艰坪岭。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极崎岖,黔、粤之界,以...
  • 郭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
  • 离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离为火)离上离下《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六二,黄离,元吉。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 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时段景住跑来,对林冲等说道:“我与杨林、石勇前往北地买马,到彼选得壮窜有筋力好毛片骏马,买了二百余匹;回至青州地面,被一夥强人,为头一个唤做‘险道神’郁保...
  • 邵博、侯彭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邵博 念奴娇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好是多情,一年一度,首作东君客。竹篱茅舍,典刑别是清白。 惆怅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空锁神仙宅。今日天...
  •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六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   [1]春,正月,温 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陽。   [1]春季,正月,温 峤来救援建康,屯军寻陽。   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
  • 列传第八十二·忠义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吾儿氏,驸马都尉、中书丞相、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封荆南王朵尔的斤之子也。倜傥好学,晓音律。初用父荫,同知信州路事,又移建德路...
  • 志二十三乐志》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乐志   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按《纪》、《志》、《辽朝杂礼》,参考史...
  • 本纪第三十天祚皇帝四》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项小斛禄遣人请临其地。戊子,趋天德,过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进珠帽,却之,乘张仁贵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无御寒具,术者以貂裘帽进,途次绝粮,术者进珝与枣...
  • 契丹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那里的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
  • 吕琦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吕琦,字辉山,幽州安次人。祖父吕寿,担任过瀛州景城主簿。父亲吕兖,曾任沧州节度判官,累官至检校右庶子。刘守光攻破沧州,吕琦的父亲被擒获,诛灭全族。吕琦当时只有十五岁,被官吏抓住...
  • 牛存节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牛存节,字赞贞,青州博昌人。本名叫礼,梁太祖给他改了名并取了字。少年时以雄健勇敢自负。唐乾符末年,同乡诸葛爽任河陽节度使,牛存节前往追随他,诸葛爽死后,牛存节对同辈人说:&ldquo...
  • 花蕊夫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八 卷798_1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花蕊夫人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
  •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秦皮 释名 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 (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 1、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 2、...
  • 鳢鱼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鳞部 - - 鳢鱼 释名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肉)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2、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