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韩非子 > 前30章 > 二柄

韩非子

《韩非子》前30章二柄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

《韩非子》章节目录: 《前30章》 《后25章

二柄

书籍:韩非子章节:前30章更新时间:2020-01-02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已也,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百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于简公、宋君也。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异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昔者韩昭候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外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二柄相关文章

  • 无故见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德郎中亨,夏日散步乌鲁木齐城外,因至秀野亭纳凉,坐稍久,忽闻大声语曰:君可归。吾将宴客。狼狈奔回,告余曰:吾其将死乎?乃白昼见鬼,余曰:无故见鬼,自非佳事,若到鬼窟见鬼,犹到人家见人尔,何...
  • 旅鬼索路凭归费》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陈作梅观察(鼐)尝为余言,少时居山西学院幕,卜,同人有患疟疾者,往往作呓语,人俟其清醒时问之,则云:“尝见有一人年四十余,自称与我同事,三年前曾居此室,因日长无事,特来相访,以破岑寂...
  • 论慎终》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
  • 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
  • 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 湛露》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带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
  •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却说那唐僧忧忧愁愁,随着国王至后宫,只听得鼓乐喧天,随闻得异香扑鼻,低着头,不敢仰视。行者暗里欣然,丁在那毗卢帽顶上,运神光,睁火眼金睛观看,又只见那两班彩女,摆列的似蕊宫仙府,胜强...
  •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梁山泊好汉,水战三败高俅,尽擒捉上山。宋公明不肯杀害,尽数放还。高太尉许多人马回京,就带萧让、乐和前往京师,听候招安一事,却留下参谋闻焕章在梁山泊里。那高俅在梁山泊时,亲...
  • 宠礼》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   桓宣武尝请参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莅名府中,复有袁参军,彦伯疑...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五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洪武中举明经,授星子教谕。建文时入为国子助教。成祖即位,擢翰林侍讲。立东宫,兼左中允,屡署国子监事。   永乐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缉上疏曰:   陛下...
  • 梁本纪第三》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贞也。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太祖即位,封均王,为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为东...
  • 列传第六十 哥舒高封》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哥舒翰,其先盖突骑施酋长哥舒部之裔。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故仍世居安西。翰少补效毂府果毅,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年四十馀,遭父丧,不归。不为长安尉所礼...
  • 麦铁杖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 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
  • 高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哥哥。自称本是勃海..人。五世祖高顾,晋永嘉年间避乱入高丽。父高..,字法修。高祖初年,与弟乘信以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人入归朝廷,拜厉威将军、河间子,乘...
  • 沈浚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沈浚字叔源,吴兴郡武康县人。祖父沈宪,齐朝的散骑常侍,《齐史》中有传记载。 沈浚年少时博学多才,历任山陰、吴县、建康三县县令,政绩都很好,以精明能干著称。入京任中书郎、尚...
  • 万石卫直周张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赵亡,徙温 。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
  •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巴豆 释名 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 2、宿食...
  •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前胡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