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文心雕龙 > 下部 > 风骨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下部风骨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

《文心雕龙》章节目录: 《上部》 《下部

风骨

书籍:文心雕龙章节:下部更新时间:2018-07-20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昼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

赞曰∶

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风骨相关文章

  • 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四位老弟足下:  去年十二月廿二日,寄去书函,谅已收到。项接四弟信,谓前信小注中,误写二字,其诗此即付还,今亦忘其所吴语何矣。诸弟写信,总云仓忙,六弟去年曾言南城寄信之难,每次至抚...
  • 难一》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一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
  • 故相索命》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柏静涛中堂以戊午科场案伏法。其咎只在失察,予以褫革,巳觉情罪相当。若军台效力,则重矣。乃肃顺等用意在修怨以立威,必杀之而后快。天下颇谓用法过当,甚有为之呼冤者。肃顺将败之...
  • 尽心章句上·第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烈文》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 云汉》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
  • 君道》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 浊黄判而下沈. 尊卑等威, 於是乎著. 往圣取诸两仪, 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 而雍熙之化隆. 君人者, 必修诸己以先四海, 去偏党以平王道, 遣私情以标...
  • 胡铨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胡铨 浣溪沙 匆匆春归没计遮。百年都似散余霞。持杯聊听浣溪沙。 但觉暗添双鬓雪,不知落尽一番花。东风寒似夜来些。 转调定风波(和答海南统领陈康时) 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十四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
  •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三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1]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回长安后,祭祀泰一神,并叩拜“德星...
  • 姜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姜才,濠州人。相貌矮小强悍。小时候被掠到河朔,逐渐长大逃了回来,隶籍淮南军队中,以善战著名,但因来归人不能够做大官,任通州副都统。当时淮地多健将,但勇猛雄杰没有人超过姜才。姜...
  • 李严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起初在燕地当官,任刺史,涉猎书籍,弓马娴熟,有辩论口才,多游艺,以功名自许。同光年中,任客省使,奉命出使到蜀地,与王衍相见时,行使者的礼节。在笏记中详细叙述庄宗...
  • 裴蕴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裴蕴,河东闻喜人。 祖父裴之平,梁国的卫将军。 父亲裴忌,陈国的都官尚书,与吴明彻一起,被北周俘虏,赐爵江 夏郡公,入隋十几年后去世。 裴蕴生性明辩,有吏才。 在陈国时,历任...
  • 地理志第八下》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 夏,谓之夏水,入江 。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
  • 哀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
  • 韩长孺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迁居睢阳。 曾在邹县田先生处学《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 侍奉梁孝王,任中大夫。 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
  • 屈原贾生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 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了解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熟悉外交往来,待人接物的辞令。 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
  • 寒热》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寒热第七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
  • 李端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四 卷284_1 《古别离二首》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 杜甫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一十七 卷217_1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 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