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旧五代史 > 200章 > 高从诲传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200章高从诲传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旧五代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高从诲传

书籍:旧五代史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10-07
高从诲,开始时在后梁做官,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代理濠州刺史,历官至检校太傅。当初,在高季兴将要反叛时,高从诲总是哭着劝谏他,高季兴不听。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就上表朝廷谢罪。明宗表彰他,随即令他除去丧服任职,授任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长兴三年(932),加封检校太尉。闵帝应顺年间,封为南平王。末帝清泰初年,加封检校太师。后晋高祖天福年间,加封守中书令。天福六年(941),襄州安从进造反,朝廷派兵攻讨,高从诲赠军粮以助王师,朝廷诏令嘉扬他,立即加封守尚书令,高从诲上奏章坚决推让,朝廷派使者劝说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任命。因为当时有术数之士说高从诲这年有厄运,应当退避恩宠爵禄。到契丹人攻入汴京消灭了后晋,后汉高祖在太原建立国号,高从诲派使者从小道奉上贡礼,暗中向高祖祈请,说待高祖平定黄河、汴州一带后,请高祖将郢州划为自己的属郡,高祖没有明确答复。到高祖进入汴京后,高从诲又送上贡礼,请求答复以前的要求,高祖不答应。高从诲大怒,便率领州兵攻打郢都,十来天后,被郢州刺史尹实打败,从此不再向朝廷进贡。高从诲又向东通好吴国,向西通好蜀国,都是以求得提供军援财货而已。晚年,因为镇星移到与荆南分野相应的轸翼位置,高从诲脱去罗纨衣服,穿上俭朴的衣服,节俭饮食,以禳除灾祸。并立即令人请托襄州安审琦,请求归顺朝廷听任处置,朝廷也对他网开一面。汉乾佑元年(948)冬十一月,因病在任上去世。诏令追赠为尚书令,谥号叫文献。
儿子高保融即位,位至荆南节度使、守太傅、中书令,封南平王。大宋建隆元年(960)秋天去世。谥号叫贞懿。
其众将中深受倚重的,则有王保义。王保义本来姓刘,名去非,幽州人。小时任县吏,粗暴而无品行,熟习骑马射箭,勇于搏斗攻击。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奇善于射箭,只承认刘去非有才能。刘守奇因为哥哥刘守光夺了父亲的位置,便逃到契丹,又从契丹逃往太原,刘去非都跟着他。庄宗讨伐北燕时,刘守奇跟随周德威带着军队前进,部队到达涿州,涿州刺史姜行敢登城固守,刘去非对姜行敢大声说“:河东小刘郎领军来为他父亲铲除凶贼,你怎么胆敢抗拒!”刘守奇取下头盔问候姜行敢,姜行敢就在城墙上遥拜刘守奇,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投降。周德威嫉妒刘守奇不战而下涿州的功劳,密告庄宗,说刘守奇不可靠。庄宗使人召回刘守奇商量事情,走到土门时,刘去非劝说刘守奇说“:您不费一兵一卒便降伏了涿郡,周将军因为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必有巧舌离间,太原不能去啊!您家与梁朝,一向有君臣的关系,应投奔归附于梁朝,才有大福以保万全啊!”刘守奇于是投奔梁朝,梁朝以刘守奇为沧州留后,以刘去非为河陽行军司马。当时谢彦章调刘去非任郢州刺史。到庄宗平定河、洛一带后,刘去非便丢下郢州归顺高季兴,任行军司马,又改姓换名。从此高季兴父子把他当作心腹,举凡守土规划,出兵方略,言听计从。乾佑元年夏天,高从诲奏请任刘去非为武泰军节度留后,仍任荆南行军司马,加封检校太尉。后来刘去非在江陵去世。

高从诲传相关文章

  • 翟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翟姓氏祖宗:黄帝姓氏起源:出自祁姓,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后称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古代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
  • 梦神引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再从伯灿臣公言: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磁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祝竹音同,意必是也。穷治亦无迹;又检案中有名...
  • 《埤雅》绿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庚午秋,买得埤雅一部,中折叠绿笺一片,上有诗曰:愁烟低幂朱扉双,酸风微戛玉女窗,青磷隐隐出古壁,土花蚀断黄金癇.草根露下阴虫急,夜深悄映芙蓉立,湿萤一点过空塘,幽光照见残红泣。末题...
  • 劳文毅公善居危城》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善化劳文毅公(崇光)为封疆大吏二十年,值咸丰同治用兵之时。其所居亦率多贫窘艰危之境,虽无卓然杰出之经纶,然每能履变不惊,化险为夷,以功名终。则其从容应事之度,有可称者焉。先是文...
  • 规姬献》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五 - - 郁离子谓姬献曰:“吾尝游汝、泗之间,见丛祠焉。其中为天仙,其左右为鬼伯。天仙之祠,香独之外无物,而鬼伯之祠,击钟、烹羶、明膏火,穷昼夜。今子之庭,无雨、旸、寒、暑皆如市,鹅...
  • 菱角》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胡大成,楚人,其母素奉佛。成从塾师读,道由菱角观音祠,母嘱过必入叩。一日至祠,有少女挽儿邀戏其中,发裁掩颈,而风致娟然。时成年十四,心好之。问其姓氏,女笑云:“我是祠西焦画工...
  • 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
  • 曾子问》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奠币于殡东几上,哭,降...
  •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宁夏既平,大学士李东阳亦进官荫子。芹抗疏曰:“东阳谨厚有余,正直不足;儒雅足重,节义无闻。逆瑾乱政,...
  • 志第五十七·食货五》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钱币之兴,自九府圜法,历代遵用。钞始於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   太祖初置宝源局於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文为...
  • 志第三十九·乐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乐章二   洪武三年定朝贺乐章。   升殿,奏《飞龙引之曲》。百官行礼,奏《风云会之曲》。丞相致词,奏《庆皇都之曲》。复位,百官行礼,奏《喜升平之曲》。还宫,奏《贺圣朝之...
  • 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虞书》舜作十二章,五服以命有德,车服以赏有功。《礼记》虞鸾车,夏钩车,商...
  • 本纪第十一·世祖八》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高丽国王王睶遣其佥议中赞金方庆来贺,兼奉岁贡。丙午,命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赐钞一万二千五百锭。辛亥,磁州、永平县水,给钞贷之。丙辰,立迁转官员法:凡无过者...
  • 孙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孙谔字元忠,睢阳人。父亲孙文用,以信用厚道著称于乡里,死后谥慈静居士。孙谔年轻时特立出众,被张方平所器重。登进士第,调任哲信县主簿,选为国子直讲。陷于虞蕃狱案,被免职。  ...
  • 徐文伯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张融与东海人徐文伯友情深厚。文伯字德秀,是濮陽太守徐熙的孙子。徐熙爱好黄、老,隐居在秦望山。有个道士路过找水喝,留下一个葫芦给他,说:“您的子孙应该以道术救世,将得到...
  • 石虎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石虎,字季龙,是石勒的侄子。石虎的祖父叫寇觅。寇觅有七个儿子,石虎排行第四。石虎是由石勒的父亲抚养并收为儿子,所以有人又说他是石勒的弟弟。晋永兴年间,石虎与石勒离散。永嘉...
  • 始兴王陈叔陵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高宗第二子。梁承圣年间高宗在江 陵为直阁将军时,陈叔陵出生在这里。陈书江 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叔陵留居穰城。高宗之所以回来,是以后主及陈叔陵为人质的。...
  • 律历中》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贾逵论历 永元论历 延光论历 汉安论历 熹平论历 论月食 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
  • 文苑列传第七十》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杜笃、王隆、夏恭、傅毅、黄香、刘毅、李尤、苏顺、刘珍、葛龚、王逸、崔琦、边韶) ◆杜笃传,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高祖为杜延年,宣帝时做御史大夫。杜笃年轻时博学多闻,不修...
  • 孟郊古诗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 卷380_1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孟郊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