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100章 > 郭符许列传

后汉书

《后汉书》100章郭符许列传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郭符许列传

书籍:后汉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郭太、符融、许劭、左原、茅容、孟敏、庾乘、宋果、贾淑、史叔宾、黄允、谢甄、王柔)
◆郭太传,(附左原等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
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游于洛陽,开始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赞赏,于是结为好朋友,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如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有道。有人劝郭林宗出为官的,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
于是,他都没有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
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其他,我就不得而知道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品评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授,学生以千计。
建宁元年(168),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因叹声说“:‘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乌鸦不知落在那个人家的屋上啊’。”(是说王业不知当何所归。)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终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送葬。同志者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对涿郡卢植说:“我作的碑铭多啊!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郭有道碑无愧色呢。”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喜欢品鉴人物的,或附会增加夸张之,所以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又像卜相之书。今录其明明白白见效于事实的,写在篇尾。
左原,陈留人。为郡学生,犯法被驱逐。郭林宗曾经在路上碰到了他,办了酒席安慰他。对他说“:从前颜涿聚是梁甫的大盗,段干木是晋国一个大的市场经纪,终究成为齐国的忠臣、魏国有名的贤人。蘧瑗、颜回还不能无过,何况是一个普通人呢?千万不要生气,反躬自问,自己责备自己就好了。”左原接受了他的意见走了。也有人讥刺郭林宗与坏人来往,他答说:“一个人不仁,恶他太狠,是迫使他更加为坏事。”左原后来忽然更怀忿恨,结集宾客想报复诸生。这一天郭林宗正在学校,左原惭愧辜负了郭林宗以前所说的话,因此就散去了。后来事情泄漏出来,大家都感谢他。
茅容,字季伟,陈留人。四十多岁,在野外耕田,当时与同辈在树底下避雨,大家都平蹲相对,茅容一个人独正襟危坐,十分恭谨。郭林宗看见他与大家不同,觉得奇怪,因同他谈话,茅容请林宗到他家住宿。第二天早晨,茅容杀鸡作菜,林宗以为是为他作的,后来才知道是弄给他母亲吃的,自己用蔬菜同客人一起吃饭。郭林宗向他起拜,说:“你真贤啊!”因劝他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孟敏,字叔达,巨鹿郡杨氏县人。客居太原,扛着甑,不慎,甑坠地破了,他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郭林宗见了他问是什么意思,孟敏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处呢?”郭林宗以此认为孟敏不是一个平常人,劝他游学。十年成名,三公都征召他,都没有去。
庾乘,字世游,颍川郡鄢陵县人。年轻时在县里做门卒,郭林宗看见了,提拔他,劝他游学官,因为诸生打杂。后来能够讲论学问,自己认为自己出身卑下,常常坐在下座,诸生博士都就他问疑难,由是学校里以下座为贵。后来朝廷征召他,都不应,人们叫他为“征君”。
宋果,字仲乙,扶风人。性情强悍,喜欢为人报仇,为郡县所苦。郭林宗于是教育他做人的正道,以祸败吓唬他。宋果被他感动悔悟,叩头承认错误。因此改邪归正,自己约束自己。后来以刚正闻名,公府征召,任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到之处,教化大行。
贾淑,字子厚,是郭林宗的同乡。虽然是世代做官的家庭,但他的性情险恶,乡里以他为患。郭林宗的母亲逝世了,贾淑去吊唁,后来巨鹿孙威直也到了。孙威直认为郭林宗是个贤人,而接受恶人的吊唁,心里觉得奇怪,没有进屋就走了。郭林宗追上孙威直说“:贾子厚确实是个坏人,然而他洗心向善,改过自新。仲尼不拒互乡,所以我允许他进来。”贾淑听了,改过,自己勉励自己,终究成为一个好人。乡里有忧患的人,贾淑常拼命营救,被州闾称道。
史叔宾,陈留人。年轻时有盛名。郭林宗见了告诉人说:“墙高基下,虽然得了,一定会失去的。”后来真的因论议阿谀败了名声。
黄允,字子艾,济陽人。因才华出众著名。郭林宗见了他说“:你有绝人的才调,可以成为大器。然而,怕你不能坚持守道,获得了可能也会失去呢。”后来司徒袁隗想为侄女求婚,见了黄允叹息说:“得婿如是满意了。”黄允听说就罢遣他的妻子夏侯氏。夏侯氏对她的姑姑说:“现在我已遭到遗弃,将与黄允分手,请一会亲属,以申离诀的感情。”于是大集宾客三百多人,夏侯氏坐在当中,卷起袖子数黄允见不得人的秽恶十五事,说罢,乘车走了。黄允因此为时人所不齿。
谢甄,字子微,汝南郡召陵县人。与陈留边让都擅长谈论,并且都很有名气。常同去见郭林宗,总是夜以继日。郭林宗对门人说:“这两个人英才有余,但都不入道,可惜啊!”谢甄后来不注意小节细行,受到舆论的攻击。边让因轻侮曹操,被曹操杀了。
王柔,字叔优,弟弟王泽,字季道,与郭林宗是同郡晋陽县人。兄弟小时同去见林宗,问各人才行发展的方向。林宗说“:叔优当以做官发迹,季道当以经术博通知名,然而改变方向,另干别的,也不能达到这个地步。”后来真的如他所说,王柔仕至护匈奴中郎将,王泽做了代郡太守。又识张孝仲于樵夫牧者之中,在驿使里识拔了范特祖。召公子、许伟都是屠夫酒佣,司马子威出于普通兵卒。以及同郡郭长信、王长文、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云中丘季智、郝礼真等六十人,都因他成名。
◆符融传,符融字伟明,陈留郡浚仪人。年轻时任都官吏,认为可耻,弃之而去。后来游太学,拜少府李膺为老师。李膺性情高尚纯洁,每次接见符融,常谢绝其他宾客,听符融说话。符融幅巾挥袖,谈吐云涌,李膺常捧手叹息。郭林宗开始去京师,当时人不相识,符融一见面嗟叹佩服,并介绍给李膺,郭林宗由此名振天下。当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都恃自己的才智,夸耀京师,托病在家,不接见宾客。洛中士大夫爱管闲事的,仰慕他的声名,坐在他门外问疾,也不接见。三公有所征召,常去访问他,以他俩所说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符融了解到其中有假,于是到太学,会见李膺说“:没有听说二人有什么德业,而他们以豪杰自居,因此使公卿去问候他们的病,王臣坐在门外要求接见。我恐怕他们是邪门歪道,徒有虚名,没有事实,应当好好地考察他们啊!”李膺认为对。二人自此以后,名声慢慢衰落,宾客门徒也少了,十天以内,惭愧叹息逃走了。后来知道他俩真的是轻薄子弟,都因犯罪遭到废弃。符融因此更加著名。州郡以礼请他,举孝廉,公府多次征召,都不就。太守冯代有名,到任,请符融与他相见。符融一去,推荐郡士范冉、韩卓、孔亻由等三人,就托病不与太守来往。遇上党祸,也遭到禁止做官的处理。妻子死了,贫困不能埋葬,乡里人想帮助他办棺服,符融不肯接受。说:“古时候死了人,扔在野外。只有妻子可以行我的志,就土埋葬吧。”符融同郡人田盛,字仲向,与郭林宗要好,也有知人之明,不做官,逍遥自在,老死家里。
◆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舆县人。年轻时立名声,讲节操,好论人物,赏识不少人。如樊子昭、和陽士,都有名于当时。开始任郡里的功曹,太守徐趚很敬重他。府里听说子将为吏,没有不改变操守,谨饰言行的。同郡人袁绍是公族豪侠,自濮陽令离职回家,车马徒众,十分豪华,将入郡境,把宾客等打发走了,说“:我这样的车马装束,难道可以让许子将看见吗?”于是就只乘着一辆车子回了家。许劭曾经到颍川,与他同游的都是一些有道德学问的长者,他独不去看望陈萛。又陈蕃的妻子死了回乡安葬,乡里人都去参加葬礼,许劭独没有去。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许劭说:“太丘道术太广,广难得周到;仲举性情严峻,峻就不能通达。所以我不去。”他品评人物大都如此。曹操没有得志显名时,曾经办了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谈相。许劭看不起他,不肯说,曹操找了个空子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说“:你是清平之世的奸贼,乱世的英雄。”曹操极为高兴地走了。
许劭的叔祖父许敬,许敬的儿子许训,训子许相,都是三公大臣。许相因为谄媚宦官,所以官到台司封侯,多次派人请许劭,许劭以许相没有德行为可恶,始终没有去看他。许劭同县人李逵,正直有高尚的志气,许劭开始同他相好,后来两人有了矛盾,又与从兄许靖不和,当时的舆论对他不满。起先,许劭与许靖都有盛名,喜欢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换一个题目,所以汝南有“月旦评”的风俗。司空杨彪征召许劭,举方正、敦朴,征,都不应。有人劝许劭做官,他回答说“:现在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我想去淮海逃难,以保全老幼。”于是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至为周到。许劭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对我虽然很厚,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于是到曲阿投扬州刺史刘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孙策平定吴国以后,许劭与刘繇南逃豫章,死在那里,时年四十六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有名,汝南人称平舆有两条龙呢。

郭符许列传相关文章

  • 莫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莫姓氏祖宗:莫敖姓氏起源:出自芈姓。先秦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做莫敖的官职,它的地位较高,一般只能由公族的子弟担任。有的人长期担任这个职务,便被称为莫敖氏。后来简称为莫氏。...
  • 武骑士》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
  • 亡侄汝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亡侄汝备,字理含,尝梦人对之诵诗,醒而记其一联曰:草草莺花春似梦,沉沉风雨夜如年。以告余。余讶其非佳谶,果以戊辰闰七月夭逝,后其妻武强张氏,抚弟之子为嗣,苦节终身,凡三十余年,未尝一...
  • 诗既亡,春秋作①。寓褒贬,别善恶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诗既亡,春秋作①。寓褒贬,别善恶②。  [注释]  ①诗:《诗经》。 既:已经。 亡:衰败,冷落。 春秋:书名。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订而成。    ②寓;寓含。 褒:表扬。 ...
  • 浪游记快》原文翻译 - - 《浮生六记》原文 - - 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惜乎轮蹄征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道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
  • 粤西游日记四》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二日 晨餐后,与静闻、顾仆裹蔬粮,携卧具,东出浮桥门。渡浮桥,又东渡花桥,从桥东即北转循山。花桥东涯有小石突临桥端,修溪缀村,东往殊逗人心目。山峙花桥东北,其嵯峨之势,反不若东...
  • 应机施教》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有些人讨论问题,讲话非常有理,议论非常精辟。但是要了解,听到话讲得对,就是止于话,不要认为此人话讲对了,就是君子,是了不起的人。你看见他态度温和,言...
  • 生活的艺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
  • 王桂庵》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王樨字桂庵,大名世家子。适南游。泊舟江岸。临舟有榜人女绣履其中,风姿韶绝。王窥既久,女若不觉。王朗吟“洛阳女儿对门居”,故使女闻。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
  • 真定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膨膨而以为病,告之母。母曰:“动否?”曰:“动。”又益异之。然以其齿太稚不敢决。未几生男。...
  • 告子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
  •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
  • 唐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唐 姓氏祖宗:唐叔虞 姓氏起源: 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
  • 檀弓误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檀弓》载吴侵陈事曰:“陈太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rd...
  • 刘守、逸民、无何有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刘守 满江红(刘守解任) 归去来兮,要待足、何时是足。荣对辱、饮河鼹鼠,无过满腹。浴月朝霞红赛锦,排云晚岫青如玉。更修筠、与合抱长松,依梅麓。 森画戟,谩符竹。舞袖短,辕驹局。惟...
  • 陈纪六陈宣帝太建七年(乙未,公元575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未(十六日),陈宣帝到南郊祭天。   [2]癸酉,周主如同州。   [2]癸酉(十八日),北周国主去同州。   [3]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
  • 郡国三》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兖州、徐州) ○兖州 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陽 济陰 ○徐州 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陈留郡(武帝置。雒陽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
  • 徐商、刘损、霍总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九十七 卷597_1 《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徐商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 同年坐上联宾榻, 宗姓亭中布锦茵.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
  • 元稹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二十一 卷421_1 《村花晚(庚寅)》元稹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村中女儿争摘将, 插刺头鬓相夸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gqgQ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丝瓜 释名 天丝瓜、天罗、布瓜、蛮撤、鱼。 气味 (瓜)甘、平、无毒。 主治 1、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丝瓜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