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上卷 > 古冢现宝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上卷古冢现宝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古冢现宝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30
蜀汉后主降晋,封安乐公,殁而葬焉,墓在今山东乐陵城南之五里村。村方圆一亩,近有耕氓拾得钢枪头,长二尺许,宽约二寸半;钢刀头长三尺余,宽约五寸;又有杯孟等物,皆古磁,极华美,夏时存肉不臭。入都售之,因得小康。

又有惠王冢,在乐陵城南四十余里,相传冢内有金人男女十二,骡马鸡犬及一切器皿皆系黄金。有人得金鸽一只,售之亦小康。

每年立冬后,五更报晓。又有夜明珠,深宵出现,行路疑为皓月落地,趋至其处,浑黑无所见,远观之仍如明月焉。

古冢现宝相关文章

  • 和氏》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 唐刘宴,方七岁①。举神童,作正字②。彼虽幼,身已仕③。尔幼学,勉而致④。》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唐刘宴,方七岁①。举神童,作正字②。彼虽幼,身已仕③。尔幼学,勉而致④。  [注释]  ①刘晏:唐朝人,传说自幼熟读经书,七岁时唐明皇举他为神童,授翰林院正字。  ②正字:官职名...
  • 文事》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二...
  • 兼收并蓄见仁心》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他说我没有...
  • 谁能忘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我国的帮...
  • 否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天地否)乾上坤下《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
  • 椅桌受用》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椅桌受用 乡民入城赴席,见椅桌多悬桌围坐褥。归谓人曰:“莫说城里人受用,连城里的椅桌都是极受用的。”人问其故,答曰:“桌子穿了绣花裙,椅子都是穿销金背心的。...
  • 德经·第七十五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贤於贵生。...
  • 成公·成公十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   【传...
  • 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
  • 表第三·诸王表》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诸王表
  • 列传第六十八·列女》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汉成帝时,刘向始述三代贤妃淑女,及淫泆奢僣、兴亡盛衰之所由,汇分类别,号《列女传》,因以讽谏。范晔始载之汉史。古者女子生十年有女师,渐长,有麻枲丝茧之事,有祭祀助奠之事;既嫁,职在...
  • 卷一百十·列传第四十八》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杨云翼,字之美,其先赞皇檀山人,六代祖忠,客平定之乐平县,遂家焉。曾祖青、祖郁、考恒,皆赠官于朝。云翼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登明昌五年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特授...
  • 宗悫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宗悫,字叫元干,南陽涅陽人。叔父宗少文性格高尚,不肯做官,宗悫年少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说:“希望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宗少文说:“你如果不能富贵,一定会破坏...
  • 陆杲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祖父陆徽,是宋代的辅国将军、益州刺史。父亲陆睿,为扬州治中。 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学习 书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
  • 元帝本纪》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个儿子。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监十三年(514)封为湘东郡王,受封邑二千户。最初担任宁远将军、会稽郡太守,后入宫...
  • 范雎蔡泽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范雎,是魏国人,字叔,他到各国诸侯中去游说,想在魏王手下谋职任事,因家境贫寒无法筹集活动费用,于是就先到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谋事。 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也跟随前去。 留...
  • 甘茂亡秦且之齐》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四 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 【提要】人的命运有升有落,在落魄的时候改变命运,不仅要吃苦,而且还要多动脑筋,跑关系、找门路,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积累和优势,闯出生机来...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三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提要】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张仪...
  • 李群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八 卷568_1 《乌夜号》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