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50章 > 皇后纪第十上

后汉书

《后汉书》50章皇后纪第十上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皇后纪第十上

书籍:后汉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安思阎皇后纪
安思阎皇后阎姬,河南荥陽人。祖父阎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阎章精晓旧典,长久地得不到位次,理当升迁重要的职务,但显宗明帝认为他是后宫亲属,竟然不用,出任步兵校尉。阎章生阎畅,阎畅生皇后阎姬。阎姬有才华和美色。
安帝元初元年(114),因以选入掖庭,很得宠爱,以为贵人。
元初二年(115),立为皇后。阎皇后一心想独占安帝专宠,深怀妒忌,安帝幸宫人李氏,生皇子刘保,阎皇后就鸩杀李氏。
元初三年(116),任阎皇后父亲阎畅侍中为长水校尉,封为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
元初四年(117),阎畅去世,谥号为文侯,子阎显继嗣。
安帝建光元年(121),邓太后去世,安帝开始亲理政事。阎显及弟阎景、阎耀、阎晏都为卿校,掌管禁兵。
安帝延光元年(122),改封阎显为长社侯,食邑一万三千五百户,追尊阎皇后母宗为荥陽君。阎显、阎景的几个儿子都才八岁,并任为黄门侍郎。阎皇后既然得安帝的特别宠爱,兄弟也就参与朝政,阎皇后竟与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共同谗害皇太子刘保,废其为济陰王。
安帝延光四年(125)春,阎皇后跟着安帝到章陵,安帝在途中得病,在叶县去世。阎皇后、阎显兄弟及江京、樊丰等谋划说“:现在皇上在旅途上死了,济陰王在京城内,公卿们不期碰在一起,把他立为帝,岂不是一大祸害?”于是谎称安帝病得厉害,抬到卧车上。走了四天,急急忙忙,车马拖载回京。第二天,诈派司徒刘熹至郊庙社稷,告天请命。这天晚上,为安帝发丧。尊阎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制同于三公。阎太后想久专国政,贪立幼年,与阎显等定策禁中,迎济北惠王子北乡侯刘懿,立为皇帝。阎显等忌鮨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行于安帝朝,于是微言示意管事人参奏耿宝及其同党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谢笃、笃弟大将军长史谢宓、侍中周广、和帝乳母野王君王圣、王圣女永、永婿黄门侍郎樊严等,彼此私恩,结党营私,互相作威作福,刺探禁中秘密,呼应唱和,大逆不道。樊丰、谢恽、周广都下狱死,家属流放比景;谢宓、樊严减去死罪,处以剃去头发,铁圈束颈的刑罚;贬耿宝为则亭侯,遣其就封国,逼耿宝自杀;王圣母子流放雁门。于是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兄弟都居权要,作威作福,自由自在。北乡侯刘懿立为皇帝二百余日,病得厉害,阎显兄弟及江京等都在左右。江京拉着阎显避人共语说“:北乡侯的病是不会解除的,谁继承帝位应当及早定下来。前此不立济陰王,现在如果把他立为帝,以后他一定会怀恨在心,何不赶紧征求众多的皇子,选拔一位合适而能继承帝位的呢?”阎显听了,觉得说得很对。等到少帝北乡侯去世,江京告诉阎太后,征召济北、河间王子。但还没有来得及到达京城,而中黄门孙程等合谋杀了江京等,拥立济陰王,是为顺帝。阎显、阎景、阎晏及其同党伏诛,阎太后迁到离宫,家属流放到比景。第二年,阎太后去世,在位十二年,与安帝合葬恭陵。顺帝刘保母亲李氏埋在洛陽城北,顺帝原来不知道,也没有哪一个敢告诉他。等到阎太后去世,左右才告诉了他,顺帝感触醒悟,引发悲哀,便亲到葬地,重新举行殡殓礼仪,上尊谥为恭愍皇后,葬恭北陵,为策书金匮,藏于世祖庙。
◆顺烈梁皇后纪
顺烈梁皇后梁女内,大将军梁商之女,恭怀皇后弟弟的孙女。梁女内降生,日月光辉有祥瑞之象。梁女内少年时善于女工,好读《史书》,九岁能诵读《论语》,研习韩婴所传《诗经》,书中的大义都能领略。经常以列女图画放置于左右,自我监督和警戒。她父亲梁商十分惊异,暗地对他的弟弟们说“:我们的祖先成全赈济了河西,存活的老百姓数也数不清。虽当时皇上没有过问表彰,然积了陰德必然得到好的报应。假若吉庆泽被子孙后代,或者会让这个孩子富贵吧!”
顺帝永建三年(128),梁女内与她姑姑一同选入掖庭,时年十三。相工茅通见了梁女内,吃了一惊,再举手拜贺说:“这叫做日角偃月:前额中央隆起,形状如日;两眉弯弯如半月,是极贵的生相,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太史用龟甲占得寿房,又用蓍草占得坤卦之变化,比九五,居得其位,显示吉祥。于是顺帝以梁女内为贵人,常常特别受到宠幸。梁贵人从容辞谢并说“:帝王要像温暖的陽光广泛地施舍才是德,后妃要像螽斯不妒忌不专宠独占才是义,子孙众多,蛰蛰然幸福就由此兴起。希望皇上把云雨之恩泽均匀地撒在所有后妃身上,使后妃像鱼一样按先后轮次以进,使得小妾我免遭诽谤之罪。”因而顺帝更加敬重梁贵人了。
顺帝陽嘉元年(132)春,管事人奏立长秋宫,因乘氏侯梁商的祖姑,是章帝贵人,生和帝,《春秋》之义,娶先大国,梁小贵人宜配天赐福。。,立为皇后,正其内位,居陰德之极。顺帝采纳了这个奏议,于寿安殿立贵人梁女内为皇后。梁皇后少年时很聪惠,深深知晓前世的兴衰得失的道理,她虽以德进于尊位,却不敢有骄横专宠的思想,每当日蚀月蚀,谴见于天,她就解衣素服谢罪,寻求解除过失。
建康元年(144),顺帝去世。梁皇后无子,美人虞氏子刘炳立,是为冲帝。尊梁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冲帝不及一年去世,质帝立,梁太后仍秉朝政。这时,扬州妖贼和九江盗贼徐凤,寇扰州郡,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攻城暴掠,田赋税收名目繁多。官民穷困枯竭。梁太后日夜勤劳,至诚待人,信任上了年纪的贤者,委任太尉李固,选拔忠良之士,务必实行节俭。贪财奸慝的败类,多被诛戮或罢免。有聚众闹事的寇贼,分兵讨伐,都得以消灭平息。因此,天下平和,宗庙社稷得以安宁。然而梁太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竟然鸩杀质帝,专权暴虐,忌恨残害忠良,多次以邪说疑误梁太后,立桓帝杀李固。梁太后又溺爱宦官,封官赐爵,因而天下失望,不得人心。
和平元年(150)春,梁太后还政于桓帝,并且病情严重,于是乘辇到宣德殿,召见皇宫内的尚书、中书等官属及梁氏诸兄弟。下诏书说“:我素有心下结气的老病,近日以来,加以浮肿,不爱饮食,渐渐地更加沉重困顿,近来使得内外为我劳心祝祷。我私自考虑。日夜觉得虚弱恶劣,恐不能再与诸公卿士相终始了。已经立了英明的皇上,承继大统,恨不能长久地教养,尽观其现在未来。今以皇帝、将军兄弟委托股肱大臣,希望各自勉励。”后二日,梁太后去世。在位十九年,享年四十五。与顺帝合葬宪陵。
◆虞美人传
虞美人,以良家女年十三选入掖庭,生冲帝,又生女舞陽长公主。自汉兴,母氏莫不尊宠。顺帝既未加美人爵号,而冲帝早夭,大将军梁冀秉政,忌恶他族,故虞氏受到压抑而不得升登,但称“大家”而已。
◆陈夫人传
陈夫人,家本魏郡,少时以声伎入孝王刘鸿宫,得宠幸,生质帝。也因为梁氏的缘故,得不到荣宠。
灵帝熹平四年(175),小黄门赵。。,议郎卑整上书说:“《春秋》之义,母以子贵。隆汉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没有不加封荣宠的。今冲帝母虞大家,质帝母陈夫人,都诞生圣皇,而没有称号。臣子虽贱,还有追赠的恩典,况二母现在,不享受崇高显贵的位置,没有遵循先世的典则以垂示后世。”灵帝为其言所感,乃封虞大家为宪陵贵人,陈夫人为渤海孝王妃,派中常侍持符节授印绶,遣太常以三牲告祀顺帝宪陵、冲帝怀陵、质帝静陵。
◆孝崇。。皇后纪
孝崇。。皇后。。明,为蠡吾侯刘翼媵妾,生桓帝。桓帝即位,第二年,追尊刘翼为孝崇皇,陵曰博陵,以。。皇后为博园贵人。
桓帝和平元年(150),梁太后去世,于是就博陵尊。。皇后为孝崇皇后。派司徒持符节奉策书授玺绶,送乘舆器服,具备法物。宫曰永乐。设置太仆、少府以下官员,都照长乐宫旧制。又设置虎贲、羽林卫士,起宫室,分钜鹿九县为。。后汤沐邑。
在位三年,元嘉二年(152)去世。以桓帝弟平原王刘石为丧主,殓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礼仪制度比照恭怀皇后。派司徒持符节,大长秋奉行吊唁祭祀,治丧费钱四千万,布四万匹,中谒者仆射掌管护卫丧事,侍御史监护大驾次第。诏安平王刘豹、河间王刘建、勃海王刘悝、长社、益陽二长公主,与诸国侯三百里内者,及中二千石、二千石、令、长、相都来会葬。将作大匠复土,缮庙,与蠡吾侯刘翼合葬博陵。
◆桓帝懿献梁皇后纪
桓帝懿献梁皇后梁女莹,顺烈皇后的妹妹。桓帝初为蠡吾侯,梁太后征召入宫,想将妹妹嫁桓帝。没有来得及举行婚礼,恰值质帝去世,桓帝即帝位。第二年,管事人奏太后说:“《春秋》祭公迎王后于纪,在涂则称后。今大将军梁冀妹妹,当嗣贤良聪明的母亲。结婚之际,太后先有令允许结亲,应恭备礼仪章则,按时纳币以成亲。请令三公、太常案礼仪。”太后批示同意。于是一切依照孝惠皇帝纳皇后的做法,聘礼黄金二万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概照前汉的仪礼。
建和元年(147)六月,梁女莹始入掖庭,八月立为皇后。当时梁太后秉政,梁冀专权,所以梁后独得宠幸,自妃嫔以下没有能分享半点皇帝的宠幸的。梁后凭藉姐姐哥哥的庇荫和势力,便任意奢靡,宫室周彡彩,帷幄华丽,服饰珍贵,用具奢华,成倍地超过以前旧制。等到梁太后去世,桓帝对她的恩爱渐渐衰退。梁后自已没有儿子,暗怀怨恨忌恨,宫人孕育,很少有得以保全的。桓帝虽受逼迫畏惧梁冀,对梁后不敢谴责兴怒,然亲幸梁后日见稀少。
至延熹二年(159),梁后因忧愁恚恨去世,在位十三年,葬懿陵。这年,梁冀受诛,废懿陵为贵人冢。
◆桓帝邓皇后纪
桓帝邓皇后邓猛女,和熹皇后堂兄子邓香之女。母名宣,先嫁邓香,生猛女。改嫁梁纪,梁纪是大将军梁冀妻子孙寿的舅舅。邓猛女少年时丧父,随着母亲到了梁纪家居住,因而冒姓梁。梁冀妻子孙寿见邓猛女长得漂亮,桓帝永兴中进入掖庭,为采女,获得桓帝极度的宠爱。第二年,封邓猛女兄邓演为南顿侯,位特进。邓演去世,子邓康为嗣。等到懿献梁皇后梁女莹去世,梁冀受诛,邓猛女立为皇后。桓帝深恶梁氏,改皇后姓为薄,封邓皇后母宣为长安君。四年,管事人奏邓皇后本郎中邓香之女,不宜改易他姓,於是恢复邓姓。追封邓香车骑将军安陽侯印绶,改封母宣、侄邓康大县,宣为昆陽君,邓康为氵比陽侯,赏赐万万。宣去世,车马赙钱葬礼,都照皇后母亲后事规格办理。以邓康弟邓统袭封昆陽侯,位侍中;邓统堂兄邓会袭封安陽侯,为虎贲中郎将;又封邓统弟邓秉为氵育陽侯。邓氏宗族都位列校、郎将。桓帝多所宠幸,博采宫女多至五六千人,驱役随从使唤者,更成倍于此数。邓后依仗自己的尊位骄横忌妒,与桓帝宠幸的郭贵人互相诬陷控诉。
延熹八年(165),桓帝诏令废后,送掖庭内暴室,忧郁死去。立为皇后七年。葬于北邙。邓后叔父河南尹邓万世及虎贲中郎将邓会都下狱死。邓统也拘系于暴室,免去昆陽侯爵位及侍中官位,遣归本郡,财物没收充公。
◆桓思窦皇后纪
桓思窦皇后窦妙,章德皇后从祖弟的孙女,父亲窦武。
桓帝延熹八年(165),邓皇后邓猛女废,窦妙选入掖庭为贵人,这年冬,立为皇后,而桓帝很少宠幸,桓帝最宠幸的是采女田圣等。
桓帝永康元年(167)冬,帝卧病,以田圣等九采女为贵人。桓帝去世,无嗣,窦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定策,立解犊亭侯刘宏,是为灵帝。窦太后素性忌妒残忍,积怒田圣等,桓帝灵柩尚在前殿,就把田圣杀了。又想把所有贵人都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苦劝谏,才没有下手。这时窦太后父亲窦武陰谋诛杀宦官,而中常侍曹节等诈称灵帝诏书把窦武杀了,把窦太后搬到南宫云台,家属流放到比景。窦武虽然被诛杀了,灵帝还是念及窦太后援立自己为帝的功劳,
建宁四年(171)十月初一,率领群臣朝太后于南宫,亲自奉献祝寿。黄门令董萌,因此多次为太后申诉怨忿,灵帝一一采纳,供养资奉比以前有所增加。中常侍曹节、王甫疾恨董萌依附帮助窦太后,便诬陷他毁谤灵帝母所居永乐宫,董萌因罪下狱死。
熹平元年(172),窦太后母死于比景,太后患疾去世。立七年。与桓帝合葬宣陵。
◆孝仁董皇后纪
孝仁董皇后,河间人。为解犊亭侯苌夫人,生灵帝。
建宁元年(168),灵帝即位,追尊苌为孝仁皇,陵曰慎陵,以后为慎园贵人,及至窦武诛,第二年,灵帝使中常侍迎贵人,并征召贵人兄董宠到京师,上尊号为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拜董宠为执金吾。后因假称永乐后属请,下狱死。等到窦太后去世,孝仁皇后才参与朝政,使帝卖官索取财货,自纳金钱,盈堂满室。
灵帝中平五年(188),以孝仁皇后兄子卫尉修侯董重为骠骑将军,领兵千余人。起先,孝仁皇后自养皇子刘协,多次劝帝立为太子,而何皇后怨恨,议未定而灵帝去世。何太后临朝,董重与何太后兄大将军何进权势相矛盾,孝仁皇后每次想参与干涉政事,何太后就禁止阻拦。孝仁皇后忿怒恚恨骂道“:你现在这么强横跋扈,依仗你哥哥的权势吗?当令骠骑将军(董重)砍断何进头来。”何太后听到这话,就告诉何进。何进与三公及弟车骑将军何苗等上奏“:孝仁皇后唆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等互相勾结州郡,剥夺所在居处珍宝货赂,悉数归入永乐宫。过去蕃后不得留京师,乘舆服饰有一定的章则,饮食有一定的品位,现在请使永乐后把宫室迁到她的封国去。”皇帝批示“:可以。”何进于是派兵围骠骑将军董重府第,拘捕董重,董重免官自杀。孝仁皇后忧虑恐怖,发病突然死去,在位二十二年。这件事民间都归咎何进。孝仁皇后灵柩归还河间,与刘苌合葬慎陵。
◆灵帝宋皇后纪
灵帝宋皇后,扶风平陵人,肃宗章帝宋贵人从曾孙。
灵帝建宁三年(170),选入掖庭为贵人。第二年,立为皇后。父宋酆,执金吾,封不其乡侯。宋皇后不得灵帝宠而居皇后正位,后宫受宠幸的姬妾很多,联合谗言毁谤宋皇后。起先,中常侍王甫枉杀勃海王刘悝及妃宋氏,宋妃即宋皇后的姑姑。王甫恐惧宋皇后怨恨他,就与太中大夫程阿共同捏造谎言诬说宋皇后巫蛊惑众祝诅于神欲降祸于人,灵帝相信。
光和元年(178),下策书,收玺绶。宋皇后自己走进掖庭暴室,忧郁而死。在位八年。父亲及兄弟都被诛戮。诸常侍、小黄门在禁宫内的,都怜悯宋皇后没有一点过错,共同聚资,收殓埋葬宋皇后及其父子,归宋氏旧茔皋门亭。灵帝后来梦见桓帝发怒说“:宋皇后有何罪过,你听从那些邪孽的坏话,使她死去?勃海王刘悝既已自贬,又受诛毙。今宋氏及刘悝投诉于天,上帝震怒,你的罪孽难于挽救。”这个梦的内容十分明白清楚。灵帝醒来很是恐慌,就把这件事询问羽林左监许永说“:这是什么不祥之兆?可以把它禳除吗?”许永答说“:宋皇后与皇上一同继承皇位,以母仪亲临天下,历年已久,四海之内都蒙受她的教化,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过失和恶声。而皇上偏听谗毁嫉妒的言辞,使她蒙受无辜之罪,身遭诛戮,祸连家族,所有臣妾,都为抱怨痛惜。勃海王刘悝是桓帝妈妈的弟弟,处理封国之事和作为藩属事奉朝廷,不曾有过错误,陛下没有经过验证审察,就加罪诛杀。从前晋侯梦见大厉鬼,披长发达到地面,是因晋侯杀了厉鬼的祖先。天地之间的道义是明白清楚的,鬼神是难于欺骗得了的。应当一并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息。让宋皇后流放了的亲族返回原籍,恢复勃海王的封爵,以期消去因此而遭致的咎衍。”灵帝没有听用许永的意见,没有多久灵帝也去世了。
◆灵思何皇后纪
灵思何皇后,南陽宛城人。家里本来是杀猪的,以金帛贿赂选入掖庭。长七尺一寸,生皇子刘辩,养于史道人家,号为史侯。因而拜为贵人,很得灵帝宠幸。她性格强梁忌刻,后宫妃嫔没有不怕她的。
光和三年(180),立为皇后。第二年,追号她父亲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陽宣德侯,封她母亲兴为舞陽君。这时候,王美人怀孕,怕何皇后暗害,于是服打胎药想把胎儿打掉,但胎儿安然不动,而且多次梦见背着太陽行走。
光和四年(181),生皇子刘协,何皇后便把王美人鸩杀。灵帝大怒,想把何皇后废掉,众宦官三番五次向灵帝求情才止。董太后亲自抚养刘协,号为董侯。王美人,赵国人。祖父王苞,五官中郎将。王美人富有姿色,聪明敏慧有才干,能书能算,以良家子合乎法相选入掖庭。灵帝怜愍刘协早早失去母亲,心里又怀念王美人,作《追德赋》、《令仪颂》,寄托哀思。
中平六年(189),灵帝去世,皇子刘辩即位,尊何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企图诛杀宦官,何进却反被宦官所害,何太后母舞陽君也被乱兵所杀。并州牧董卓被征召,领兵入洛陽,蹂躏朝廷,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立刘协,是为献帝。董卓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含悲,都不敢吭气。董卓又非议何太后逼迫孝仁董皇后于永乐宫,使她忧愤而死,违背了儿媳应当孝顺姑婆之礼,于是把何太后迁于永安宫,并进鸩杀死,在位十年。董卓叫献帝到奉常亭举行哀悼,公卿都素服而朝,不书葬,不成丧。合葬文昭陵。起始,何太后新立,应当拜谒二祖庙,想斋戒,却每有变故,如此者有好几次,以致至终没有搞成。这时,有识之士心里特别奇怪,后来才知道汉家天下就是倾覆于何氏之手啊!第二年,山东义兵大起,讨伐董卓专权乱政。董卓便将弘农王安置于阁上,要郎中令李儒进鸩毒,对弘农王说:“服用这个药,可以辟除恶秽。”弘农王说:“我没有疾病,是你想杀我罢了!”不肯服用。董卓强迫他饮用,不得已,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作别。进行劝酒中,弘农王悲哀地唱道:“天道变了啊我何等艰难!丢掉万乘之国啊退守为藩王。逆臣逼迫啊使我的命不得延长,我将离你而去啊到幽冥玄渺的地方!”因而叫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皇天崩塌啊后土倾颓,身为皇帝啊而命短夭摧。我和你生死异路啊从此背离。怎奈我孤独一人啊心中哀悲!”因而泪下涟涟抽抽噎噎,在坐的也都。。希欠叹气。弘农王谓唐姬说:“你是王者的妃子,不可再为一般官吏和平民之妻。希望你自爱,从此永别离!”弘农王饮鸩而死,时年十八。唐姬,颍川人。弘农王死,回归故里。她父亲会稽太守唐瑁想让她改嫁,唐姬发誓不许。及李莈破长安,派兵抄检关东,抢得唐姬。李莈想要她做妻子,唐姬坚决不答应,也不说自己是弘农王之姬。尚书贾诩知道了这件事。告诉了献帝,献帝闻知感动凄怆,便下诏迎接唐姬,安置在园寝中,派侍中持符节封唐姬为弘农王妃。
献帝初平元年(190)二月,葬弘农王于故中常侍赵忠现成的圹穴中,谥为怀王。献帝找到他母亲王美人的哥哥王斌,王斌带着妻子到长安,赏赐第宅田业,拜奉车都尉。
兴平元年(194),献帝加冠于首。管事人奏请立皇后。献帝下诏书说“:我禀赋不太恢宏,又正碰到祸乱降临,没有克绍先人大业,以光耀前朝的典章制度。我母亲前已去世了,没有起陵寝,礼仪有阙,心中忧结。三年服期忧伤,不应提及这件事,暂且等以后再说。”于是管事人奏请追尊王美人为灵怀皇后,改葬文昭陵,礼仪规模比照章帝的敬陵和安帝的恭陵,派光禄大夫持符节执行司空事奉上玺绶,王斌与河南尹骆业复土。王斌返还,升任执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户。病死,赠前将军印绶,谒者监护丧事。长子王瑞袭爵。
◆献帝伏皇后纪
献帝伏皇后伏寿,琅笽东武人,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伏完,沉着器度大,袭爵不其侯,娶桓帝女陽安公主,为侍中。
献帝初平元年(190),从帝西迁长安,伏寿这时入掖庭为贵人。
兴平二年(195),立为皇后,伏完任执金吾。不久,献帝东归,李莈、郭汜等追击打败献帝于曹陽,献帝于夜晚偷渡黄河到山西境,六宫妃嫔都步行出营跟随。伏皇后手持细绢数匹,董承叫符节令孙徽持快刀威胁夺下,杀左右侍者,血液飞溅到伏皇后衣上。等到达安邑,献帝穿的衣服都烂了,以枣栗为粮。
建安元年(196),任伏完为辅国将军,仪制同于三公。伏完认为政权全在曹操手,自己嫌自己枉为皇上的外戚,于是把印绶缴上,任中散大夫,不久改任屯骑校尉。十四年去世,儿子伏典继嗣。献帝迁都许昌,徒然守着虚位,值宿警卫侍兵,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旧党羽和姻亲密戚。议郎赵彦曾经向献帝出谋划策,曹操深恶而把他杀了。其余内外不和曹操一条心的,多数遭到诛戮。曹操后来因事入殿中见到献帝,献帝极端愤怒,因说:“您假使能够辅助我,那么就希望你优厚相待;否则的话,就希望你恩爱相加把我抛弃。”曹操大惊失色,磕头求出。旧有的规矩,三公大官领兵朝见皇上,要让虎贲兵员执锐利武器左右相挟。曹操退出之后,顾盼左右,汗流浃背。自此以后,曹操不敢再这么朝见皇上了。董承女为贵人,曹操杀了董承,又要求杀他的女儿贵人。献帝认为贵人怀孕在身,连连请予免诛,终不能得。伏皇后看了这个情况,从此心怀恐惧。于是给她父亲写信,讲曹操残酷逼迫的凶相,要她父亲秘密地图划铲除曹操。伏完不敢动手。至十九年,秘密事泄露了。曹操追查大怒,便逼着献帝废去伏皇后,并假为策书说:“皇后伏寿,由卑贱而得入宫,以至登上皇后尊位,自处显位,到现在二十四年。既没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样的徽音之美,而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陰险地怀抱妒害,包藏祸心,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现在派御史大夫郗虑持符节策书诏令,把皇后玺绶缴上来,退去中宫,迁往其他馆舍,唉!可悲伤啊!伏寿咎由自取,未受审讯,幸甚幸甚!”又以尚书令华歆为希阝虑副手,统兵入宫逮捕伏后。伏后紧闭门户匿藏墙壁中,华歆伸手将伏后牵出。时献帝在外殿,引郗虑于座。伏后披发赤脚徒步而行哭泣着经过献帝面前告别说“:不能再使我活下去吗?”献帝说“: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回头望着郗虑说“: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于是曹操将伏后下于掖庭暴室,幽禁去世。所生二皇子,都被鸩杀。伏后在位二十年,她的兄弟及宗族株连死者百余人,她母亲盈等十九人流放到涿郡。
◆献穆曹皇后纪
献穆曹皇后曹节,是魏公曹操的中女。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进纳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纟熏五万匹,年纪小的留国待年长。建安十九年(214),一同拜为贵人。到伏皇后被弑,第二年,立曹节为皇后。魏受汉献帝禅位,派使者索取玺绶,皇后曹节怒而不给。这样追索玺绶好几次,曹皇后才将使者叫进去,亲自数落责骂,并持玺抛掷轩下,从而涕泣纵横说:“上天是不会让你们延续长久的!”左右在场的人都不忍抬头仰视曹皇后。曹皇后在位七年。曹魏夺得了帝位以后,以曹皇后为山陽公夫人。此后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260)去世,与献帝合葬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史家评论说:汉代皇后没有谥号,都因帝的谥号以为称号。虽高祖吕后专政,昭帝上官皇后临朝,也没有特殊称号。光武中兴,明帝继位,才为其母光武陰皇后建立光烈之称叫光烈陰皇后。其后都以德为配,至于贤愚优劣,混同一贯都是这样,所以明帝马皇后称明德马皇后;章帝窦皇后称章德窦皇后,都以德称。其余只有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统,以追尊为重,特有称号,如和帝母章帝梁贵人,追尊为恭怀、孝景皇后;桓帝母蠡吾侯刘冀媵妾。。明,追尊为孝崇皇后便是。献帝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帝邓绥皇后为和熹邓皇后,自此以下,如安帝阎姬皇后为安思阎皇后,顺帝梁女内皇后为顺烈梁皇后,都依此而加谥号。
史家赞颂说:坤为地,它的可贵之处就是载得厚重;陰是指女性,她的责任就是正位于内,《诗经》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才是君子的配偶;《易经》讲归妹之象,少陰而承长陽,悦以动之。众多的后妃,配皇为俪,以示忠贞贤淑。良哲媚人,承受这天赐的福禄。颁布政治于兰闺,宣扬礼教于椒屋。有的因德操而升高位,如明德马皇后、和熹邓皇后;也有因幸运而跻于尊显,如安思阎皇后、灵思何皇后。身当隆高的极位,家族都得到恩泽。看到太陽的影子,便想争得更多的光辉;孤绝的方山,都想耸立峻拔。一味乘着刚愎的性格,必定多方受阻;像地一样卑顺行之,无往而不顺畅。咎衍是集骄傲自满而来,福禄是协调贞忠诚信而至。吉庆的延续全靠自己,祸患的形成不能归罪于别人的挑衅。

皇后纪第十上相关文章

  • 常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常姓氏祖宗:卫康叔姓氏起源:以邑为氏,为卫康叔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
  • 孝悌通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乾隆庚子,京师杨梅竹斜街,火所毁殆百楹。有破屋岿然独存。四面颓垣,齐如界画,乃寡媳守病姑不去也。此所谓孝弟之至,通于神明。 ...
  • 九头鸟》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 ...
  • 卷二十四》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睢水出梁郡鄢县,睢水出陈留县西蒗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陈留北县也。按在...
  • 黍离》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孔明劝曰:“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王上且宜保养尊体,...
  • 刺骄》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生乎世贵之门, 居乎热烈之势, 率多不与骄期而骄自来矣. 非夫超群之器, 不辩於免盈溢之过也. 盖劳谦虚己, 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 则去之者多;附之者众, 则安之徽也;...
  • 鼻影作枣》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鼻影作枣 近视者拜客。主人留坐待茶。茶果吃完。视茶内鼻影。以为橄榄也。捞摸不已,久之忿极,辄用指撮起,尽力一咬,指破血出。近视乃仔细认之,曰:“啐,我只道是橄榄,却原来是...
  • 郭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郭 姓氏祖宗:姬姓后裔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
  • 王雱、张景修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王雱 倦寻芳慢(中吕宫)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
  • 庄公·庄公二十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癸丑,葬我小君文姜。陈人杀其公子御寇。夏五月。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冬,公如齐纳币。   【传】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
  • 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桓,字彦威,真定藁城人。父木,知汝宁府,因家焉。桓以国子生释褐,授滑之白马丞,入补中书掾,擢国子典簿。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以言事不合去。未几,汝宁盗起,桓避之确山。贼久知桓名,袭获...
  • 志第四·五行》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五行   五行之精气,在天为五纬,在地为五材,在人为五常及五事。五纬志诸《天文》,历代皆然。其形质在地,性情在人,休咎各以其类,为感应于两间者,历代又有《五行志》焉。两汉以...
  • 汪应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他年幼时就很庄重、严肃,不同于一般的儿童,五岁就知道读书,要他回答问题时往往言语惊人,他还认识许多奇异的字。汪应辰家贫没油点灯,他常常拾柴点火看书...
  • 列传第七十八》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艺术下 周澹 李修 徐謇(从孙之才) 王显 马嗣明 姚僧垣 褚该 许智藏万宝常 蒋少游 何稠 周澹,京兆鄠人也。多方术,尤善医药,遂为太医令。明元尝苦风头眩,淡疗得愈,由此位特进,...
  • 萧正德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萧正德字公和,从小凶狠奸邪,结交 无赖亡命徒,盗掘坟墓,屠杀 耕牛,又好打猎。齐朝建武年间,梁武帝还没有生子,收养他作儿子。等平定建康以后,生下昭明太子,正德还归本家。天监初年,封他...
  • 崔弘度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崔弘度字摩诃衍,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魏国司空。 父亲崔说,北周敷州刺史。 弘度膂力过人,仪貌魁伟,脸上长满胡 须。 他生性严酷。 十七岁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之为亲...
  • 孙法宗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孙法宗,吴兴人,父亲遇难被杀,尸骨未被收葬。母亲和兄长都饿死了。法宗年龄小逃脱了。到十六岁时才得以还家。单身一人,勤奋劳动。在霜上行走,在草间露宿。经办棺材、建造坟墓、安...
  • 韦庄、牛峤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九十二 卷892_1 《诉衷情》韦庄 烛烬香残帘半卷,梦初惊。 花欲谢,深夜,月笼明。 何处按歌声,轻轻。 舞衣尘暗生,负春情。 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 垂玉佩,交带,袅纤腰。 鸳梦...
  • 呆耳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呆耳 释名 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 (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