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50章 > 嵇绍传

晋书

《晋书》150章嵇绍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嵇绍传

书籍:晋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因父亲曾获罪,安居家门。山涛管理选评官吏的事,上奏武帝说:“《康诰》说的有:‘父子间罪不互相牵扯。’嵇绍贤能可比春秋时晋国的谷阝缺,应当加给旌命,请求赐他秘书郎之职。”武帝对山涛说:“照你所说,可以任辅丞,岂止为秘书郎之职。”于是下诏书征用他,离家作秘书丞。
嵇绍刚到洛陽,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才见到嵇绍,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接着升迁为汝陰郡太守。尚书左仆射裴危页也很器重他,常说:“假使令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有遗弃的人才。”沛国的戴日希年青有才气,同嵇绍的侄儿嵇含友好,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必不会成器。戴日希后任司州主簿,因品行不好被斥退,州里民众都说嵇绍具有知人之明。后转任豫章郡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孝期届满,被授任为徐州刺史。当时石崇作都督,性情虽傲慢粗暴,但嵇绍以道义相助,所以石崇也很亲敬他。后又因长子死离职。
元康初年(291),任职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因是外戚受宠爱,年青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皆依附他。贾谧恳请嵇绍与他交往,嵇绍却疏远他不应允。等到贾谧被诛,嵇绍正在官署,因他不迎合结交暴类,封为弋陽子,迁任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道:“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当接受大名,微德之人当接受微名,文武这些谥号,宣扬死者功德可嘉,灵厉这些谥号,表示死者昏暗胡涂。由于近来掌礼制之官附和情弊,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当加谥号为缪。”此事下达给太常处理,当时虽不听从嵇绍的意见,朝廷大臣都有点怕他。
赵王司马伦篡夺了帝位,嵇绍暂任侍中。惠帝恢复帝位后,仍居侍中之职。司空张华被司马伦杀害,朝中重新议论审理他的事,提出恢复他的官爵,嵇绍又驳道:“为臣的敬奉君主,应摒弃烦躁与疑惑。张华历任朝廷内外要职,虽然有些可认为是好事,但其人应负乱国之责,已盖棺定论,远近皆知,国家祸乱的开端,实是张华造成的。所以春秋时郑伯经问罪幽公之乱,掘开斫毁子家的棺圹;鲁有弑杀隐公之罪,史书终篇贬低公子。。。没有容忍重大刑戮,使事件后来扩大了,所以认为不应恢复其爵位,审理其无罪。”当时惠帝刚刚复位,嵇绍又上疏说:“臣听说能以前车为鉴的人车子不会倾覆,能改革以往弊政的人政治就不会败坏。国家的统一靠国君之力,百废之兴靠使用众多的人才,所以周文王兴国表率在前,成王、康王享太平于后。生存不忘死亡,《易》书的阐述最为恰当。希望陛下不要忘了金墉,大司马不要忘了颍上,大将军不要忘了黄桥,这样祸乱之源就无处萌生了。”
齐王司马礒已经辅佐国事,大举营造达官贵族宅第,放纵奢侈日甚一日,嵇绍上书进谏说:“夏禹王以住陋室为美,唐尧、虞舜以住茅屋显其德,华丽的住宅虽多,无济于国家的危亡,私自毁坏太乐官署而广建宅第,兴起营造之工为三王建造住宅,这难道是今天当务之急!现在国事刚刚安定,万民景仰,都期待施给恩惠,所以应减少大举营造的繁劳,深思谦受益满招损之理。恢复君位的功绩不可忘却,但箭与垒石的危险也不可忘却。”司马礒虽曾以卑谦之辞回答嵇绍,但终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嵇绍曾往司马礒处议事,司马礒举行宴会,召有董艾、葛。。等一齐讨论时政,董艾对司马礒说:“嵇侍中擅长管弦,公可令奏一曲。”从属送上琴,嵇绍推辞不接受。司马礒说;“今天因为欢乐,您何故吝啬奏一曲呢!”嵇绍回答说:“公挽救国家危亡,当以法度和礼制为准则,建功名垂后世。嵇绍虽然空虚浅陋,愧列君主左右,腰系印绂头戴礼帽,鸣玉佩于王殿官署,怎么可以操作琴弦而作伶人的事!如果脱去公服参与私人宴会,我决不敢推辞。”司马礒十分惭愧。董艾等因各自不得意而告退。不久,因公事免职,司马礒任用为左司马。过了十天,司马礒被诛。开始,有兵战,嵇绍逃开,奔赴王宫,东阁下持有弩弓的人,正要射他,遇殿中领兵的萧隆,从面容上看嵇绍是位长者,猜测他不是一般人,赶上前拔掉箭,便幸免于难。以后便回到荥陽旧居。
不久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重任侍中。河间王司马禺页、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趋京都,借以讨伐长沙王司马磖,帝王车驾驻扎城东。司马磖向属众宣告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力在前面引导,我们死也如生。”于是授给嵇绍使持节、平西将军。继而司马磖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皆往邺城向司马颖认罪,嵇绍等均被贬官,罢免为庶民。不久朝廷又有北向征伐的战役,征召嵇绍,恢复了爵位。嵇绍因天子蒙受风尘,接奉诏书驰往行驾驻处。恰逢王师在荡陰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皆纷纷溃逃,只有嵇绍俨然端正冠带、挺身捍卫,军队接近銮驾,飞箭如雨,嵇绍便被射死在皇帝身旁,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当初,嵇绍奉诏前往,侍中秦准问他说:“今日向敌出击,您有骏马吗?”嵇绍正颜厉色答道:“帝驾亲征,是以刚正征伐叛逆,理应不战而胜。如果皇帝有失,为臣子的当以死殉节,骏马有何用?”闻听这些话无不叹息。当张方挟制皇帝迁都长安时,河间王司马禺页表彰追赠嵇绍为司空,晋爵位为公。恰巧皇帝还都洛陽,此事便未履行。东海王司马越驻防许昌,路经荥陽,探拜嵇绍的墓,哭得伤心极了,刻石立碑,又上表请求追赠官爵。皇帝这时才派使者下文追赠侍中、光禄大夫,加赠金印和紫色丝带,晋爵为侯,赏给墓田一顷,守墓人十户,用少牢礼祭祀。元帝司马睿为左丞相时,承袭前制,认为嵇绍死节之事关系重大,而追赠之礼与功勋德操不合,又上表请求追赠太尉,用太牢礼祭祀。当他即了帝位,赐谥号称忠穆,又用太牢礼祭祀。
嵇绍素行害谷达洒脱,不拘小节,但开朗而有约束,通达而不杂乱。他与侄子嵇含等五人同居,对他们的抚养体恤如亲生。门生及老部下思念他留下的仁爱,按丧礼守住墓旁,守满三年者有三十多人。长子嵇纁,有父亲的风度,早死,由侄孙嵇翰袭封。成帝时常缅怀嵇绍之忠,加嵇翰为奉朝请。嵇翰因无兄弟,自己上表请回本家。太元中(376~395),孝武帝下诏说:“褒奖德操宣扬仁爱,圣明帝王都命记入典籍。去世的太尉、忠穆公行德高远,人虽不在而美名更著,忠贞高洁之风,著称千载。每想到他的事,便凄楚忧伤。忠贞之士的后代,祭祀应当久远,借此广为彰明高尚气节,推崇奖励礼教。可以查访他的同宗,袭封官爵主持祭祀。”于是又将嵇翰的孙子嵇旷封为弋陽侯。

嵇绍传相关文章

  • 大旋风》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宁津苏子庾言,丁卯夏,张氏姑妇同刈麦,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妇怒,以镰掷之,洒血数滴渍地上,方共检寻所失,妇倚树忽似昏醉,魂为人缚至一神祠,神怒叱曰:悍妇乃敢伤我吏,速受...
  • 卷九》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上卷 - - 后汉中兴初,汝南有应枢者,生四子,而尽见神光照社。枢见光,以问卜人。卜人曰:“此天祥也。子孙其兴乎!”乃探得黄金。自是子孙宦学,并有才名。至玚,七世通显。车骑将军巴郡...
  • 穷哉法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下面提出问题来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
  • 第五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 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黍苗》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 第五十九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公孙胜对宋江,吴用,献出那个阵图,道:“是汉末三分,诸葛孔明摆石为阵之法:四面八方,分八八六十四队,中间大将居之;左旋右转,按天地风云之机,龙虎鸟蛇之状;待他下山冲入阵来,两军...
  • 爰盎小人》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报私怨,初非尽忠一意为君上者也。尝为吕禄舍人,故怨周勃。文帝礼下勃,何豫盎事,乃有“非社稷臣”之语,谓勃不能争吕氏之事,适会成功耳。致文帝...
  • 徐安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徐安国 蓦山溪(早梅)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赏心乐事,又也何曾废。烟露湿铅华,误啼妆、三年客里。江南芳...
  • 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撒马儿罕,即汉罽宾地,隋曰漕国,唐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驸马帖木儿...
  • 志第三十三·礼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亲征 遣将 礻马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四曰军礼。亲征为首,遣将次之。方出师,有礻马祭之礼。及还,有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之礼。平居有阅武...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夫术数占相之法,出于陰陽家流。自刘向演《洪范》之言,京房传焦赣之法,莫不望气视祲,悬知灾异之来;运策揲蓍,预定吉凶之会。固已详于鲁史,载彼《周官》。其弊者肄业非精,顺非行伪,而庸...
  • 职官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御史台(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 郭荣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郭荣字长荣,自称是太原人。 父亲郭徽,在西魏大统末年任同州司马。 当时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任刺史,因此与高祖有旧。 郭徽后来官至洵州刺史、安城县公。 到隋高祖受北...
  • 和士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 商,本姓素和氏。父安,恭敬机敏善于侍奉人,慢慢迁官为中书舍人。魏孝静帝曾在半夜与朝臣聚会,命令安看北斗的斗柄指向何方,安答:&ldqu...
  • 席阐文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席阐文,安定临泾人。年少时孤苦贫穷,涉猎书史。齐朝初年,为雍州刺史萧赤斧中兵参军,因此和他的儿子萧颖胄关系融洽。又任西中郎中兵参军,统领城局。高祖将要起义时,阐文深劝之,颖胄...
  • 许麋孙简伊秦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许靖传、麋竺传、孙乾传、简雍传、伊籍传、秦宓传) 许靖传,许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 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邵一同成名,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谐洽。许邵...
  • 陆龟蒙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一十七 卷617_1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 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 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离骚...
  • 长孙佐辅、张碧、张瀛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六十九 卷469_1 《拟古咏河边枯树》长孙佐辅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卷469_2 《别友人》长孙佐辅 愁多不忍醒时别,想极还寻...
  • 朱湾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零六 卷306_1 《九日登青山》朱湾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卷306_2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