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50章 > 王豹传

晋书

《晋书》150章王豹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王豹传

书籍:晋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王豹,顺陽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用王豹为主簿。司马礒骄傲放任,失去天下人心,王豹致信给司马礒说:
豹听说王臣忠直尽职,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那是为了使皇上安心,时局稳定,保全国家的山河。所以为臣的如果欺蒙国君,施之刑罚也不为过分;为君的如果抵制直谏的臣子,给他加上灵、厉这样的谥号也不为过分。伏思明公虚心屈己对待士人,畅开胸怀接受善言,以诚恳待人著称,但逆耳之言却未见纳。豹伏念晋朝政治逐渐衰退,起自惠帝元康(291~299)以来,在职宰相,没有一人善终,这是受形势影响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不好。时下明公能够平息祸乱,安定了国家,所以再因循以前使国家倾败的办法,沿袭中间覆车的轨迹,希望长治久安,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现在河间王扎根关右,成都王盘踞旧魏领地,新野王扩大封地到江汉,三个方面尊贵的王,各自刚强气盛,并主管军马,处在险要的地方。况且明公兴义兵伐叛逆,功名冠绝天下,圣德光芒闪耀,威名震撼今世。现在以难于奖赏的功勋,挟制恐骇主上的威力,独自占据京都,专行操纵大权,进可使在上的帝王陷于灾祸,退可使蒺藜蔓生宫廷,希望在此情况下求得太平,不知是否会降福。敢凭自己浅陋的见解,陈述下愚之情。
昔日武王伐纣,封立诸侯为二宗伯,自陕以东,由周公旦领治,自陕以西,由召公。。领治。直到周代末年,诸侯称霸的时代,周室不过数州的地方,四境强兵不敢窥视天子之权,所以如此,是普天下习惯于尊奉天子的缘故。如今果能奉行周制,以成都王为北州的方伯,管理黄河以北的王侯,明公为南州的方伯,统摄南疆的官长,各领本职,出镇其地,施行德政于外,尽忠守职于内,岁末统率所属纳贡给朝廷,选拔良才,任命贤俊,作为天子下面的百官,这样四海可长治久安,万国有幸,明公的功德可与周公召公媲美,危险与败坏的道路被堵塞,江山便可守住。希望明公寻思汉高祖接受娄敬的献策,省悟张良蹑汉王之足而献谋,离开面临深渊的危险,保住泰山般的安固。如果符合圣明之意,南陽许昌均可建都。
书送进了王府,却无回音,王豹又上书说道:
豹具书进献以来,已十二日,似乎圣旨瞩目高远,尚未垂目取阅,所以未下达一字指示,未示意是否适当。霸王之业的策略,安定危难的秘术,不可有一刻疏忽。伏思明公立有大功,拥有大名,怀有大德,掌有大权,有此四大,朝中小人嫉妒而不能相容,圣贤也担心害怕而战战兢兢,日已偏西尚无暇进餐,虽然要休息却未能休息。昔日周公旦把武王作为兄长,把成王视为君主,讨伐纣王有功,由自己辅助施政,布德又广又深,圣贤之恩广泛深远,忠贞仁爱孝亲敬长都达到极高的境界。但摄政时,四方制造谣言,离开君主出奔,留居东土三年,因发生大风刮倒树木禾苗的现象,成王才被感动省悟。如果不遭上天的报应,神人的明察,恐怕周公旦所临的祸也难以估量。至于掌握政权,还与召公分陕为伯。如今明公细察自己的功德可否超过周公。况且自元康以来,宰相的忧患,危机暗中发生,来不及思考,祸患无端而起,每在片刻之间,怎能安然保全生命!前车之鉴不远,这是明公所亲见的事。君子没有长远的打算,必有面临的忧患,忧患到来才省悟,后悔就来不及了。
目前如听从豹这个主张,让所有王侯都回到封国,北与成都王以黄河分界为南北二伯,成都王居邺城,明公都宛城,周围方圆千里,与境内侯伯子男诸爵相遵循定制,结好约盟,共同扶助皇家;进贡朝廷之法,依照周代典章。如合圣上打算,可先致意给成都王共同商讨。我虽只具小才,愿准备充当使者。古代燕赵替他人服役者,只是卑贱人物,百里奚,只是秦国楚国之间的商人。一经阐明他们的主张,两国之间便得到安宁。况且豹虽然鄙陋,却为一州事务的总管,又是明公倡议起事于险阻艰难的主簿。所以身虽微贱,所言未必不是。
司马礒指示说:“得到前后所白之事,均会意,即另作考虑。”
恰巧这时长沙王司马磖到来,在司马礒案上看到王豹的信笺,告诉司马礒说:“小子离间我们至亲骨肉,何不在宫门外铜驼下处死!”司马礒既不赞成王豹的主张,就接受了司马磖的意见,便上奏控告王豹说:“臣痛恨奸凶肆无忌惮乱国,皇位动摇,与成都王、长沙王、新野王联合兴起义兵,恢复国家安定局面,只想尽力于皇家,与自己的亲属宗族推心置腹参与王事,这是臣日夜自发的誓愿,无愧于神明。但主簿王豹近来屡有禀白,竟敢制造异端邪说,称臣愧居宰相,必将遭遇祸害,忧患即在旦夕,不祥之声会来得很急,意示臣与成都王分陕为伯,尽遣出各藩王。对上诬蔑圣朝明鉴驾驭的威望,对下助长妖言惑众,致使迷乱阻挠众心所向,议论诸多背道含恨,讨好两端,讥笑上司,诽谤下民,内进谗言,外行离间,制造险恶,导引奸邪,无故滋生疑忌仇怨。古代孔丘匡扶鲁国,便杀了少正卯,子产到郑国为相,先杀了邓析,实在是因为他们搅乱了名实,就是赵高那样怪异之类的人物。王豹为臣不忠不顺不义,就应令都邑街坊查核究竟,以法彰明邪正。”王豹行将死时,说:“把我的头挂到大司马门上,亲见士兵进攻齐王啊。”许多老百姓都认为王豹冤屈。不久司马磖便失败被杀。

王豹传相关文章

  • 战骑》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
  • 程器》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周书》论士,方之梓材,盖贵器用而兼文采也。是以朴斫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而近代词人,务华弃实。故魏文以为∶“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韦诞所评,又历诋群才。...
  • 谋攻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
  • 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
  • 相鼠》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时军师吴用启烦戴宗道:“贤弟可与我回山寨去取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通臂猿候健,玉臂匠金大监。可教此四人带了如此行头连夜下山来。我自有用他处。”戴宗...
  • 昭公·昭公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夏,秦伯之弟金咸出奔晋。六...
  • 僖公·僖公十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郐子,用之。秋,宋人围曹。卫人伐邢。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 庄公·庄公二十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冬,杞伯姬来。莒庆来逆叔姬。杞伯来朝。公会齐侯于城濮。   【传...
  • 庄公·庄公十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夏四月。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十月,宋万出奔陈。   【传】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遇大...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策第一。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并授修撰,如洪武中故事,设文史馆居之。预修《太祖实录》及《类要》、《时政记...
  • 王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训,肃宗时宰相揆之族孙也。始名仲言。进士擢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训陰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
  •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2)。伍举娶于王子牟③。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
  • 上注表》原文翻译 - - 《三国志》100章 - - (三国志原文) 臣松之言:臣闻智周则万理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虽尽性穷微,深不可识,至於绪馀所寄,则必接乎粗迹。是以体备之量,犹曰好察迩言。畜德之厚,在於多识往行。伏惟陛下道该渊...
  • 乌丸鲜卑东夷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乌丸传、鲜卑传、东夷传) 乌丸、鲜卑、东夷传《尚书·尧典》说:“蛮夷扰乱中国。”《诗经·小雅·六月》说:“犭严狁极其嚣张。”他们...
  • 楚元王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楚元王刘交,是高祖的同母小弟弟,字叫游。 高祖兄弟有四人,大哥叫伯,伯早逝。 当初高祖寒微时,曾经失业,经常带着宾客到寡嫂家中吃饭。 嫂子厌烦小叔子,当小叔子再带着客人来时,嫂...
  • 白居易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三十八 卷438_1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白居易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 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
  • 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安息香 释名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1、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2、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
  • 参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参子  释名 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 甘、涩、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厚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