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150章 > 郡国二

后汉书

《后汉书》150章郡国二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郡国二

书籍:后汉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豫州
颍川汝南梁国沛国陈国鲁国
○冀州
魏群钜鹿常山中山安平河间清河赵国勃海
◆颍川郡(秦置。雒陽东南五百里。)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
〖陽翟〗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襄〗有养陰里。
〖襄城〗有西不羹。有汜城。有汾丘。有鱼齿山。
〖昆陽〗有湛水。
〖定陵〗有东不羹。
〖舞陽〗邑。
〖郾〗
〖临颍〗
〖颍陽〗
〖颍陰〗有狐宗乡,或曰古狐人亭。有岸亭。
〖许〗
〖新汲〗
〖鄢陵〗春秋时曰鄢。
〖长社〗有长葛城。有向乡。有蜀城,有蜀津。
〖陽城〗有嵩高山,洧水、颍水出。有铁。有负黍聚。
〖父城〗有应乡。
〖轮氏〗建初四年置。
◆汝南郡(高帝置。雒陽东南六百五十里。)三十七城,户四十万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万七百八十八。
〖平舆〗有沈亭,故国,姬姓。
〖新陽〗侯国。
〖西平〗有铁。有柏亭,故柏国。
〖上蔡〗本蔡国。
〖南顿〗本顿国。
〖汝陰〗本胡国。
〖汝陽〗
〖新息〗侯国。
〖北宜春〗
〖氵隐强〗侯国。
〖灌陽〗
〖期思〗有蒋乡,故蒋国。
〖陽安〗有道亭,故国。
〖项〗
〖西华〗
〖细陽〗
〖安城〗侯国。有武城亭。
〖吴房〗有棠谿亭。
〖鮦陽〗侯国。
〖慎陽〗
〖慎〗
〖新蔡〗有大吕亭。
〖安陽〗侯国。有江亭,故国,嬴姓。
〖富波〗侯国,永元中复。
〖宜禄〗永元中复。
〖郎陵〗侯国。
〖弋陽〗侯国。有黄亭,故黄国,嬴姓。
〖召陵〗有陉亭。有安陵乡。
〖征羌〗侯国。有安陵亭。
〖思善〗侯国。
〖宋〗公国,周名郪丘,汉改为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于此。有繁陽亭
〖襃信〗侯国。有赖亭,故国。
〖原鹿〗侯国。
〖定颍〗侯国。
〖固始〗侯国。故寝也,光武中兴更名。有寝丘。
〖山桑〗侯国,故属沛。有下城父聚。有垂惠聚。
〖城父〗故属沛,春秋时曰夷。有章华台。
◆梁国(秦砀郡,高帝改。其三县,元和元年属。雒陽东南八百五十里。)九城,户八万三千三百,口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三。
〖下邑〗
〖睢陽〗本宋国阏伯墟。有卢门亭。有鱼门。有陽梁聚。
〖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纶城,少康邑。
〖砀山〗出文石。
〖蒙〗有蒙泽。
〖穀熟〗有新城。有邳亭。
〖鄢〗故属陈留。
〖宁陵〗故属陈留。有葛乡,故葛伯国。
〖薄〗故属山陽,汤所都。
◆沛国(秦泗水郡,高帝改。雒陽东南千二百里。)二十一城,户二十万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万一千三百九十三。
〖相〗
〖萧〗本国。
〖沛〗有泗水亭。
〖丰〗西有大泽,高祖斩白蛇于此。在枌榆亭。
〖酂〗有鄍聚。
〖穀陽〗
〖谯〗刺史治。
〖洨〗有垓下聚。
〖蕲〗有大泽乡,陈涉起此
〖铚〗
〖郸〗
〖建平〗
〖临睢〗故芒,光武更名。
〖竹邑〗侯国,故竹。
〖公丘〗本滕国。
〖龙亢〗
〖向〗本国。
〖符离〗
〖虹〗
〖太丘〗
〖杼秋〗故属梁国,有澶渊聚。
◆陈国(高帝置为淮陽,章和二年改。雒陽东南七百里。)九城,户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七十二。
〖陈〗
〖陽夏〗有固陵聚。
〖宁平〗
〖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
〖柘〗
〖新平〗
〖扶乐〗
〖武平〗
〖长平〗故属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鲁国(秦薛郡,高后改。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六城,户七万八千四百四十七,口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九十。
〖鲁国〗古奄国。有大庭氏库。有铁。有阙里,孔子所居。有牛首亭。有五父衢。
〖驺〗本邾国。
〖蕃〗有南梁水。
〖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
〖卞〗有盗泉。有郚乡城。
〖汶陽〗
右豫州刺史部,郡、国六,县、邑公、侯国九十九。
◆魏郡(高帝置。雒陽东北七百里。)十五城,户十二万九千三百一十,口六十九万五千六百六。
〖邺〗有故大河。有滏水。有氵釜水,有氵于城。有平陽城。有武城。有九侯城。
〖繁陽〗
〖内黄〗清河水出。有羛陽聚。有黄泽。
〖魏〗
〖元城〗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
〖黎陽〗
〖陰安〗邑
〖馆陶〗
〖清渊〗
〖平恩〗
〖沙〗侯国。
〖斥丘〗有葛。
〖武安〗有铁。
〖曲梁〗侯国,故属广平。有鸡泽。
〖梁期〗
◆钜鹿郡(秦置。建武十三年省广平国,以其县属。雒陽北千一百里。)十五城,户十万九千五百一十七,口六十万二千九十六。
〖廮陶〗有薄落亭。
〖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
〖杨氏〗
〖鄡〗
〖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国。有昔陽亭。
〖任〗
〖南和〗
〖广平〗
〖斥章〗
〖广宗〗
〖曲周〗
〖列人〗
〖广年〗
〖平乡〗
〖南?〗
◆常山国(高帝置。建武十三年省真定国,以其县属。)十三城,户九万七千五百,口六十三万一千一百八十四。
〖元氏〗
〖高邑〗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上此矣。
〖都乡〗侯国。有铁。
〖南行唐〗有石臼谷。
〖房子〗赞皇山,济水所出。
〖平棘〗有塞。
〖栾城〗
〖九门〗
〖灵寿〗卫水出。
〖蒲吾〗
〖井陉〗
〖真定〗
〖上艾〗故属太原。
◆中山国(高祖置。雒陽北一千四百里。)十三城,户九万七千四百一十二,口六十五万八千一百九十五。
〖卢奴〗
〖北平〗有铁。
〖毋极〗
〖新市〗有鲜虞亭,故国,子姓。
〖望都〗
〖唐〗有中人亭,有左人乡。
〖安国〗
〖安憙〗本安险,章帝更名。
〖汉昌〗本苦陉,章帝更名。
〖蠡吾〗侯国,故属涿。
〖上曲陽〗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
〖蒲陰〗本曲逆,章帝更名。有陽城。
〖广昌〗故属代郡。
◆安平国(故信都,高帝置。明帝名乐成,延光元年改。雒陽北二千里。)十三城,户九万一千四百四十,口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一十八。
信都〗有绛水、呼沱河。
〖阜城〗故昌城。
〖南宫〗
〖扶柳〗
〖下博〗
〖武邑〗
〖观津〗经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
〖堂陽〗故属钜鹿。
〖武遂〗故属河间。
〖饶陽〗故名饶,属涿。有无蒌亭。
〖安平〗故属涿。
〖南深〗泽故属涿。
◆河间国(文帝置,世祖省属信都,和帝永元二年复故。雒陽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
〖乐成〗
〖弓高〗
〖易〗故属涿。
〖武垣〗故属涿。
〖中水〗故属涿。
〖鄚〗故属涿。
高陽〗故属涿。有葛城。
〖文安〗故属勃海。
〖束州〗故属勃海。
〖成平〗故属勃海。
〖东平舒〗故属勃海。
◆清河国(高帝置。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雒陽北千二百八十里。)七城,户十二万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七十六万四百一十八。
〖甘陵〗故厝,安帝更名。
〖贝丘〗
〖东武城〗
〖鄃〗
〖灵〗和帝永元九年夏。
〖绎幕〗
〖广川〗故属信都。有棘津城。
◆赵国(秦邯郸郡,高帝改名。雒陽北千一百里。)五城,户三万二千七百一十九,口十八万八千三百八十一。
〖邯郸〗有丛台。
〖易陽〗
〖襄国〗本邢国,秦为信都,项羽更名。有檀台。有苏人亭。
〖柏人〗
〖中丘〗
◆勃海郡(高帝置。雒陽北千六百里。)八城,户十三万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万六千五百
〖南皮〗
〖高城〗侯国。
〖重合〗侯国。
〖浮陽〗侯国
〖东光〗
〖章武〗
〖陽信〗延光元年复。
〖脩〗故属信都。
右冀州刺史部,郡、国九,县、邑、侯国百。

郡国二相关文章

  • 树上开花》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并战计 - -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注释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
  • 有驴自报》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从兄万周言,交河有农家妇,每归宁辄骑一骡往。骡甚健而驯,不待人控引,即知路。或其夫无暇,即自骑以行,未尝有失。一日归稍晚,天阴月黑,不辨东西,骡忽横逸,载妇径入秫田中,密叶深丛,迷不得...
  • 义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沈观察夫妇并故,幼子寄食亲戚家。贫窭无人状。其妾嫁于史太常家,闻而心恻。时阴使婢媪与以衣物,后太常知之,曰:此尚在人情天理中,亦勿禁也。钱塘季沧洲因言,有孀妇病卧,不能自炊,哀呼...
  • 媚鬼逃遁》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德州田白岩曰:有额都统者,在滇黔间山行,见道士按一丽女于石,欲剖其心,女哀呼乞救,额急挥骑驰及,遽格道士手,女噭然一声,化火光飞去,道士顿足曰:公败吾事!此魅已媚杀百余人,故捕诛之以除害...
  • 谐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
  • 苏州瑞光塔蟒蛇》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苏州盘门有瑞光塔,乙亥之夏,大府筹费将重修之。届期,工匠缘梯至塔顶,忽见一巨蟒,头大如巴斗,腰围三尺,蟠踞塔心,腥秽特甚。骤触其气,皆昏晕坠地,死一人,伤一人。董其事者无可奈何,遂设酒...
  •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僧官正在萧金铉三人房里闲坐,道人慌忙来报:“那个人又来了。”僧官就别了三位,同道人出去,问道人:“可又是龙三那奴才?”道人道:“怎么不是?他这一回...
  • 修省译文》原文翻译 - - 《菜根谭》翻译 - - 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美玉般的人格品行,一定要如同烈火炼钢般经历艰苦磨练;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如履薄冰般经历险峻的考验。  一念之差铸成错事,便觉事事不如...
  • 程霁岩、翠微翁、菊翁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程霁岩 水龙吟(寿吴尉·七月初一) 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宝凉饯暑。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岁数。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
  • 庄公·庄公二十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癸丑,葬我小君文姜。陈人杀其公子御寇。夏五月。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冬,公如齐纳币。   【传】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
  •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梁纪六梁武帝普通五年(甲辰,公元524年)   [1]春,正月,辛丑,魏主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丑(二十日),北魏孝明帝在南郊祭天。   [2]三月,魏以临淮王都督北讨诸军事,讨破六...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
  • 杜重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杜重威,他的祖先是朔州人,近世搬家到太原。祖父杜兴,是振武军牙将。父亲杜堆金,服事后唐武皇李克用,担任先锋使。杜重威年少服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护圣军校升任防州刺史。他的妻子...
  • 周法尚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 。 祖父周灵起,梁国直阁将军、义陽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父亲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周法尚小时就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 十八岁,任陈...
  • 胡威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胡 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郡寿春人。父亲胡 质,以忠厚老成公正廉明著称,少年时与同乡蒋济、朱绩都是江 淮间知名人士,曹魏时官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胡 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胡...
  • 李王邓来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李通、王常、邓 晨、来歙) ◆李通传 李通字次元,南陽郡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长九尺,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为人严肃坚毅,居家如处官廷。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喜好天文...
  • 张建封、于良史、陆长源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七十五 卷275_1 《竞渡歌》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 李白的山水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五 卷185_1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 黄女持谦齿发高, 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
  • 李颀的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三十四 卷134_1 《塞下曲》李颀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卷134_2 《寄镜湖朱处士》李颀 澄...
  •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荠菜 释名 护生草。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菥 释名 大荠、大蕺、马辛。 气味 (苗)甘、平、无毒。 (子)辛、微温、无毒。 ...